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萍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挖掘文本内涵,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人格素质。如何深度挖掘文本内涵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句指对揭示文章中心,塑造人物形象、深入挖掘文本有很大价值的词语或句子,是联系文本与读者的纽带,教学中如果能巧妙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可以突破重点难点。
古诗词语言凝练,含蓄而深远,讲究平仄和用韵。如果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深入挖掘,能起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关键字词有“一字之奇,千古注目”的艺术魅力。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纵争奇意巧,岂能开阖文化,一动万随耶?”
《江城子》(苏轼)词中一个“狂”字总括全文内容,也总括了全文情感,我在教学时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结合词中具体的句子,用“我狂,狂在……”说话,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示例:我狂,狂在“亲射虎,看孙郎”,学孙权骑马射虎,以逞自己的豪兴;狂在“聊发少年狂”的雄心勃勃;狂在“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气宇轩昂;狂在“千骑卷平冈”的浩大声势;狂在“倾城随太守“的受民拥戴的得意;狂在由出猎联想到“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狂在由出猎联想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期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宿愿。
同样,《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一词中可以从题目中的“壮”字作为切入口深入挖掘课文。
笔者执教李煜《相见欢》这首词,抓住了词中的“钩”“寂寞”“锁”等几个字:“月如钩”,新月如钩,勾起了诗人多少离愁别恨?一钩残月,勾起了深层的悲哀?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让人感到“寂寞”?但“寂寞”的只是梧桐树吗?“锁”住的只是这满院的秋色吗?引导学生思考后总结:“寂寞”的更是词人自己在“梧桐深院”中的感受;“锁”住的更是这个备受亡国之痛、失去自由的帝王。李煜借梧桐的形象抒写心中的愁苦。
抓住文中关键词,可以深入探究文本,帮助学生挖掘文章的灵魂,品读文中的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怀。
背景资料是指与文本内容或作者有关的,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有价值的资料。含有作家介绍、写作原因、创作背景等。有些课文离学生生活年代较远,学生对当时文化背景涉足较浅,情感体验不够,因此,适时补充背景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背景的补充要用得恰到好处,可在课前引导学生预先查阅写作背景资料,可在上课伊始介绍,可在学生疑惑时补充,也可在接近尾声时把课堂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达到对课文理解的深化。
笔者在执教《浣溪沙》时,考虑到此文写作时代久远,学生对当时的士大夫生活方式不够理解,因此,笔者补充了链接阅读:
材料1:晏殊曾多次担任参知政事,兼枢密使,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官位显赫。这样的地位、生活、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词作品如珠似玉,温润秀洁,字里行间有些许淡淡的闲愁。晏殊经常在家中招待客人,宴席之间总伴随着歌声、乐声和酒酣,晏殊当场为大家填词助兴,诗酒唱和。温雅闲婉、神清气远就成了他词作的风骨。
材料2:晏殊的词作没有关乎国家兴亡的重大题材,没有慷慨激昂的豪情抒发,他的《珠玉词》闪耀出的是一种诗意的生命之光,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诗意”思考的艺术结晶。其为人称道的小令《浣溪沙》在平常的生活场景中,触发对人生、对生命的忧思,体现出感伤深沉的惆怅美。
这样,学生就会对作者当时所处地位、生活方式、思想感情有初步的理解,为学生快速进行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有时,背景可以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时适时补充,有助于学生对作者的思想精髓有更深入的把握,同时适时补充作者的生平介绍,或是写作此文的心境、处境,社会背景介绍,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背景也可以在课堂接近尾声时让课堂达到高潮,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笔者在执教李煜的《相见欢》时,对主题思想进行了拓展延伸,愁绪升华:“能将千般滋味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哀伤更胜过多少痛哭。36个字背后隐藏着无限的哀愁,要了解李煜的‘愁’,读一首词是不够的。自读下面李煜的词,想想李煜的后半生是怎样的生涯?”(出示课件)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3)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4)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5)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学生讨论赏析,教者进而总结:这些词中都或隐或现地贯穿了一个字:愁,这个愁字融入了他的生命,带着这种悲痛走向生命的终结。李煜是最伤心的人,因为他丢了国家,“作个绝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南唐38年,南唐3000里的山河,就这样被宋所灭,他由金陵向北、向北、再向北,来到洛阳被囚禁,于是在他的40几首小令中,主旋律永远是对故国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让我们记住这位“词帝”!
