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视域下抗战时期河南整风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4-08-15 00:43杨晓军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整风边区河南

杨晓军

(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454000)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于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在党内普遍开展的一场比较彻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是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近代中国社会的又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河南整风运动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整风运动的一个缩影,对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胜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目前,学界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涉及延安整风运动的必要性、阶段划分、整风举措和战略意义等内容,尤其是关于延安整风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延安整风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延安整风运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延安整风运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等视角颇具新意,推动了延安整风运动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但是,正如有学者所指:“整风运动是全党的整风,目前除陕甘宁根据地外,对其他根据地、各中央局、八路军办事处等的整风基本没有研究。”[1]此外,关于整风运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突破”“研究资料有待充分利用和进一步挖掘”“有些领域仍有不小的研究空间”[2]。具体到河南抗日根据地整风运动的研究,目前学术界的相关考察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对于河南抗日根据地整风运动的阶段划分、独特形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内容缺乏系统的研究①学术文论有:郑峰《鄂豫边区根据地整风运动经验初探》(武汉大学学报,1982年第5期);刘光明《郑位三与鄂豫边区的整风运动》;徐任立,马诗训《陈少敏在鄂豫边区整风运动中的贡献》(雄师奇观——纪念新四军第五师建军50周年论文专辑);王廷杰《鄂豫边区的整风运动及其基本经验地方革命史研究》(湖北省新四军研究会十堰会议和咸宁年会专辑);刘光明,李明秀《为建立强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而斗争——兼谈郑位三对鄂豫边区的贡献》;罗桂芬,李自忠《鄂豫边区党的思想建设》;杜中原,邱观建《鄂豫边区整风运动的做法及其特点》(刘光明,周玉承主编《鄂豫边区抗战和中原突围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等。此外,在河南教育史、中共河南党史和河南抗战史等相关专著中也有所涉及。。基于此,笔者在借鉴前人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以人为本的研究视角,系统地探讨抗战时期河南整风运动演进历程、深远影响及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关联,以期对学界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关于抗战时期河南整风运动的起止时间和阶段划分问题,学术界尚未取得明确的共识。笔者根据抗日战争时期河南整风运动的演进历程,将河南整风运动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高级干部整风阶段、全体党员整风阶段和运动经验总结阶段。

第一阶段:高级干部整风阶段(1942年3月至1942年11月)

1941年5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学风”的命题。1942年2月1日和8日,毛泽东相继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分别提出了“反对宗派主义党风”和“反对党八股文风”的两大命题。至此,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中心的延安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内逐渐推行开来,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1942年3月,中共河南省委干部和撤退至延安的党员干部在关中地区直接参加了延安整风学习运动。3月3日,党中央颁布《中央关于检查调查研究决定的通知》,河南省委遵照指示成立了由王志杰等6人参加的调查研究室,系统总结了河南抗战以来的工作及经验教训,并向党中央做出详细的书面报告。为了更好地开展党员干部的整风运动,河南省委根据在延安学习干部的类型分为三个学习小组:甲组(省委的干部)、乙组(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多数同志)和丙组(文化水平低,不具备阅读能力的少数同志)。在学习过程中,各小组同志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自主学习与讨论交流、粗读与精读、河南实际与个人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对于党的理论和政策的领会和执行水平。

1942年4月,在中共中央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下,河南各抗日根据地党组织依照各自实际情况相继开展整风运动。4月21日,中共太行五地委召开整风运动动员大会。五地委书记王维刚同志专门作了关于整顿“三风”运动的动员报告,并系统地部署了全区范围的整风学习运动,推动了河南各抗日根据地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但是,由于鄂豫边区根据地一直遭受敌、伪、顽三种力量频繁扫荡和夹击,造成了“我们对于整风的执行,一般来讲是不够的,而且不够的成分很大,虽然我们也做了一些,但没有雷厉风行地来整,因此我们边区还存在着三风不正的严重现象”[3]136。

1942年9月至11月,河南省委在关中地委党校专门举办整风学习班,集中而系统地学习中央规定的22个文件。在学习中,党员干部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秉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在联系河南革命斗争实际的基础上,广泛而深刻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思想自传和反省笔记等形式系统反思自身在革命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并以毛泽东思想体系去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4],达到端正思想路线和提高理论水平的目的。

