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庆
课堂教学中,开头一般都有一个简介作者及背景的步骤。传统的作法是学生看注释,教师再补充。新课改后的做法是课前师生共同搜集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课堂上师生再进行对话。但这两种形式大多流于浅表,往往是知识的补充,可以称为“走近作者”;只是走近,当然难窥全貌,更不可能走进作者的心灵。笔者听过许多公开课,对于教学中的这一步,基本都是如此,似乎成了定式。听多了,也就乏味了;更可怕的是学生产生了“审美疲劳”,他们不愿意说话,最后教师只好再做代言人。
试想:课本所选作家,哪一个不是大家?哪一个作家没有大量作品?哪一个作家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
林贤治在《看灵魂》中描述道:“我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样射向远方。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急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全被人们忽略了。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爱因斯坦飚风似地,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或不见形迹,而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这告诉我们:每个作家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就看你怎么与之交流。其实与文本作者对话,就是从“走近作者”延展到“走进作者”,就是与作者的灵魂对话。《孟子·万章下》中提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尚”同“上”,“尚友”就是“上友”。“上友”是以古人为朋友。要做朋友必然要有心灵的沟通。因此,我们必须具备与文本背后更广阔的作者思想对话的意识。只有将文本架构于作者思想的坐标中,接轨于作者的文化视野中去审视、去解读、去对话,文本才会变得丰厚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对读者的一种召唤。师生对文本的解读、体味和赏析也才能更科学,更准确,更具有魅力。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不流于形式并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呢?我尝试运用了“作者再现还原法”的方式来点评作者,以此来对“简介作者”进行诗意的开掘。先看例子:
例:与名著作者对话之施耐庵。
钱塘古道,你风风火火走来,远离科场,矢志为草莽英雄作春秋。你大笔一挥,点亮一百单八罡煞之星: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淋漓酣畅,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荡气回肠,黑旋风扯诏谤徽宗率真豪放;你振臂一呼,一杆替天行道的大旗猎猎作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何等快意人生;你绣口一吐,让那个刀笔精通吏道纯熟的郓城小吏率众走上招安的不归之路,于是,一曲轰轰烈烈的英雄赞歌演变为没落王朝一声沉重的叹息。
这个例子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它为我们该如何介绍作者提供了范本。写出这样一段话并非易事,它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又不是不能做到,应该是跳起来就可以摘到的高度;它要求我们课前必须对作者、相关背景以及他的其他作品作深入了解,然后进行筛选和整合,还要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不然是不可能还原作者形象的神韵的。
为了让学生容易上手,我做了一系列准备:1.教会学生搜集关于作者的各种资料。譬如到图书馆查阅、上网搜索、去书店购买相关书籍等。我让课前的准备成了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也极感兴趣。2.推荐了梁衡的《把栏杆拍遍》和余秋雨的部分散文。这些散文主要是人物散文,特别是写历史伟人名人的散文。名家的作品就是最佳的范例,学生多读自有感悟。还让学生体会历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的写法。3.教会学生筛选和整合。
怎样让作者活生生地再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结合生活通过再造想象还原当时的环境、作者人生中的大事件、作品的意境,作者当时的神态、言行。语言表达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以及细节描写等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其实,许多优秀的人物传记都采用了这种方法,而“作者介绍”就是具体而微的人物传记,但一定要注意结合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它是真实可信的,不可胡编乱造。例如,柳永《雨霖铃》的作者简介:
在夏雨秋荷云淡风清之时,在江水烟波断桥幽径之处,在江南水乡楼阁、桨声灯影之中,一个唇红齿白的青年如玉树临风,翩然而至。这就是自称为“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永。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他终于明白“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毕竟成何事”。于是他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 “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他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他在他的词中寄托着游子天涯沦落的失意和哀伤;他从一个失意文人的角度描写了城市妓女的生活,对她们充满同情;他的词还反映了都市的繁华与山川的壮丽,为宋代都市繁荣留下了形象的画面,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
一个人失意而不放弃,能在宋词的领域里开创一片全新的天空,这就是柳永作为一种风流才子形象的经典而存在的理由。
这段点评,让我们感觉柳永的形象鲜活起来,其人生经历也简洁明了。像这样进行“作者简介”是不是更有诗意呢?又如,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中柳宗元的《小石成山记》的作者简介:
雪纷纷扬扬下了好多天,曾经泛绿的群山只剩一种单一的白,鸟儿被冻住了翅膀,更凝固了心,在寒冷中,它们厌倦飞翔。路还是原来的路,那些野兔、田鼠、樵夫、旅人了无踪迹,它们和他们该呆在温暖的巢里吧!江水流淌,极慢,像怀着沉重的心事。那个戴斗笠穿蓑衣的老人用一个优雅的姿势钓那一江寒雪,这一钓就钓了上千年。
这个老人是谁?不就是柳宗元自己吗?这么寒冷的下雪天,他真的是为钓鱼吗?也许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也许是在钓一个春天!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之下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
这段文字,通过结合作者的典型作品《江雪》来进行点评,如果未走进作者的内心,是无法写出这样的文字的。这段文字,作者形象鲜明,富有诗意,兼具哲理,让人深思。这样进行“作者简介”,给学生陌生化的感觉,从而激发出学生创造的冲动。
以上通过“下水”指导,学生对这种方法产生浓厚兴趣,我借机布置课前与作者对话的作业。要求学生在搜集、摘抄、对话之后写一段这样的作者简介,然后在课堂进行展示和交流。
学生读梁衡的《把栏杆拍遍》后提炼的点评(辛弃疾):
他天生威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不满金人的蹂躏,22岁就拉起了义军;他突入敌营生擒叛将,率万人南下归宋。这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他就是辛弃疾。
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
但是这个“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游子,这个“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英雄将永远铭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这段点评撷取了梁衡作品中的不少句子,学生能筛选整合出来表明他已有巨大收获,如果能坚持下去,必能创造出自己独有的东西。
鉴于此,我以为这种作者点评的方法不失为走进作者心灵的好做法之一。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激发了学生兴趣,读懂了作者及文本;意外的收获是提高了写作水平,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可谓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