背景资料的适时补充可以是写作背景的介绍,也可以是作者其它作品的思想精髓,总之教者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好时机,适时补充。
名家对作品主题思想、语言探究、结构分析、选材剪裁、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评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教材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帮助我们走得高更远。
有许多名人对《相见欢》这首词进行评价,教学时可以穿插名人不同角度的评价贯穿课堂,如:“王国维说过‘主观之词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王国维认为,李后主是一个真性情的人,真性情的李后主,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在赏析借景抒情方法时可以这样过渡:“龙榆生先生说:‘上半阙看似景语,而情在其中……都是助寡人伤心资料’。那什么是这伤心的载体?请用笔勾画出来,跟周围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这些景如何承载了这许多离愁。”
适时穿插不同名家评点,作为课堂不同阶段活动的引子,可以使课堂循序渐进,渐入佳境。
《囚绿记》中,巴金曾这样深情地回忆道:“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在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其实啊,作者写作此文的本意还不仅仅在于此,(出示幻灯片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简介)教者进一步总结:“因为常春藤的趋光性触发了作者的情思,被囚在室内的‘绿友’常春藤‘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这不正是我们多灾多难而又坚韧不拔的民族的象征吗?”运用巴金的评价作为过渡性的桥梁,再适时补充背景介绍,使我们更能体会文中常春藤的象征意义。
教者执教《论美》时,在“精读课文,分析美”的环节中这样过渡:
雪莱曾说:“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那培根是怎样一步步论述“美德最美”的呢?
在“再读课文,馈赠美”的环节中,我又是这样引入的:诗人雪莱还评价培根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请从培根《论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最美的一句话)赠送给自己、朋友、古今中外名人、名著人物、身边普通人等,并说明你赠送的理由。
这样的过渡,顺流而下,不着痕迹,使课堂达到“无痕”的效果。
有时,也可以适当补充介绍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思考的精彩片段,寻幽探微,拨动敏锐的感官,加深对主旨的理解。
改编课文,将文中优美的语言、精炼的词句创作成一首小诗,可以加深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改写成的小诗可以是填充式或自主创作式。
教者在执教张晓风《遇见》一课时,对文本内容及主题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将课文改编成了一首小诗,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欢迎。
执教《桐花声里燕双飞》,在课堂结尾教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读完课文,老师深受感动,写了一首小诗,但没有写完整,同学们先试着填补横线内容。等会儿我们一起合作完成这首诗。
昨夜梦中,/我又见到了你—母亲/揉搓着一把桐花,/轻轻敷在我的伤口上!
母亲呀,/你的爱犹如一缕阳光,/温暖了我的心房,/你的爱____,/______
我知道,/我再也走不出你爱的港湾,/正如燕子,/永远飞不出桐花妈妈爱的目光!
将文本演绎成小诗,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生成资源,从而诗文相通,诗味十足,升华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课堂上随着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教师对情境的巧妙创设,教师此时要适时捕捉、点燃学生智慧火花,可以引导学生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穿越时空,与文本、作者、文本中的人或物进行心灵对话。
教者在执教《囚绿记》时,引导学生对“绿”进行了心灵独白,一位学生写了一首小诗《绿语》:
蓦然,你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柔嫩依旧,苍翠依旧,固执依旧/我苦苦追寻的绿啊!/你曾装饰我孤独的行程/你曾点缀我抑郁的心情/你曾执着地将我牵引
我知道/当下一缕阳光到来的时候,/你一定还会守护着我们的圆窗/灿然绽放着昂扬的生命/你一定还会坚守着脚下的土地/映绿每一颗干涸的心灵
在执教《相见欢》时,引导学生解读李煜亡国后的哀思,一位学生学后有感作诗《致李煜》:
飒飒秋声/划出一个深沉的浩叹/几杯清愁/浇下一江东流水/寂寞深锁/幽禁一生的哀怨/化作了肝肠/一寸寸短下去/匆匆/谢下去的又何止春红
将文本改写成小诗,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优势,将学生带入创作境界,发挥丰富的想象,在文本阅读中汲取知识,认识社会,感受生活,提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挖掘文本内涵,巧抓关键字词,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拓展背景介绍,用名家评价穿插课堂,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评价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完成学生对文本、文中人物、作者自发的、深层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达到情操的陶冶和灵魂的升华,因此用小诗演绎文本,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彰显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