中共河南省委开展的第一阶段整风运动严肃认真而又生动活泼,使领导干部系统地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清除了其头脑中的“左倾”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极端民主化等错误思想,进一步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真正达到了党员干部转变思想认识、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理论政策水平的教育目的。

第二阶段:全党整风阶段(1943年4月至1944年4月)

1943年4月3日,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在总结1942年整风运动以来的成就与教训的基础上,决定从1943年4月3日至1944年4月3日继续开展整风运动,明确指出整风的主要目标就是纠正领导干部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各单位的整风学习计划要根据各自实际加以必要的修改、补充或重新制订。在该决定的指导下,河南抗日根据地各边区的整风运动进入到系统而广泛展开的新阶段。

1943年6月,太行分局书记邓小平同志专门作了关于整风学习的报告,号召在学习文件基础上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10月21日,晋冀豫区党委刊发《中共太行区党委关于今明两年彻底完成全区整风任务及目前阶段的计划》,提出“自十月十五日至十二月底止,地委级以上继续完成自己的整风任务”,“明年一月至春耕前为县级整风时期”,“春耕大体完成后,于明年六月十五日至九月半秋前完成区级整风”,“秋收屯粮秋耕后,约在十一月半开始至明年年底完成支部整风,春耕前完成支部的彻底整理,并联系冬学广泛进行群众中的政策教育检查”[5]316-317,吹响了河南边区全面系统开展整风运动的号角。

1943年秋,鄂豫边区有效地粉碎了敌、伪、顽势力的进攻,斗争形势相对稳定,为根据地广泛开展整风运动提供了条件。1943年11月,太岳区党委再次重新部署整风运动,将整风运动重点放到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层面,决定除抽调部分地专级干部到北方局学习外,还要求区党委开办党校,集中部分县、区干部到党校进行整风学习。11月12日,边区党委书记李先念同志作了《关于整风、生产、精简》的报告,指出在职干部及干部学员整风学习要以反对主观主义,宣传辩证唯物主义,树立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统一,实事求是的革命学风为中心。18日,边区党委做出《关于彻底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明确了整风运动的目的、内容、要求、方法和步骤,制订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边区整风运动的实施计划,逐渐将鄂豫边区的整风运动推向深入发展阶段。

1943年11月,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召开边区高干会议,认真总结了边区整风学习的成绩和问题,并决定成立边区整风学习总委员会,抽调100多名干部成立整风队,负责为各地培养整风运动的骨干力量。11月初,区党委党校先后举办3期县以上干部整风班。与此同时,边区工商、交通、文教、工会等系统,各地委党校先后举办干部整风班。部分县委还举办了村支部书记整风班。总之,在党的领导干部带动下,一场以精读文件和自我改造为重点的整风运动在河南边区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将河南抗日根据地的整风运动逐渐推向了高潮。

在整风运动的第二阶段,整风运动逐渐由少数高级干部为重点的学习阶段发展到各高级干部和全体党员普遍学习阶段。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以整顿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为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学习和检查活动中,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洗礼,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决策能力,为河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人才基础和理论基础。

第三阶段:经验总结阶段(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

1943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党的高级干部开始重新学习党的历史和党的路线问题,延安整风运动由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阶段逐渐进入到整风运动的总结历史经验阶段。以此为标志,河南边区的整风运动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即运动的经验总结阶段。

1944年2月,中共冀鲁豫整风总学委主持召开有数千人参加的深入整风动员大会。从1944年2月开始,边区党校相继举办2期“高干整风班”,其他干部,各地委、军分区有计划地进行整风运动。5月,中共冀鲁豫分局党校抽调地方县以上、部队连以上2000余名干部进行集中整风。在整风运动中,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坚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原则,带头写文章、讲体会,引起边区党员和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响。其中,冀鲁豫区党委书记黄敬发表《整风随笔》,自我深刻反省,剖析了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表现和危害。此外,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论军风》、区党委书记张霖之《谈一谈边区党内在思想意识上所存在的不良倾向》、军区副政委苏振华《肃清部队中军阀土匪主义倾向》及其他领导同志的思想汇报均都联系自身和革命的实际,尖锐地批判了队伍中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倡导党员干部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从而推动了河南抗日根据地整风运动的顺利完成。

