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琳
(商丘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商丘476000)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已经使用了多媒体技术,英语听力训练基本普及了多媒体教学。无论年长的还是年轻的教师,已经摆脱了利用收录机简单播放到提问的教学方式,而是利用更加丰富、灵活、生动的音视频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增加信息的含量,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效果。但是,多媒体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认知体系,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的效果不甚理想。语言文化在听说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文化在教学中的缺失显然是听说教学中一个巨大的损失。
多媒体在语言课堂上的应用,也叫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Multimedia Assisted Language Teaching)或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CALL)。教授Levy把CALL简练地概括为在语言教授与学习中计算机的研究和应用[1]。我国的研究者也认为,CALL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为主要媒体来帮助外语教师进行外语教学的活动[2]。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与传统的听说课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媒体教学尽管也是按照教学大纲的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往往融合了文字、画图、声音、动漫及影像等多种资料于一体,并将这些信息整合为有效的教学内容体系,传达更丰富的信息、更深厚的文化、更复杂的情感。这些信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视听感官,形成生动深刻的官能刺激,帮助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不仅利用文本和声音,也综合了图形、图像和动漫等多种表现形式,这也使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些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使教师在听说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拓展空间,特别是有些高校还建立了校际之间的教学网络链接,不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实现了无障碍交流,这种教学方式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多媒体实验室的广泛利用,使得英语听力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放磁带和回答问题,而且也发展了视听教学功能、情景对话功能等。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出了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也符合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多媒体教学不仅实现了教学手段和形式的新突破,也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多媒体作为一种媒介,促进了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目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加入,使学生在课内、课外的交流都异常活跃。教师如果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这些新兴的传播工具进行教学活动,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伴随着学生们参与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水平会有明显的提高。
多媒体在教学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教师不负责任,课堂上直接播放音视频资料代替授课;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尽管做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但只是机械地点击鼠标取代教师的讲解;也有教师在多媒体资料中加入了过多的辅助性内容,使学生穷于应付,难以消化过剩的信息。
以上种种不足,严重影响了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效果。不但如此,根据相关的调查统计,多媒体英语教学中大都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分析和文化蕴涵的解读。英语听说教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就是对语言文化的讲解,而这种语言文化的缺失在多媒体教学中似乎更为严重一些,这种缺失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国,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语言文化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研究者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语言文化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也影响着整个语言教学的发展方向。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美国语言学家E.Sapir在其著作《语言论》中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3]朱利·洛特门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4]Schumann也认为语言学习就是文化导入[5]。因此,当语言深植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之中时,语言教学也与文化产生了无法剥离的联系。以往传统的英语教学更重视学生读和写的培养而忽视了听说的练习,现代英语教学又忽视了语言文化的讲解,这显然是语言教学的一个误区。
所有对英语语言教学有深刻认识的教师都知道,英语的听说教学,其中包含着大量来自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独特的日常行为准则、逻辑思维方式、传统价值观念及风土人情等,这些文化内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例如,中国的一位校领导向同事们介绍新来的美国老师:Ladies and gentlemen,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Miss Brown.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对这番话,美国女教师却是一脸难堪的样子。这是因为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但美国文化中,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品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尽管是美言,也会给人唐突、冒犯的感觉。对以上那番话,美国女教师感到难堪的是pretty和good两个词。在那种场合,介绍应该突出被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是外貌和抽象的评论。相比之下,如果把pretty和good改成实际教育背景和经历,则会比较客观,令人容易接受。
改变措辞后的介绍应该是:Ladies and gentlemen,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 from the USA,Miss Ann Brown.She is a doct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由此不难看出,语言的学习更是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的单词或者语法知识,而忽视了语言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那么英语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失败的。
英语听说教学中文化缺失的原因当然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经过我们的研究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教师自身的语言文化素养不足。许多教师都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走过来的,传统英语教学重基础知识轻文化内涵的特点使不少学生在语言文化方面都营养不良,因此他们成为教师以后,无论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仍然无法把语言文化作为重点去教育学生。二是对语言文化的教学重视不够。由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及考试制度的影响,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都会把基础知识检测作为教学的重点,而语言文化在考试中占的比例毕竟很少,所以教师在功利目的的驱使下,对语言文化教学大都采取了忽视的策略。三是少数教师不负责任,在教学过程中图省事,只给学生播放一些音视频资料,当然也不会对语言文化进行讲解。
英语听说教学中语言文化的缺失,会造成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的欠缺,导致工作及生活中使用的错误,同时,也会形成教育模式中的恶性循环。这是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的。我们对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文化缺失问题提出如下几点改进意见:
一是在英语教学大纲中增加文化背景与文化习惯方面的教学内容。“研究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意义对等转换,对促进中西方国家人们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同时,在考试与检测时增加语言文化内容所占的分量。中国的教育容易受考试指挥棒的引导,因此,要想改进语言教学,就要在大纲和考试方面作出调整。
二是教师要更加重视语言的文化解读。在大部分经典文本里,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信息靠简单的词汇和语法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只有通过文化分析才能让学生接受。例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一下确实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语言感受能力。但是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为什么这个少年的名字叫做派?为什么一只老虎还要专门命名为Richard Parker?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少年还是一只老虎还是另外一个人呢?众多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进行更深入的文化导入性教学,那么学生最后接受的可能只是一些有趣的情节及电脑制作的炫丽效果而已。特别是“派”同时信仰三种宗教这一细节,包含着印度几个历史时期的宗教史、文化史和心灵史,如果教师能够对印度早期的婆罗门教、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公元8世纪以后穆斯林的入侵、1757-1849年英国政府通过侵略战争使印度沦为殖民地等进行讲解,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电影中“派”同时信仰三种宗教这一细节的具体含义及文化冲突给“派”带来的心灵矛盾等问题。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讲解,无疑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可靠途径。
三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增加语言文化的内容。多媒体的应用给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便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丰富性和灵活性,适当地增加文本中的文化背景资料和文化应用的知识,丰富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言学家Rivers认为,教师应该通过对相关主题进行准备性讨论,以及通过提醒学生那些他们原本认识的关键字词,而调动他们以往的知识[7]。多媒体的应用在这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能够通过知识的相互印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整合。多媒体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那些包含国家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等各类信息的资源会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增强记忆。而文化的学习对于语言听说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陈明选、任小帅在论文中也提到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对于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能力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8]。所以,广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化,尽快提高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层次,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弥补英语听说教学中的文化缺失。
[1]Levy M.CALL:Context and conceptualis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17.
[2]何高大.21世纪外语教学的模式探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9):32-35.
[3]Sapir Edward.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21.
[4]周爱萍.英汉语言文化对比[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6):140-141.
[5]Schumann J.The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Gingras R C.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VA: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1978:17.
[6]毕玉娟.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3(1):114.
[7]Rivers W,M Temperley.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8]陈明选,任小帅.多媒体网络环境中着重理解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设计:以Holidays and Celebrations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5):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