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雷芳
如何打开语感教学大门,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本源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丰富课堂诵读形式做起。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是加强语文感知学习的前提,是语感形成的基础,它不但有助于提高语感的直觉性,还有助于培养语感的情感性。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文章的真味。通过各种诵读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进而触发语感,为更深一步地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作铺垫,这应该是广大一线教师思考的一件事情。丰富课堂诵读形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正如学书法的第一步是临帖,做西点的第一步是找到好的配方一样,要想诵读得好,给学生提供朗诵名家的优秀诵读作品,供他们借鉴、模仿、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听得多了,自然也就放得开了,也知晓该如何处理停顿、重音、语速、语气等一系列技巧问题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在反复诵读中不言自明了。因此,在课堂上引入名家诵读,能够为语感教学创造借鉴依据。
但是,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音像资料良莠不齐。固然有些课文读得不错,但更多的不能算是朗诵,只能算是朗读。固然字正腔圆,但是没有情味,无法达到感染人的地步,也就不能成为很好的借鉴资料。例如,白居易的经典名篇《琵琶行》,目前某些与语文课本配套的音像资料,只能作正音之用,根本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白居易一心忠君报国却不为理解、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那份无奈、凄凉和愤懑之情。但是,孙道临诵读的《琵琶行》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仅开头一句浸透无奈、萧索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就一下子将学子们带到了1198年的那个暮霭沉沉、秋风萧瑟、枫叶飘飞、荻花漫天的浔阳江头。末尾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孙道临读来语气低沉,声音颤抖,字字饱含血泪,声音虽然一字一字地低下去,但是字字千钧,白居易那满腔如黑云般的积郁如在目前,听得每个学生都觉得心中激愤难平但又无可奈何,只能为白居易的沉浮宦海不幸遭遇而唏嘘叹惋不已。还有焦晃朗诵的《蜀道难》,一句仿佛拔地而起、破空而来的“噫吁嚱,危乎高哉!”铿锵有力、激昂雄浑,开篇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了每一个学生的心,让大家感受到了蜀道之高之危,以及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满腔赞叹之情!名家诵读,包括教师诵读,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借鉴,营造良好、开放的诵读氛围,同时,也能够引领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作者隐含在文字之下的情感及其语言的精妙之处。教师平时多收集一些名家诵读材料,上课时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这对学生语感的形成无疑是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的。
直接读一篇文章并不能马上体会到它的妙处。倘若采用替换比较品读法,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的办法,改动某些字或标点,再让学生通过反复对比诵读,他们就对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了然于胸了。正如朱熹所言,“观书必须读书,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深思,使其意旨皆若出于吾心”。长期坚持训练,对学生语感的形成,必然大有裨益。
例如,在欣赏《荷塘月色》中荷塘上的月色这一部分时,大家一致对“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句赞不绝口,但是却有一种明于心不明于口的隔阂感,对于其妙在何处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老师见机让学生将“浮”改为“升”,将“笼着”改为“罩着”,再将两句对比起来细细品读,咀嚼再三,反复对比诵读,结合生活经验,联想当时情景,终于有学生悟出这句话的妙处:“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种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十分传神,青雾仿佛有了灵魂;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跟前面呼应,“笼着”也能更鲜活地表现出雾气轻柔如薄纱的特点,用“罩着”则不能体现出雾气的朦胧轻灵之感。
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此对比品读,当然能够更好地体味到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进而提升对语言的敏感程度,让学生的语感水平更上一层楼了。
一直以来我们语文课堂的诵读形式都比较单一,即便是对于十分注重语感教学的教师来说也是如此。毫无疑问,过于单调的形式注定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文章特点,创新诵读方式,不断为语感教学课堂注入活力,如此才能保护甚至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语感教学课堂创造更多的惊喜。
比如,艾青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作者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所唱出的一支深沉而激越的战歌。情感饱满充沛,笔触冷峻真实。有两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在诗歌中反复出现,一唱三叹,成为诗歌的主旋律,这可以用二重唱的形式来渲染那种无处不在的严寒,表现当时环境的酷烈。在诗歌的主体部分,诗人专门用三个片段来展现了北方的“中国的农夫”及“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的岁月的艰辛”,南方的“蓬发垢面的少妇”和“年老的母亲”的坎坷命运,这几个生活画面十分具体,可以用分角色诵读的方式来分别表现不同人群在黑暗高压统治下悲惨命运。末尾作者对惨痛现实的深情呼告,则可以用全班齐读的方式来传达作者心中的那份忧郁与悲哀,以及他的那种赤诚炽烈、深沉执着的如同火山爆发般的对祖国人民的深情。
在笔者跟学生讲清了此文的诵读要求以后,大家都对这一课十分期待,个个跃跃欲试。后来,在诵读时,二重唱部分两种声音先后发出,此消彼起,齐读部分铿锵有力,余音绕梁,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白色恐怖下环境的酷烈和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强烈关怀;而分角色朗诵部分,学生也根据角色的不同、情境的不同,在高低快慢、语气节奏等方面进行了处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诵读欲望。
语感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培养学生语感,进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水平和文化鉴赏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诵读”这个元素的参与。正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是打开语感教学大门的金钥匙,是让语文重新回归本源的关键因素。相信只要教师在语感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能够从各方面丰富课堂诵读形式,那么一定能引领学生一窥语文真貌,最终营造出一个书声琅琅、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