在整风运动后期,河南各根据地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的要求,认真进行了审查干部的工作。1943年2月,河南省委交通科长杜征远被调回延安隔离审查,威逼成“国民党特务”“日本特务”。3月,河南省委书记王志杰和危拱之、郭晓棠及部分工作人员陆续被调回延安接受调查。在审干运动中,参加审干的绝大多数同志敢于坚持实事求是,坚决抵制运动中的“左”的错误。8月15日,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审查干部的九条方针》。12月,中央发出一系列甄别工作的指示,提出了分清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方法与途径。1944年,原河南省委书记刘子久调回延安,专门负责澄清河南党的问题,绝大多数同志做了无问题的结论。总之,在审查干部过程中,河南各根据地基本上严格贯彻党中央的九条方针,积极借鉴其他根据地审干的经验教训,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整风运动与审干运动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河南地区审干工作正常而有序的进行。

在整风运动的第三个阶段,河南省委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整风运动的经验与教训,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审查干部的工作,将整风运动推向经验总结的新阶段。1945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六届七中扩大会议,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整风运动的经验,标志着河南境内的整风运动基本上结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工作进入到新阶段。

在中共中央关于党内全面开展整风运动的相关文件指示下,河南抗日根据地在河南省委的领导下全面深入地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运动。在抗战时期河南整风运动过程中,河南省委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河南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构成的实际出发,创造了一整套形式灵活、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整风运动的长效机制,凸显了河南抗日根据地整风运动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

首先,密切联系河南社会与革命实际的阶级教育。对党员进行阶级教育,这是当时河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形势的需要。在抗日战争时期,边区党组织面临着敌、伪、顽犬牙交错的复杂态势,且“敌伪顽夹击在今天已经不是光在嘴上讲的名词了,而是已经由说走到实际具体化甚至在局部的、战斗的配合上都具体化了,这些事已经在边区表现出来了”[3]135。因此,“无论是军队与地方党,还是军队中的同志,它们的生活是流动与不固定的,一般是分散多而集中少,工作非常繁忙。这种特殊的环境,也形成了整风运动的困难”[6]。在这种情况下,理论教育的缺失造成部分党员干部头脑中各种守旧思想长期蔓延,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纯洁性和战斗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7]河南省委从当时边区斗争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出一套阶级教育和整顿党风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在阶级教育形式上,河南省委探索出座谈会、辩论会、小调、故事、戏剧和控告法庭等各种喜闻乐见和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在教育目的方面,阶级教育主要在于肃清党员干部头脑中残存的国民党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边区党员干部的阶级意识和政治思想理论水平,从而达到纯洁革命队伍和提高战斗力的目的。经过长达3个月的系统阶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逐渐认清了国民党当权派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阶级实质,澄清了头脑中的各种错误思想和认识,进一步树立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边区党组织和革命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其次,以中央相关文件学习为主的政策教育。由于鄂豫边区长期处于敌、伪、顽分割包围之中,河南党组织的干部人员构成比较复杂,“相当一部分为商人、地富甚至和尚道士、阴阳先生、流氓地痞,工人成分很少,只有少数手工业者、雇工或无产者。因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经常大量地反映出来,严重地削弱了党的战斗力,妨碍着党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8]。这样造成了党的高级干部缺乏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个别的小块根据地由于长期独立作战,弥漫着严重的小山头和宗派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政策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基于此,鄂豫边区党委要求各根据地要组织干部系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重要著作和党的历史文献,在边区军民中逐渐掀起了一股学文化、学理论的学习高潮。在《1942年至1943年政治教育课程及进度计划》中,规定了党的政策教育专题内容包括党的政策、土地政策、军事政策、瓦解敌伪军、团结友军、锄奸政策、没收条例、群众纪律条例、干部政策等九个重点。此外,边区党委组织翻印了中央规定的学习文件和书籍报刊,供大家学习之用。边区党委还要求每个共产党员“整风必须精研文件并联系实际,但文件之阅读与讨论不宜为时过长;联系实际重在联系自己,打通自己思想,而不应与泛然检查工作相混同”[5]319。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教育,边区党员的政策水平和政治素质有了根本的改善,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夺取河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最后,以党训班短期培训为主的党性教育。由于复杂的斗争环境和动荡的局势,致使党的基层组织的正常理论教育工作时断时续,部分党员的入党动机不纯和党性修养缺失问题比较严重。针对这种情况,边区党委采取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在整顿党风运动初期,河南省委明确指出“整风目的主要是使自己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联系,在自己的思想上作风上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一句话讲即是增强党性”[5]319。“加强党性锻炼的主要问题,是正确解决公与私,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矛盾问题,不少同志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正确处理,因而发生了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错误。”[9]671941年6月,五师党委专门召开了全师政治工作会议,总结了过去党的教育上的经验教训,提出在教育内容上除党课教育外,还应增加马列主义的基本知识、思想意识、组织观念等教学内容。在教育方式上,还应针对新、老党员变化和文化、政治水平的差异而进行分门别类的个别教育。关于党性教育的具体路径,河南省委探索出一套“自上而下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集中培养党的干部,训练普通党员”“加强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的教育”“加强基层支部的建设,将支部建设成政治工作的中心”“开展创造模范党支部的活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长效机制。此外,河南省委还调集区乡以上干部集中学习,并指示各县委也要办党训班,对党的干部和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建设、党的政策和策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方面的学习教育。1941年12月,陈少敏同志发表《加强党性》的文章。文章在结合边区党的实际情况,对加强党性的重要性和边区党员党性薄弱的表现及其根源及怎样加强党性等问题做了马列主义的阐述,为在党内进行党性教育指明了方向,推动了河南党组织加强党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1944年2月至7月,边区先后召开职工会议、群众工作会议、财政经济工作会议、统战工作会议、政权工作会议、边区临时参政会议等活动,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的党的历史和思想路线教育,并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党和自身实际总结经验教训,达到了澄清各种错误思想、增强党员党性、纯洁革命队伍的目的。

