完善产学研创新联盟动力机制的对策研究①

2014-08-15 00:49天津财经大学杨德森
中国商论 2014年20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产学研利益

天津财经大学 杨德森

天津南开大学 王冠宁

天津财经大学 王寅

产学研创新联盟是将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不同主体联合进行合作创新的组织形式,是以企业为核心,以隐性知识、信息交流、技术创新等为主要方式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培养了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人才。通过产学研创新联盟,不同类型的合作主体之间可以保持密切的技术合作,企业可以借助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优势,快速地获取新知识、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高校及科研院所可以为合作的企业提供新型技术,借助企业的资源优势提升科研能力、密切把握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尽管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都意识到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但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适合的联盟动力机制,严重影响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绩效成果。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产学研创新联盟的主要因素,针对目前我国产学研创新联盟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产学研创新联盟动力机制的对策。

1 影响产学研创新联盟动力机制因素分析

产学研创新联盟就是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三者协同创新的过程,它们凭借着各自的资源优势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来体现合作联盟的整体功能。但由于产学研各方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它们均有各自的优势特征和追求目标。国家的政策、市场环境、经济形势以及技术环境都可能会影响产学研创新联盟的运行。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将影响产学研创新联盟的主要因素分为外部动力因素和内部动力因素。

1.1 外部动力因素

1.1.1 市场需求拉动力

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来自于客户的需求,有市场需求企业才会投入资金以及人力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并且技术创新的效果也是最终通过产品在市场上的销量来证明。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占领新市场,创造新的市场价值。但市场需求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的认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是具有多变性和流动性的。在这个充满个性的时代,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多元化,这就更加要求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以此来迎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外部的市场需求的变化促使着企业参与产学研创新联盟,以此来获得更及时、更适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

1.1.2 市场竞争压力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竞争。企业为了获得自己所需的生产要素、销售自己的产品都要通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企业间传统的规模竞争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如果不能适应这种竞争压力就很容易被淘汰出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企业必须保持持续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市场竞争对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进而促进了企业需求外部的合作主体。

1.1.3 政府的推动力

政府在整个产学研创新联盟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扮演着关键的桥梁角色。政府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推出一系列政策来调动社会各界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但由于缺少沟通机制,企业与学研机构之间可能没有充足的信息交流,这也阻碍了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形成;另一方面,政府的中介作用大大提升了产学研各方之间的信任程度,有利于促进有效的合作创新成果。政府对于产学研创新联盟有效运行的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督促各方的有效合作。

1.2 内部动力因素

1.2.1 追求的目标

企业只有认识到通过合作能开发新技术和产品并且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才会参与产学研创新联盟;而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合作创新的目的是提升各自的科研能力并获得科研经费。通过合作创新联盟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竞争优势;学研机构通过参与产学研创新联盟,不仅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提升科研能力,同时还得到了社会认可和学术地位。因此,产学研创新联盟可以为合作三方实现各自的目标,综合各自优势资源真正达到了“双赢”效果。

1.2.2 自身利益

产学研创新联盟不同主体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企业通过产学研创新联盟获得了最新的技术信息保持了持续创新的能力,不断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增加企业利润;高校在获得更多科研教学经费的同时,也增加了校企结合的机会,这样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还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了高校学生的就业率;科研院所通过利用企业的资源和经费支持,可以获得更多的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从而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因此,产学研各方在创新联盟合作中均有各自的自身利益,只有当不同主体之间的自身利益能与创新联盟的整体利益方向一致时,合作联盟才能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2 产学研创新联盟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问题

2.1.1 产学研创新联盟各方利益分配不当

产学研创新联盟包含不同的合作主体,并且各方的合作目的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利益分配很难平衡。而且创新联盟中涉及到的最主要的投入是知识资源,包括各个合作主体的隐性资本,所以很难衡量。而最终的利润是产学研创新联盟各方应从合作的总收入中分得各自应得的份额,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合作各方都觉得分配不当的情况,因为各自都认为自身的付出是最大的。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合作主体之间的关系就会很紧张,会严重影响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有效运行。

