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于晓燕
我们要认识到学生是完整、丰富的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人,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这就需要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做到: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严而有“度”,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要带头做到,禁止学生做的,班主任坚决不为,以自己的示范、言行取信于学生。事实上,学生“近乎天然”的“向师”心理,使班主任的思想品质层面和行为层面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比如,班上有几位同学总喜欢迟到几分钟,我认为,要求学生早上不迟到,班主任就要首先做到每天早上预备铃一响,就站在教室门口。以身作则,时时提醒,日久天长,爱迟到的学生也就很自觉地克服了迟到的现象。遇到学生逃课上网的情况,我一旦发现立刻去网吧将其找回,不管地冻天寒。这样,班级的各项制度才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遵守制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社会人的缩影,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对生活的态度,都会影响学生。学生在其“影响”下,不仅能学会怎样学习,还能学会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
班主任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注意克服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严于剖析自己,努力培养民主的气氛。对学生的正确意见,要注意听取,对学生不正确的意见,要进行分析,以理服人。班主任既是做人的楷模,又是治学的表率;既是严格的师长,又是知心的朋友。学生期望班主任能给他们以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本领,能给他们欢乐和幸福。实践表明,班主任越是有权威,学生的这种期望越强烈,对班主任给自己的评价和态度越敏感、越重视。因此,在学校工作中,树立班主任的美好形象,是完全必要的。如果班主任只有冷峻、威严、独断,学生就会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班主任的威信,给工作带来阻力。班主任在运用自己的权威时,要注意虚心接受学生的各种意见,必须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高尚的情感启迪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要爱护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班主任在课后对后进生要多关心、多照顾、多辅导,从而使他们学习有信心,加速学生进步的步伐。对落后的学生不要有丝毫的嫌弃,要在教学管理中潜移默化加以引导,帮助其分析现状,追上班级其他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班主任还要理解学生,一视同仁地同学生交往,做事要公正。一般说来,问题学生会给教学工作带来较多的困难,这些学生往往是不讨人喜欢的。如果班主任对这些学生也采取讽刺、斥责、惩罚等方式,那只能导致教育的失败。
贯彻民主的原则,还必须注意正确处理疏导和管理的关系,避免陷入放任自流的另一个极端。
与学生沟通——这是班主任被班集体接纳的前提。与学生交往是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之一,更是教师这一职业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感情倾向。与学生交往这一特点是优秀教师的第一共性。与学生沟通,才能接受学生,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心灵相通;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诲。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之以情,这句老生常谈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只有班主任对学生倾注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爱的氛围中取得进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学生感到教师真正平等地关爱他,为他操心时,他就会把教师当成“知心朋友”来倾吐衷肠,形成了“与学生交往、沟通——尊师——爱学生——主动与老师交往、沟通”的情感交流,道理的传递自然会畅通无阻,并日益深化,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很明显,班主任心里只有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也自然地装着班主任。举个例子,我的学生姚丽翠本是一位极内向的学生,我为了让她能与这个班集体合群,双休日主动带她去哈尔滨师范大学附近购买学习用品,并利用这个机会跟她阐述现在多方面发展的重要性,情商的必要性,受到鼓舞之后,她终于决定锻炼一下自己,后来成为了班级的生活委员。工作中,她也曾多次打过退堂鼓,在我的鼓励下才一直担任到现在,我的关爱换取了她的信任,有什么心事或班级动向她都主动向我诉说,始终能保持稳定的学习情绪,现在她多次荣获学校的各项奖励,顺利融入班级。
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终身学习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更加重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需要不断“充电”。若不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就不会走出传统迈向现代,就无法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面向未来,首先要求教师要有高瞻远瞩的意识,培养人才要着眼于社会未来以及个体的思想品德素质、道德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使他们具有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性,从而培养适应变化快、自主能力强的“未来人”。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更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热爱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个人魅力,才能树立威信,才能在师生的关系中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留美博士眼里的中美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9.
【3】尹俊华.教育技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