抗战时期河南整风运动是中共河南省委发动的一次比较彻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更是一场比较普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不仅掀起了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热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河南革命实际的结合,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区域化。

第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提高了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抗战时期中共河南省委组织发动的整风运动是一次比较彻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是在全党范围内掀起的一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高潮。在抗战时期,河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形势和思想状况异常复杂。1943年2月8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彭德怀指出:“去年整风运动,由于敌人‘扫荡’与我们主观上未抓紧时间进行,由是(于)对整风认识不够,因而没有获得应有的成绩。”[10]因此,在党内开展一场比较彻底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尤为迫切。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必要性,中共河南省委要求党员干部“摧毁这些不正确的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来建设与巩固无产阶级的思想阵地”,“而走上无产阶级正确思想的康庄大道”[11]。在延安整风运动的推动下,中共河南省委迅速开展了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在整风运动过程中,河南各级党组织基本上以学习党中央规定的22个文件为主,并结合河南革命实际创造性地探索出一系列颇具实效性的整风形式,采取文件学习,讲课,小组讨论,辩论会,自由讨论,组织座谈,典型报告,思想检讨,编故事、小调、戏剧等形式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例如,河南省委创造性地开展“控告法庭”的教育形式,即组织工农兵控告代表团向法庭历数国民党、蒋介石的罪恶,教育的效果颇为显著。在整风运动中,中共河南省委通过一系列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与教育方式,大批党员干部普遍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为河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了人才基础与干部储备。