2.1.2 产学研创新联盟各方权利责任不明确

产学研创新联盟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三方对各自的定位不准确,工作内容划分并不清晰,导致产学研各方的权责关系不清楚,这样一旦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了特殊情况就会产生不能协调的问题。例如,可能在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合作初期,由于各方之间只看到了合作的利益方面,并没有确定清楚合作时对资源投入、权利界定、技术创新及专利归属等重要的利益问题。导致在合作的过程中或者合作结束时出现了合作各方之间利益上的纠纷,由于协议不清楚或者缺乏证据,可能会使各方的利益更加难以协调,这会影响产学研创新联盟成员再次参与合作的动力。

2.2 原因分析

2.2.1 产学研创新联盟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利益分配机制对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只有真正发挥了分配机制的作用,创新联盟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在我国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中,企业很愿意参与创新联盟,同时高校和科研院所也能为合作联盟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但由于可能出现产学研创新联盟合作各方不能及时沟通、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影响合作主体之间的合作创新关系,阻碍创新联盟的有效运行。主要原因是创新联盟各方对技术成果的价值评估是不同的,高校和研究机构认为他们为创新联盟提供了巨大价值的技术创新成果,但企业认为学研机构的成果评估超过了预期及所能支付的范围。并且随着合作的不断推进,创新联盟的利益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时合作主体会经常发生冲突,严重影响创新联盟的正常运行。

2.2.2 中介机构力量薄弱

在发达国家科技成果的中介服务机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我国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也为科技成果中介服务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但目前我国中介机构的功能比较单一,导致提供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都较低,并且缺少相应的政策来保障中介机构的地位及权益。由于中介力量的薄弱,它们并不能传递及时准确的信息,导致学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不能及时与市场需求建立联系,企业在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也找不到合适的科技人才解决,因此我国中介服务机构还远远不能达到产学研创新联盟的需求。

3 完善产学研创新联盟动力机制的对策

根据上文中对产学研创新联盟动力机制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3.1 制定有利于产学研创新联盟良好运行的政策

良好的政策是产学研创新联盟良好运行的外部保障,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在产学研创新联盟中的协调作用,通过在各个合作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使联盟能够健康有效地发展。政府要落实好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各项现有政策,支持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形成,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学研创新联盟中的桥梁作用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使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联盟合作无效情况。鼓励大型企业更多地参与到技术创新活动中,通过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优势。建立创新联盟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机制,确保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每个阶段都能有效进行。

3.2 增加对产学研创新联盟资金的投入

充足的资金投入不仅能调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参与产学研创新联盟的积极性,同时对于提升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技术创新能力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政府应该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来配合和支持产学研创新联盟的积极运行。虽然充足的资金会有利于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有效运行,但政府不能盲目增加投入资金的数量,还应该明确投入资金的使用方向、应用主体,监督检查整个合作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让投入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促使产学研创新联盟研究出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同时激发创新联盟各方参与合作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有效运行。

3.3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合理保护知识产权是产学研创新联盟有效运行的基础,创新联盟合作中包含着大量的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如果知识产权不能得到合理的保护出现产权归属不清的情况,会严重影响联盟各主体进行合作创新的积极性,很难获得有效成果。因此建立完善的知识保护法律体系是促进产学研创新联盟发展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归属不够灵活,不利于产学研创新联盟的积极运行,政府部门应该充分了解产学研创新联盟形成及发展的特点,结合联盟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产学研创新联盟知识产权归属方面的政策,提升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实际操作性,通过充分发挥法律的功能进一步明晰产学研创新联盟的产权归属。

[1] 陈劲.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兵.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校企合作的实践和理论[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3] 孙福全.主要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创新[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 陈江春,王朋岗.基于市场失灵视角的产学研合作对策分析[J].技术与创新,2006(6).

[5] 陈芳柳,陈莉平.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2).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产学研利益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研究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