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支点”导练

2014-08-15 00:49曹保顺
中学语文 2014年2期
关键词:穆斯林支点精神

曹保顺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字由一撇一捺构成,左边的一撇是人的躯体,右边的一捺则是支撑整个人格大厦的支点——精神。我们可以没有财富,可以没有美貌,可以没有名利,但我们不能没有精神的支点,没有精神的支点,一切都会倒塌。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在这个作文材料中,其关键词有两个:一是“人”,一是“精神支点”。这两个关键词中,其重点应放在“精神支点”上。何谓“精神支点”?它是指对事物的发展起支撑或关键作用的东西,主要是指无形的、非物质的思想、精神、理性、信念、勇气、感情(亲情、友情、爱情)、毅力、希望、道德等;当然也可以是具体可感的人,如父亲、母亲、老师、朋友等。一般来说,“精神支点”应该是对我们或某一个人起到很大的正面影响,支撑着他朝着积极、健康地向上、向前生活、工作、学习、进取的因素。当然“精神支点”也有错误的,错误的“精神支点”只能给人带来失败。如果写记叙文的话,不妨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描写在“精神支点”的支撑下,人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人物的变化,来表现“精神支点”在人物中所起的作用。如果写议论文的话,可以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即“精神支点是什么”,这个部分可以略写,点明即可;“为什么”即“精神支点对人的意义”这一部分需要重点去写;“怎么样才能让精神支点支撑自己”,也较有东西可写。当然我们还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社会生活中的正反两方面的的事例论述自己对“精神支点”的认识,从而得出“人不可没有精神支点”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精神支点”也是支点,既是支点,就应该含有虽然小(只是一个“点”)却作用大(支撑事物)和固定不变这两个特点,尤其是第一个特点,是必不可少的。写作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精神支点”对人的支撑作用这个特点。

【佳作展示】

精神支点

王雅贤

追逐了不该追逐的,忽略了不该忽略的,完美的“人”就会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细看“人”,品读“人”,“人”字是由一撇一捺构成的,左一撇是人的躯体,右一捺是精神支点,躯体和精神相互支持、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平衡的端正的人。

然而,当今社会,一部分人总是过分地追逐外在的、肤浅的东西,虚荣、奢侈、功利充斥了他们的大脑和内心。他们没有办法思考,只被眼前的利益和满足蒙蔽着,心甘情愿地沉沦。于是,精神支点越发无力,“人”字也开始倾斜。看似并不严重的并且很普遍的现象,殊不知过了火就会使整个“人”字大厦轰然倒塌。而应该被放在心上、注入脑髓、深入骨子里的高尚品质和精神的暖风,却被冷冷地遗忘。

如果孩提时的你也曾用积木堆起一座城堡,你会清楚,拿走最上面的一块或者中间的几块,城堡都不会倒塌;然而也有那么致命的几块,一旦失去,全盘皆输,整座城堡还原成一堆散乱的积木,成了废墟。而往往被人们看重的财富、美貌、名利等,也仅仅犹如顶端或中间几块积木罢了,可有可无,尽管它们确实会使人的城堡更加完美和坚固,但这完全也必须凭借中间那几块控制全局的积木——精神支点的奠基。我不得不承认财富、美貌和名利能使人的生命尽善尽美,可谁也不能否认,一旦我们失去了最重要的那几块“积木”,一切都会失去光芒;没有精神的支持,“人”就会倒下。所以,我们要时刻铭记,去强化精神的支点。

精神的支点,才是最根本的着力点。无论我们拥有什么,失去了精神支点,就是失去了本心,就是一无所有。我们都是人格大厦的建筑师,无论我们有多大的雄心,要把大厦建得多宽多广,也要在最底层、最深层,挖好,埋好,打好大厦的地基;否则,千辛万苦换回的却是一无所获。

强化精神支点,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找回本心。因为保持本心,我们才能时时刻刻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清楚自己内心真正需求的东西,才能抹去尘埃看到最真实的自己。在强有力的精神支点的支持下,感受浮华背后那水一般的清澈与宁静。

不要被表面的东西迷惑,“人”字大厦,追其根本就是躯体与强有力的精神支点衡稳而立。我们要强化自己的精神支点,纠正自己对待物质与精神的态度,摆正自己的高贵姿态,才能永远都不在那些独有其表的大厦前倒下,从而长久矗立于众多的人格大厦中。

