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红包”如何抓住你的心

2014-08-15 00:49韩志国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发送给支付宝传统媒体

春节刚过,圈内外关于“新年红包”的热议持续不断。这里,如果我们暂撇开互联网大佬们争夺移动支付市场的战略背景等等不提,单就新媒体产品的设计本身来看,“新年红包”的设计也确实可圈可点,同时很值得我们传统媒体学习。

首先是发力传统文化创新。互联网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已超过10年,进而潜移默化的也影响到了中国的很多传统。比如除夕夜看春晚,而今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在微博或者微信上吐槽。再就是“送红包”,这也是我们过年必要的传统之一,微信正是巧妙的利用了这一众人遵循的传统,让微信用户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红包,通过移动支付的方式就可以把红包直接存到账户上。这样一来,传统挨家挨户发红包的习俗被赋予了新的形式。据微信的统计数据显示,仅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达到482万,最高峰出现在零点时分,瞬间峰值达到每分钟2.5万个红包被拆开。传统文化创新的爆发力由此可见一斑。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些传统更是深入人心,在网络时代,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传统与新媒体相结合,无论是传承还是发扬都将是一种创新。

其次是对用户消费情境设计的高度合理性。简单来说,由于微信本身就是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其好友关系都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比如,用户可以在群聊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亲近感,越聊气氛越热烈,亲朋好友间的感情也热络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主动传播显然更利于人群之间的互动和扩散。新年红包正是由于“抢”的动作,使得其更具有游戏性,也比支付宝的讨要性显得更为人性化。观察发现,抢到红包后,再参与发红包的人并不在少数。因为有限量的“抢”红包既满足了用户之间好胜心,也让发红包的“土豪”,心里得到了满足。正式这种带有游戏意味的方式,让微信用户热情高涨,乐此不疲。另外,这一切的背后都有大数据技术的身影,据了解,新年红包起初只是有选择的发送给了部分有加入移动支付可能的用户,而这些用户正是通过大数据分析而取得的。所以说,在大数据技术应用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传统媒体一定也可以获得借力。

再有是看到了用户体验的关键是操作简单。它确实很简单。“新年红包”只需三个步骤,就可玩转:填写红包信息、微信支付成功、发送给好友/微信群。将一切做到最简单,这是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最大的差别。微信支付只是在微信中的一个功能 ,而支付宝钱包的功能则十分繁多。这种功能差异与产品定位有关,微信首先还是一个社交产品,用户的需求只是简单的收支和其延伸功能。由此可见,用户体验操作简单,始终是新媒体产品设计最深层的魅力。

总而言之,“新年红包”作为一个新媒体产品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本文仅作抛砖引玉之用,本期封面故事我们还特别约请了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的几位专家来为我们解读,敬请关注。

猜你喜欢
发送给支付宝传统媒体
【微信小课堂】:如何向好友发送语音
奇客巴士支付宝旗舰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零花钱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你说我说大家说
公告
我的录梦机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支付宝这样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