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岁
梳理一下近年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思路,可以发现高考作文越来越突出对考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突出理性思维导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能力及批判精神,在命题者的这个共识中,命题的形式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被改变。形式上的发展,虽然还不至于一下子“西化”,出现纯理性化或哲学化的试题,但这种力求从可真切感知的经验世界展开的哲理思辨类作文还是有一些形式上的差异。大体说来,有如下四种类型:
这类试题,对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还处在较蒙胧状态。试题多要求考生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具体分析、反思材料中的观点,运用符合逻辑的思路和方法对问题进行辨识。这种理性思辨呈现出的是一种批判性精神。在一些格言式材料作文中,由于材料本身多有“片面性”(有一定语境限制),考生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提出批判性的观点。
如,2014年四川卷“人,只有在自己站立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就属于这一类试题。写作中,通过逆向思维,具体分析生活中“人站立起来之后,这个世界也未必属于他”情况,就可以摆脱了人云亦云的情况,表达出对生活的批判性认识。
逆向思维式理性思辨类作文试题,是在近乎原始的状态下,实现对考生理性思维能力考查的目标。相对来说,考生对这类试题审题及感知思考自己现实生活并提出独立观点较为容易。
文题中,命题者提供一个明确的哲理性思辨要素,另一个对立要素则通过寓言、童话、诗歌、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等材料渗透暗示。也就是说,其中“暗”的哲理要素是命题人借用具体的形象或某种感性语言,喻理于事(物)。考生将其找出后,再依据试题材料所反映的理性概念的关系进行辨析。如2013年福建卷材料:
“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命题者明示其中一个思辨要素“自由”,另一个对立要素“限制”则通过具体形象“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来暗示。明确二者思辨关系之后,考生还要找出命题者在材料当中暗设的逻辑关系:我不要如流星般无依无附的“自由”,所以要扎进地层,二者之间是因果关系。如果离开命题者暗设的关系(限制条件),泛论自由与限制的关系,或就其中一点分析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则有偏题之嫌了。
这类试题,学生要依据自己平时哲学思想的积淀,借明找暗,梳理关系,再提炼观点,从而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
命题者对试题中需要考查学生的抽象理念或哲理性思辨要素不做任何提示,只提供寄寓某种哲理思想的感性材料。考生要通过分析命题者提供的感性材料,明确其中寓意及前提条件,才可进行准确的立意,提出对生活的独立思考。
2014年福建卷:“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审题时,学生唯有找出“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这三个感性形象背后所蕴藏的理性概念,如“困难、悲观、乐观”,才可以厘清其中关系,从而从可感的世界中展开理性思辨。
当然,对这个感性形象的理解可能是多角度的,所以考生也必然有多种的理性思考。
形象背景式是指命题者对试题中要考查的理性概念不再借助某些感性材料进行寄寓暗示,而是直接在命题中呈现。试题中还会出现感性形象的材料,但它只是理性概念的背景材料,而不是主体内容,如2014年上海高考题“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命题中虽然有感性的“沙漠”,但是这并不是主干,只是背景,它直接以抽象的话语把“自由与不自由”的矛盾摆在考生面前。这样的考题,要考生能在相互对立的观念中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调度自己的生活以经验,提出对生活的独立思考。所以,这类试题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形象背景式理性思辨类作文,再往后发展,可能就是哲学化试题了,2014年上海就出现过类似的模拟题:“理性主义者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感性主义者说,摆脱思想去感受爱吧,人的幸福只来源于情感。你认为理性和感性哪个更重要?”面对这样的题目,考生少去审题困惑,可以从重感性、重理性、二者并重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来立意。然后切合自已生活经验,进行思辨分析:
①在肯定感性优点基础上指出其不足,然后偏重于理性,拥有理性思维为主导的人思考更缜密、严谨,生活更科学、有效。
②在肯定理性优点基础上指出生活应该多一点感性,让生活多一点“意外”、“惊喜”,生活中需要“心灵的微光”,即使短暂,但足以改变生活。
③理性与感性并重,有思想,并会爱的人,才是真正伟大的人,认为感性与理性应互相融洽,取长补短,方能构筑一个充满温情,但又不失“思想市场”的和谐世界。
综观近年各地的高考作文,或对现实问题、文化传统的辩证分析,或对理性概念的分析中契合自已经验表达对生活的思考,立足于理性思辨的试题开始越来越多。比如福建的命题者就在理性思辨类作文的命题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从2010年格林童话的“偶然和必然”、到之后袁隆平的“理想与现实”、冯骥才的“有限与无限”,顾城的“自由与限制”、再到2014年的“乐观与悲观”,走的一直都是“理性之路”。往后,福建卷作文依然钟情理性思辨,或是走上海高考作文之路,或是干脆一如欧美高校考试一目了然的直截说理,甚至是哲学化的试题?抑或是改弦更张,把思辨类作文试题与解决问题型的试题相结合?这一点,尚无法知道。但不管怎样,了解理性思辨类作文的命题类型,对于中学作文教学及高考备考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