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昌
(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高级中学)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
◆宋福昌
(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高级中学)
中学化学课程新标准对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一要求符合当前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意识,对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及相关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创新、愿意创新、乐于创新,是每一位现代教师应当着重分析的问题。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千变万化的化学现象及化学反应,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刺激与培养具有极大的优势,因而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有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实际教学工作来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的创新意识依然存在着极大的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课堂教学往往照本宣科,重视题目分析讲解,忽视知识拓展;
2.学生处于知识接收者的地位,不勤于思考,不积极发问;
3.家长出于安全或升学的考虑,阻碍学生化学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4.社会整体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忽视。
从以上学生创新意识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在高考的影响下,所有的高中生及教师都面临着极大的升学率压力。为应对考试,教师往往要将许多授课内容压缩到较短的课时时间,因而往往会设计严谨而缺乏弹性的教学框架和教学流程,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此外,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只重视标准答案,而忽视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分析培养,不利于学生建立起思考路径,难以出现创新思维。
学生由于学习过程往往由教师单向引导掌控,往往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批判性,不愿意再由自己来实践与探索,因而导致思维的惰性。思维的惰性会影响学生产生问题意识,阻碍创新思维的发展。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也会对孩子创新性的培养起到极大的影响。然而,中国式的家长往往片面地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加之担心化学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危险,会人为地导致学生知识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联系的割裂,也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性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和问题意识的产生;高中化学教材的结构缺乏知识的整体体系指引,往往由学科的篇章组成,不利于学生对不同篇章中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进行串联、思考和整体体系架构。
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应当具有一种张弛有度的把握,不能片面地将课堂变成一环扣一环的授课,而是应当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鼓励思考、启迪创新的氛围。通过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启发为导向的教学环境,来营造出一种创新的氛围。
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在完善基础知识教学后,积极鼓励学生在教材及生活中发现关联与区别,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在质疑中启迪创新。也能使学生极大地激发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加强自身化学知识体系的创建。
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环节往往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最乐于参与的环节。把握好实验教学环节,对于深化学生知识掌握,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验教学环节,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实验、创新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将课本上一些参考实验或趣味实验均动手操作,思考其中的道理。更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装置、实验模式,并对方案进行分析,积极鼓励表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还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些趣味性的课外作业,如让他们通过家庭厨房等常用物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原理,从而使他们贴合实际地不断进取、创新。
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且意义重大,使学生了解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指引其创新开拓的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选取一些与生活、环保、科技等问题有关的现象,向学生说明当前化学在这些现象中所起到的反应、作用,以及还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了解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开拓创新。
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化学思维体系、实际应用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总结、改进、优化,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力争取到更好的效果。
[1]王秀红,李艳梅.中学化学教学情景的创设技术[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0).
[2]许尚秋.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创新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Z1).
[3]陈玲.干电池的结构和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研究性学习案例一则[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