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态与消费需求的互动关系分析

2014-08-15 00:49北京物资学院赵利娟王晓霞
中国商论 2014年22期
关键词:零售业业态零售

北京物资学院 赵利娟 王晓霞

零售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零售业态的竞争。零售业态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市场参与各方的互动作用。消费需求是零售市场的主要驱动力量,零售业态的多元化并存与发展是零售商为满足最终消费者需求的外在表现形式,零售业态的变革与调整是围绕“以消费者为本”经营理念下不断创新的结果。本文从历史变迁和消费需求角度阐述了中国零售业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消费需求与零售业态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为我国零售业态优化调整以及零售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1 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发展现状

1.1 我国零售业态发展的历史回顾

零售业态是指现代零售厂商有组织地开展采购和营销活动行程的经营形态。它区别于传统业种店的“卖什么”,强调的是“进什么”和“怎么卖”,围绕消费需求进行采购和营销是核心活动。零售的主要业态包括超市、百货店、便利店、仓储店、购物中心和新型业态等,其中新型业态包括专业店、专营店及折扣店等。国际上的零售业态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百货商店时代,20世纪30年代的超级市场时代,20世纪70年代的购物中心时代及现在的网络购物时代。

在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之前,我国只存在着传统的百货商店的单一业态。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比较淡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百货店这种拥有货品种类齐全、布局合理且明码标价的特点的零售业态就足以满足消费需求。与国际上的零售业态的发展历程相比较,我国的零售业态的发展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我国对零售业进行对外开放后,大批的外资零售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在给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冲击的同时,亦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种新型零售业态在我国零售领域遍地开花。零售业态呈现多样化。

1.2 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大致呈现出多业态并存和业态边界模糊的复杂格局,各业态所占市场比重和发展速度、发展前景不同,多业态经营同时突出主业的趋势。根据目前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学者的研究。可以得出,目前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为:专业店和大型超市发展迅猛,百货店开始退居二线;超市、专卖店和专业店的门店数迅速扩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统计,从2007年至2009年这三年的时间里,专业店、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折扣店等的年末营业面积呈现出扩大趋势,其中以大型超市和专业店最为突出,专业店从4565.4万平方千米发展至6075.3万平方米,而大型超市则由1124.5万平方米增至1844.8万平方米,增幅比较大。从2009年限额以上零售业态的经营情况来看,专业店的门店总数最多,达到了80724个,占限额以上零售业态门店总数的40.34%,其次是超级市场和专卖店,其门店总数分别为33224个和24075个,占比达16.21%与11.74%。而其他的各种业态的门店数也呈相应的变化,只是没有那么突出。我国的零售企业已经形成以大中型百货商店为主导,以专业店、超级市场为主题,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零售业态并存的零售业态模式。

2 消费需求与零售业态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2.1 新的消费需求要求有新的零售业态与之相适应

消费需求是促进零售业态发展的根源,即零售业态的发展是消费需求直接拉动的结果。新的消费需求的出现就要求新型的零售业态来与之匹配。近几年,我国专业店和专卖店的发展如此迅猛并在零售业态中位居一线地位,正是迎合我国消费者个性化、品牌化和时尚化的消费需求的结果。

2.2 零售业态的发展也引导消费需求的发展

零售业态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新的消费需求,引导居民的消费走向。如人们买日常生活用品都会去超市或是杂货店,买家居就会去家居建材店、买服装鞋子就会去专卖店等等。即零售业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消费需求的发展。购物中心的出现也诱发了消费者的一体化购物。

2.3 消费需求与零售业态发展的互动关系

消费需求演变过程与零售业态的发展过程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消费需求的改变造成了零售业态的改变,随着消费需求所处阶段不同,零售形式也随之改变,而零售形式的发展也引导着消费需求的演变,但只有真正满足了消费需求的零售形式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影响零售业态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是消费需求才是影响零售发展的中心因素,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到零售业态的发展,同时零售业态的发展也会激发新的消费需求,双方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消费需求的变动会影响并推动零售业态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零售业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激发并且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而不只是局限于反方面的作用。

3 优化我国零售业态的对策

3.1 零售企业的对策

(1)把握消费需求的动向。以消费者为本意味着要尊重顾客需求的变化,通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断调整发展策略。零售企业可以在各个细分市场收集销量变动信息,敏锐地感知市场的波动,通过大规模市场覆盖提高对这种细微变化的洞察力。

(2)实现多元化发展。零售企业实现多样化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第一种是从单一业态向多业态发展,最后形成多品牌与多业态相结合的经营格局。第二种是从单一的自建店铺发展为联合兼并,因为市场基本饱和以后,自建店铺越来越没有空间,所以要通过品牌整合实现规模扩张。第三是从单一的商品经营转变为供应链组织,零售企业逐渐向上游生产制造环节渗透,如建立生产基地、定牌经营,订单式采购等。第四是从单一的以进场费为主导的盈利模式转变为以商品经营为核心,包括商业服务、商业地产、特许加盟等多种盈利模式。

(3)提升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加强人才的培养;重视信息技术的建设和运用;加强战略规划工作,重点做好客户需求管理工作;借助网络加强与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信息沟通。上述四点最终落实到店铺的执行力与服务能力,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培育一批训练有素并具有职业荣誉感的优秀员工。用沟通了解和引导消费者的思维,用远见占领市场空间和管理市场风险,用员工保证提升执行力,用信息技术提高执行效率,四者合一才能创造出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政府的政策

零售业是消费市场中重要的活动主体,是沟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键环节,零售企业的垄断势力可能会侵害生产者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和权益。由于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作为市场的监督者、市场竞争秩序维护者的政府,应在把握市场活动中各个主体的角色作用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市场开展有序和公平的竞争,纠正损害人民利益的倾向和市场不健康发展的趋向。具体如下:始终加强零售市场宏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充分重视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重点加强零售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特别防范零售市场的垄断行为;纠正中国零售业脱离实业发展的倾向,特别是“泛地产化”的现象。

总之,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提高社会福利,繁荣市场及促进生产和就业,必须建设健康的零售市场。对于建设和维护零售市场的优良环境,政府相关部门的角色作用体现在站在全局利益的高度处理市场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对于生产者,重点是规范生产,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等手段管理;对于零售企业,重点是规范其市场行为;对于消费者,主要是保障其权益,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理性消费。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王波勇.试论中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及战略[J].市场周刊,2011.

[3]王婉芳.零售业态与消费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发展探索[J].生产力研究,2010.

[4]吕一林.影响中国零售业态变迁的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0.

[5]王磊.推动我国零售业态发展多样化的主要因素[J].商业现代化,2008.

猜你喜欢
零售业业态零售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美妆零售新玩法! 化妆品市场现新零售模式
今年春节新兴消费亮点纷呈——2018年新零售走向
零售业 餐饮业 到底谁模糊了谁?
万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效率才是新零售业本质
场景营销视野下的零售业O2O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