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 老士翠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寓传统文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能增强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思政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整套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体系,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精华正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把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之道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以及仁政德治、民本主义、大同理想、实践理性、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传统等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客观、历史地评价传统文化,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功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还要广泛阅读传统经典书籍,积极从事社会实践调查,吸收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扩充、深化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传统人文素养。
现代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由教师依据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教学方式由教师单向的灌输式教学转为师生双向的交流互动式教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思政课教师同样采纳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科学合理地选择并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掌握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技巧,多摸索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育平台,思政课教师可以将历史文物或文化事项以图片、文字、视频、互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高清大图、3D效果、视频效果、音频效果、超链接效果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感性认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思政课教师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地方文化资源对于实践教学具有颇为重要的价值。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方都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和文化特征,这些“地方文化”距离学生比较近,它往往就是我们身边的教学资源。思政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考察历史古迹,调查民俗民情;通过搜阅相关文献、撰写调查报告和读书心得、制作视频短片等活动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于身边的地方文化,学生对其具有强烈的了解和认知的愿望,学习这些内容有亲切感,极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思政教师在实践中注重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教育。在传统习俗节日到来前后,在校园内举办一些和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活动。如端午节,我们组织学生吟诵《离骚》等以纪念诗人屈原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学包粽子、学做香袋、“赛龙船”团队训练来传承端午节日文化,中秋节,我们进行“爱心感恩行”教育活动,让学生给父母师长写感恩信,寻找身边的感动等。通过传统民俗节日、爱国纪念日教育,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而且为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断将思想政治理论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逐渐转化为自己观察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促进自己道德的社会化,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理论上注入人类情感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它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注、认可程度,而且能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完成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的任务,给教育带来较好的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系到一个民族和一代青年精神家园的构建,所以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明确思政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要有从事这一光辉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思政课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有崇高的形象,日常生活中也应处处体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独特魅力。我们要具有不畏艰苦,脚踏实地,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工作作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不怕苦不怕累,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加强自身学习。
思政教师永远象征着文明的标杆,厉行勤俭节约、低碳、节能、环保理念;在精神世界上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强化对工作与生活的理想与追求,用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教师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充实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开阔学术视野,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丰富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同时也要多了解社会,了解政策,了解学生。教师只有时刻加强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创造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新成果,才能更好地担负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一名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就如一座丰碑,能给人以示范,给人以动力。只有教师以身作则,学生才可能耳濡目染,进而在实际中影响他们的行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高校育人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引者和引路人。坚定的政治方向是高校思政教师必须要保持的。因为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信号,尤其是我们正经历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大,同时一些社会问题也浮出了水面,难免会冲击到学生的思想,一旦学生缺乏理性的辩证分析,在世界观上出现了缺失和偏差,思政教师要客观地、真实地向学生讲明问题,帮助学生端正思想态度。
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和广度,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潮流有科学的思考,才有可能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捍卫传统文化及国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才有可能在课堂上以其所领悟与感受到的文化智慧与力量去启迪学习者的心智,才有可能在比较、理解多种文化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文化位置与文化发展取向。
为此,思政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在行动上注意提升自己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理论素养,从而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和启发学生,以此带动大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方面的同步提高。
【1】李波,赵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传统文化教宣的意义和途径.德育纵横谈,2012年3月.
【2】安涛.试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3月.
【3】曹宇嫦.论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3月.
【4】程霞.论新媒体利弊作用冲突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报业,2011年2月.
【5】岑红.地方史料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优质教学体系的构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4月.
【6】周晓红,李长泰.论传统文化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7月.
【7】卫广玲.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点思考.科学时代,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