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洪
(宜春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江西 宜春336000)
引言
近年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实施了“校校通”工程和“远程教育”工程,这些重大战略举措使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未来。历经十多年的探求与发展,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已取得显著进步和丰硕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极不平衡,程度也不高。因受地区性差异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差别较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1]在国家大力推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今天,如何助力中西部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显得更为重要。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赣西中心城市,下辖袁州区、宜阳新区等三市六县,这些县市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据调研所知,宜春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息技术教育比较落后,没有相应的软硬件资源建设;二是信息技术教育人才比较贫乏,这些中小学的师资队伍很少有机会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和进修,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信息化观念落后;三是地方财政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持力度不大,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宜春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还处于起步层次,很多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的计算机很少,甚至有些偏远的农村学校都没有计算机,更谈不上上网。[2]同时也有部分农村学校的计算机并没有连接Internet,开设的信息教育技术还停留在计算机简单的Word打字和复制粘贴等操作层面。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只是一种低质量的、放羊式的教学形式。
宜春学院是2000年合并组建的一所多科性本科地方院校,是一所有长期办学历史,又有崭新发展历程的省属高等院校,是拥有800多万人口的一所地方本科大学。作为宜春市唯一的一所地方本科高校,本着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原则,宜春学院开通了校园网,在信息化技术教育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可以帮助地方中小学规划校园网建设、建设教学资源库和师资培训,帮助地方中小学逐步实施信息化建设。
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办学的重要基础设施。校园网能够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很好地发挥教学科研管理应有的作用,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校园网建设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然而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而言,有着自身的特点,不能盲目地像高等院校那样建立自己学校的校园网,那是不合乎实际的。[3][4]充分利用宜春学院校园网建设经验,制订分层建网的方案,提供多套方案,供不同的学校选择。在制订分层建网方案的同时,根据本地区中小学实际情况制订分步推进实施的计划,充分发挥中心中学、中心小学对片中小学的管理、辐射和带动作用。
软件建设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所在。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使教师可以利用Internet上资源进行备课和教学研究,使学生利用Internet上资源主动学习,实现宜春地区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同时构建面向农村中小学的远程教育平台,实现网上教学。充分利用宜春学院数字校园网信息平台,建立宜春市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将本地学校、教师的优秀课件和课堂教学实录等上传,并及时从市场上引进和购置大量的各学科电子教材教案,逐步充实丰富中心资源库。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如教案、试题、论文、教育软件等资源,供中小学老师信息资源共享。[5][6]
教师信息化知识的掌握与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决定教育信息化推广与应用的关键。宜春学院可以为地方中小学提供师资培训平台,地方中小学教师到高校来参加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和进修,或者宜春学院组织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到中小学培训相关教师。师资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信息伦理道德和信息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6]通过培训,使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较熟练地搜索、下载网上的教学资源,学会正确运用地方高校网络建设平台提供的各种应用系统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中青年教师都能进行电子备课、运用计算机制作教学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等。
该方案得到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高度肯定,体现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作用。(1)突破以往研究只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做法,以宜春市部分中小学为个例,对其教师代表进行相关培训,帮助其建设教学资源库和规划校园网建设。从实践中取得第一手资料,从现实中发现问题,从现实中寻找相应对策,实现研究角度的创新。(2)规划校园网建设、建设教学资源库和师资培训等方案,这是目前国内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比较流行的对策,规划的宜春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行之有效,建设宜春市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实用优质,促进宜春市中小学的师资培训教学。(3)样本大,对宜春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结论更具说服力。随机抽取宜春市30所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其中10所中学、20所小学。(4)探索地方高校如何助力地方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认识到地方高校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明确办学定位,就是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地方基础教育,跟上时代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创办社会欢迎、人民满意的大学,对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发展有积极指导意义。(5)为我国其他地方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可以大大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地方高校助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在地方高校定位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地方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将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对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研究的思路是:
(1)加强理论研究,在更高的高度上认识到新建地方高校定位发展就是要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校”的问题,它是关系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对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的选择尤为重要。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定位发展的灵魂”,“强调地方高校发展定位要注重地方性、时代性、适用性”等方面的研究。[7]
(2)积极借鉴和引进新世纪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各种措施和地方中小学反馈意见,促进地方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体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3)对近年来的实践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在总结中充分听取广大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总结实践经验和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基础上,扩大实践应用的范围。同时,做好本研究方案的总结工作,不断探索新的经验,希望可以作为地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益尝试,传递正能量。
[1]袁俊平.农村及偏远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J].知识经济,2009(03):138-139.
[2]黄义强.宜春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6):193-194.
[3]甘诚智,李鑫洪.推进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及资源建设的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2006,28(6):55-57.
[4]韩鹏东.浅析中小学校园网建设[J].科技传播,2010(10):184.
[5]梁丽.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6]周海燕.宜春市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7]华建军.论我国新建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J].甘肃科技,2010,26(2):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