追逐值得追逐的,忽略可以忽略的,完美的“人”才会向我们慢慢靠拢。

[点评]这是一篇文章结构严谨的议论文佳作。文章首先紧扣“精神支点”从反面入手分析,进而结合作文材料,明确提出了“躯体和精神相互支持、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平衡的端正的人”。文章主体部分,作者先结合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的表现,从反面论证“精神支点”对于人的重要性;接着又以孩提时的积木游戏为例,从正面论述“精神支点”对于人的重要性。文章最后作者从“怎样强化精神支点”的角度提出了问题的解决办法。整篇文章正反对比,观点突出。

生命的支点——写给天堂的史铁生

杨明辉

你说,人必须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穷极你的一生。想必那个最美的梦想,早已在你广阔的精神世界里灿烂开放了吧,所以,你不再牵挂这纷扰的世界,在那一年的最后一天,你去了天堂。

铁凝说你是一个真正坚持精神高度的写作者,比很多游走四方的人拥有更辽阔的心。你真的也是如此,仿佛在你的生命中央,一直都有着一个支点,支撑着你的灵魂,在思想的浩渺世界里自由飘荡。我想那是写作吧。我记得你在《记忆与印象》里说:“另一个世界,蓬蓬勃勃,夜的声音无比辽阔。是呀,那才是写作啊。”在这另一个世界里,凝聚着你所有的灵动和健康;在这另一个世界里,或许可以如你所愿自由自由地前行……

所有的残缺者都是上帝最爱的人。正因为他们更接近苦难,才更加看清克服苦难所需的那份力量。可是你更伟大的地方不在于你经历过多少苦难,而是不管你经历过多少苦难都可以一直笑着。那天见到你一张照片,你还年轻,即使是坐在轮椅上也依旧显得意气风发,下面有一个标题“希望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着”。真的就在那一瞬,心里涌起了巨大的感动,为你的乐观,为你的坚强,为你棱角分明的模样。

“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我21岁那年》)所以,在命运赋予你一个残缺的肉体外,也赋予了你一个了悟人生的灵魂。你看透生命最深处的纯净、清澈,你用写作倾泻你灵魂的悸动,用笔杆在精神的世界里轻盈舞蹈。

我想,你的支点还有亲情爱情和友情吧。有了他们,你写在纸上的不再是怨天尤人的呐喊,不再是极端消极的悲歌,而是一串串优美的音符。他们做了你的双腿,你于是看过许多美景,走了很远很远的路程。他们就这样支撑着你,突破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高度。

所谓人生,不过是现实人生中的两条腿和灵魂世界的精神支点所配合来完成的一个使命。你的写作和你的亲人、朋友,共同支撑起你伟大的人生。你的灵魂,让你在破碎的命运里眺望,于是,你眺望到了牢笼以外的天空。

所有平凡的生命都会在拥有另一番广阔的精神世界的时候变得不平凡。正因为你在探求生命历程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过你的精神支点,所以你拥有一个伟大的人生……

[点评]这是一篇角度新颖的散文佳作。文章选取了第二人称“你”的角度,仿佛在和天堂的史铁生促膝谈心,表达自己对人残志坚的作家的敬仰之情。这种角度既便于抒情,又便于说理,从而能够很恰当地让作者对于“成功者”的情感及对“自己”的激励充分显现,而理性的驾驭又让作者的情感有一个集中的突破口和散发点,这样的写作角度既有利于对作文材料的深入挖掘,又让情感得到充分地展现。

“回回”的支点

孙佳优

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我只读到一半,但由于小说独特的间隔式结构,我对全文也有了一个大致印象。常常想起那座古朴的“醇雅宅”,那副“随珠和璧,明月清风”的楹联,以及推开大门看到的那一个个有精神支点的“回回”。

“回回”是回族人的自称。回族大多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在书中“回回”和“穆斯林”意义是一样的。每个“回回”的毕生心愿都是去圣城麦加朝拜,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寺中有穆罕默德升天的圣石。穆斯林们认为到达麦加,圣城的甘泉会帮他们洗去身上的罪孽,得到真主的宽恕。于是每年都有无数的穆斯林从世界各地出发,每天都有人在朝觐的路上。从麦加回来的人会受到极大的尊崇,被称为“马其那”。书中一位花甲老人便一生都在向麦加进发,他有着愚公般的精神,带着一个半路收留的孩子。“如果我窒息,还有他在”,这就是穆斯林对精神支点的追寻。

“回回”不单是世上最虔诚的民族,也是世上最坚韧的民族。他们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度,却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一份生活习俗。多少个民族的名字已成历史,多少个民族已融入汉族,匈奴、鲜卑、突厥……但回族却一直有着自己的坚守。忌食猪肉是人们对回族最先的印象,另外还有每天早中晚三课,每年的开斋节,他们都传承了下来。就像书中梁太太教育儿子韩天星“再亲热的汉人,也是不能到人家吃饭的”。这是穆斯林对精神支点的坚守。