第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河南革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它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7]只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威力。抗战时期,由于地理位置和革命斗争的独特性,河南边区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异常复杂,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肆意滋生。“这些人的歪风来了特别吓人。干部比战斗员进步,懂得多,他胆子大,谬论也多,他们的歪风来了能把人吹倒。”[3]135因此,河南革命的胜利的“这种成效,主要是在于使我们的领导机关和广大的干部和党员,进一步地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统一这样一个基本的方向”[12]。在河南整风运动中,河南省委“深刻地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初步学会了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知道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宫振民同志回忆:“学习文件,结合各人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对照检查,予以结合。”[9]66基于此,在河南整风运动中,无论是整风运动的内容,还是整风运动的形式,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河南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特点。从内容来看,抗战时期河南整风运动过程中的阶级教育、政策教育和党性教育都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从整风形式来看,灵活多样而又贴近现实的整风形式增强了整风运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发展,并以河南革命的区域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第三,始终坚持“以人文本”的价值理念,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与先进性建设。“以人为本”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在抗战时期河南整风运动中,中共河南省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一方面,从整风运动的目标来看,要达到“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3]。中共河南省委是基于澄清党内错误的思想路线,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谋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早日胜利,拯救中华民族与河南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从整风运动的宗旨来看,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采取和风细雨,实事求是,启发引导式的自我教育形式,充分体现了“以人文本”的价值理念。在整风运动中,“无论是在高干整风班,还是在普通党员干部的整风中,无论是在学习文件,提高认识,还是检查思想自我反省中,无论是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党内斗争,还是在整风审干、组织处理上,都强调实事求是,采取与人为善、和风细雨的方法,着重解决思想问题,找出犯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研究改正的办法,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主要是结合历史和现实总结思想和工作,不再追究个人责任”[14]。因此,“多一次批评,就多一次痛苦的思想斗争,但也多一次进步。尖锐的批评确实是帮助和挽救自己的好办法”,“整风不只是改造思想,而且是真正的救人”[15]。另据宫振民回忆:在河南整风运动中,“认真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办事,不搞惩办主义,也不搞无原则的迁就。在三年地委党校工作当中,曾遇到了个别同志犯了严重错误,甚至在党校学习期间还有个别同志犯了严重错误,请示地委,地委决定不给任何处分”[9]。此外,在鄂豫边区整风的同时,政治上开展了“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活动,军事上打击日伪进攻和开展了军事训练,经济上积极发动全边区党政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有效地保障和推进了河南整风运动的持久而深入开展。总之,河南整风运动始终高扬着“以人文本”的旗帜,不仅纯洁了党员干部和革命队伍,还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执政为民的政治诉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全新内涵和实践路径。

正如邓稼祥所说:“一个政党应有革命的理论,一个共产党应有以马列主义为基础而与本国的革命经验本国现实相结合的革命理论,不如是,政党无法存在,它所领导的革命运动无法胜利。”[16]抗战时期河南整风运动是中共河南省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河南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纵然,抗战时期河南整风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度与广度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然其对于河南革命根据地建设及其后进行的河南革命与建设工作影响深远。7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顾抗战时期河南整风运动的这段历史时,其一贯坚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始终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对于新形势下继续推进中共河南省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任贵祥.延安整风运动研究述评[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1(4):64-75.

[2]凌弓.近十年延安整风研究的新进展[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1-44.

[3]李师长在师直属干部大会上关于整风、生产、精简的报告[M]//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历史资料:党的建设专辑:第8辑.1985.

[4]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中共河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编纂委员会.太行抗日根据地:一[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6]邓小平同志在太行分局高干会议上的结论[J].战斗:增刊,19.河北档案馆藏.卷宗号90-1-19-5.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8]罗桂芬,李自忠.鄂豫边区党的思想建设[M]//刘光明,周玉承.鄂豫边区抗战和中原突围问题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6.

[9]宫振民.抗日与整风[M]//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郑州: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1985.

[10]彭德怀在中共中央太行分局高级干部会议上的第一次发言: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几个中心工作[G]//山西省档案馆.太行党史资料汇编:第6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98.

[11]认真地彻底地整起来:苏振华在干部会议报告要点[M]//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二.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21.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2.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14]杜中原,邱观建.鄂豫边区整风运动的做法及其特点[M]//刘光明,周玉承.鄂豫边区抗战和中原突围问题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1.

[15]新四军第五师政治部.整风班概述[M]//刘光明,周玉承.鄂豫边区抗战和中原突围问题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0.

[16]王稼祥.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52.

猜你喜欢
整风边区河南
晋陕调查:行动上的整风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用整风精神学习讲话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谭政在延安整风中的历史贡献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
抗日战争时期的鄂皖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