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2014-08-15 00:49:27张俊青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高职专业

张俊青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4000)

当前,旨在培养造就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作为高职教育中各专业的工具课,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那么,如何寻求一种全新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来更好地发挥数学工具课的作用呢?本文结合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所以应以能力教学为核心,技术应用为主导。高职人才的培养应走“实用型”的路子,而不能以“学术型”、“理论型”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的高等数学教学应重视其应用性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后,我们应树立以实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开展更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活动。

二、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鉴于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应该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来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要保证学生近期就业“必须够用”和将来发展“迁移可用”,科学构建针对性强,能培养高等实用性人才的课程结构。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坚持教学内容必须与专业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专业需要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块(分专业按需选择级数、微分方程、矩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部分内容),使学生拥有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高等数学知识,突出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

比如,在机电类专业授课时,由于边际分析、弹性分析等内容与专业关系不大,且不影响课程的连续性,教师可对这部分内容作删减,重点讲解傅里叶级数、拉普拉斯变换等内容。而针对学企业管理的学生,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与曲线的凹凸和函数图形的描绘等问题很少接触,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做到了解即可。而单利、复利、税收、最小投入、最大收益、最佳方案、边际分析等知识点是该类学生今后工作中必备的基础知识,教师应重点讲解。这样的课程安排会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对他们更实用、更有价值。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学分层

首先根据各专业对数学的需求情况进行分类。高等数学课程在各类专业的教学内容要有所偏重,有所不同。各类别的高数教师应相对固定,以便于他们深入了解和研究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为专业教学打好基础。其次,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同类分层。根据学生实际的数学基础,将同类学生分为A、B、C 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块:基础模块、应用模块、提高模块。对分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进行实时跟踪调查,动态流动,对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效果做好调研工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最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依照不同的评价标准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

2.注重教学设计,通过实例引入问题

在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时,如果教师直接把概念抛给学生,学生理解会很困难,想要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魅力就更难了。比如,在讲解定积分的概念时,可以这样引入:“在初等函数里面,我们计算过三角形、梯形、矩形等的面积,但这些都是规则的、简单的图形。那么对于不规则图形,怎么来计算它的面积呢?”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这时可以引导学生:针对不规则图形,可以对其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通过分析可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转化为两个曲边梯形面积之差,这时问题的关键就转化为求曲边梯形。通过对曲边梯形面积的求解,我们很自然地引入了定积分的概念。这样的引入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而且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际,服务于生活。再比如,在讲解讲傅立叶变换时,通过与专业老师探讨,可以选用单边指数信号、矩形脉冲信号等典型的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为例,引导学生理解概念,体会傅立叶变换的实用性。

为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结合的实例引入概念,教师必须注意收集生活中的实例以及专业课程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而对于学校来讲,在任课安排上,给某一专业授课的数学教师要相对固定,以便教师积累专业课中应用高数知识的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逐步建立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试题库。通过引入与专业有联系的实例讲解概念,能够改善教学效果,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精讲多练,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推导

我们培养人才的定位,决定了他们不必对数学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而是能用这些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必要的、费时较多的理论推导可以删减。例如:讲求导的四则运算法则时,在课堂上仅推导函数乘积的求导公式就可以了,对和、差、商的求导法则就不再一一推导。把用于推导的时间来让学生反复利用这些公式进行更多的练习,解决具体问题,效果会更好,更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4.开设数学实验课

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讲究更多的是理论教学,重视学生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与我们的培养目标有出入。和专业课一样,数学课也应该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数学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数学实验课的设立,首先改变了教师单向传输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它提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其次,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会了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掌握了数学这门学科的的精髓。再次,熟练了数学软件,体会了建模思想。

数学实验课在普通高校已经开设多年,但在高职高专的数学教学中还处于起步阶段。数学实验课的基本目标应该达到以下三点:

(1)熟悉数学软件:Matlab、lingo、几何画板,简要介绍其主要功能和基本操作。

(2)基础实验。系统讲授如何应用数学软件去处理数学的化简、计算、画图等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已经学过的数学基本概念与定理,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3)选择适当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借助数学软件对模型求解,最后引导学生完成建模论文。

5.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鉴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可以尝试将所讲内容做成课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所学知识。比如:定积分的学习,这是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过程,可使学生对定积分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多媒体教学容易走入的误区——课件内容与讲授节奏不匹配,演示速度过快像放“电影”。总之使用多媒体教学,既要充分发挥其生动、直观、省时间、容量大的优势,又要避免其不利因素。

6.改善评价体系

随着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也应当加以重视,进行改善。高等数学的学习我们不应以考试为目标,应当改变过去单纯考核学生数学知识的考核方法,加大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力度,真正体现“学数学、用数学”。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应当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基础理论知识;二是项目问题,考核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对两部分考核内容设定相应的比例,制定完善的考核方法。这样的评价体系大大激发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周存圣.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17-18.

[2]李俊.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析[J].黄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37-39.

[3]崔琼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教学园地,2010(21):11-12.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海峡影艺(2012年1期)2012-11-30 08: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