如果单是这些,还是不够的,一本介绍民族风情的作品不足以问鼎茅盾文学奖,书中更为深刻的是“回回”对自己精神支点的捍卫。这让我想起抗战时期活跃在冀中大地上的回民支队。猖獗的日本鬼子不仅践踏了我们的国家尊严,还玷污了穆斯林的精神支点,他们竟然在清真寺内养猪,并强迫回民破戒。于是在马本斋将军的率领下,回民支队成立了,成为众多抗日队伍中特殊又普通的一员,他们都是一群有理想、有信仰的受国者。这是穆斯林对精神支点的捍卫。

《穆斯林的葬礼》作者霍达也是一名虔诚的“回回”,冰心先生为《穆斯林的葬礼》作序时说:“她(指作者霍达)是一个有信仰的‘回回’,也正是这种信仰使她写出了这样有信仰的文字。”

穆斯林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顺从者”,这不是被强迫的顺从,是极其自愿的、心悦诚服的顺从,他们所顺从的是他们的真主,更是他们的精神支点。

[点评]这是一篇选材独特的议论文佳作。当不少文章的笔墨都集中在写“精神支点”对人所起的作用时,本文作者却独辟蹊径,将视野投向我国的文学作品,针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有关素材,从“穆斯林对精神支点的追求”、“穆斯林对精神支点的坚守”、“穆斯林对精神支点的捍卫”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对穆斯林的“精神支点”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分析,也使得整篇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精神支点

贾 朝

精神支点,乃人立世之根本。

梦想虚幻,信仰神圣,精神支点则比较现实、普通。换而言之,一个人可以没有梦想,只不过他的人生会缺少挑战与激情;一个人可以不在乎信仰,只不过他的人生变得平庸而碌碌。但一个人,只要他还活着,就一定有他活下去的精神支点。

精神支点的概念宽泛,含义较深,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人把自己信仰与梦想的交集当作精神支点。山东青岛籍水手郭川一人架无动力帆船在海上不靠岸、无补给航行138天,航程长达21600海里,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郭川坦言此行只是为实现心中那燃烧已久的梦。只凭心中的一个梦想作为精神支点的他,战胜了海上寒冷风暴与心中寂寞煎熬这双重身心的磨难。由此可见,精神支点更多的时候作为了人生存在世上的动力,为奋斗着的人们提供支撑与安慰。

然而,有一些人的精神支点则让人震撼,甚至让人不解,那是他们活在世上的原因,再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他们不能死的理由。他们的确有自己的精神支点,但又似乎完全是为别人活着。

电影《集结号》中主人公连长谷子地就是一个“为别人活着”的人。几场阻击战使全连除他外47人全部阵亡,只是为执行团长“听不到集结号不准撤退”的命令。可战后他得到的却是47名牺牲的战友被部队定为了失踪的消息。此时的他,异常孤独,还被地雷炸瞎了一只眼,他苟活在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到老部队,为死去的战友争得他们应得的烈士之名。他的精神支点很简单,有仗打时就是忠于国家,浴血疆场;仗打完了就为死去的战友奔走,以让他们得以瞑目。他的生命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他到当年的战场——如今已被一窑场取而代之的矿上一天天地挖,为的是用战友的尸体证明他们的爱国英魂,而他自己却被矿上的人称为疯子。

这样的精神支点支撑的定是一个伟岸的人生,这里的精神支点不再是什么梦想、信仰,只是活着的根本,甚至说是不死的理由。它是一个人的魂,一个决定人的人生走向与高度的魂!当然,并不是说伟岸人生的精神支点就是为别人而设,谷连长为战友不假,更是为了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生存动力也罢,人生之魂也好,精神支点对人的作用总是积极的。或许我们不能拥有伟岸的人生,但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精神支点,不妨用它去书写人生,感动社会。

[点评]这是一篇分析较为深入的议论文佳作。本文一入题即迅速切合材料立意,明确提出“精神支点,乃人立世之根本”,观点鲜明而精练。接着,作者将“精神支点”与“梦想”、“信仰”进行了比较辨析,进而突出了“精神支点”对于人的重要性。文章主体部分,作者对社会上的两种不同的人的“精神支点”进行了具体分析:一是把自己信仰与梦想的交集当作精神支点,二是活在世上即不能死的原因。文章结尾呼应主题,照应开头,使得文章结构完整,逻辑严谨。

猜你喜欢
穆斯林支点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假如给你一个支点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印尼·雅加达
拿出精神
周文胜:在管理中反思悟道,找到成功的喜悦和支点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