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原
(湖南省农垦局,长沙 410005)
湖南农垦从创建之初就有周边农村无法比拟的组织优势、技术优势、集约经营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场在农业的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湖南农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追求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鼓励各农场依据自身实际,开辟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以特色引领农场发展,用亮点赢得了市场竞争。
屈原管理区位于洞庭湖之滨,是湖南省重要的粮食、生猪、饲料、特种水产、肉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先后被授予 “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农场”、 “全国生猪标准化示范县区”、 “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小区”等荣誉称号,总面积218km2,总人口10万,其中农业人口5.4万。
屈原管理区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三条特色产业链:种猪—饲料—养殖—加工—销售;优质稻生产基地—优质米加工基地;特种水产苗种场—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特种珍珠加工厂。
以生猪产业为例,截止到2010年底,该区发展生猪110万头,农业人均20头,出栏生猪85万头,农业人均16头;生猪养殖业实现产值12.4亿元,加工率75.6%,外销生猪77万头,外销率93.9%;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6个,其中正虹种猪场是国家三大种猪场之一。生猪生产的集群发展,一方面靠 “饲料生产—生猪养殖—肉食加工”产业链上游的强力带动,依托正虹龙头,带动全区43家饲料企业年生产销售饲料142万t,产量占湖南总产量的20%。另一方面,拉动了产业链下游的食品加工业的发展,正虹集团与雨润集团已经达成合作关系,新注册了岳阳福润肉类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年设计屠宰加工生猪100万头,熟食品深加工二期工程已于2010年9月启动,熟食品年加工能力8000t,年新增产值2亿元。规模化生产带动了企业的集群,促进了产业链条的拉长、推动了产业的进步。
以水稻产业为例,屈原全区共有各类农机总功力1.8万台套,农机总产值达1.5亿元,农机化综合水平达95%,机耕、机收、机运程度达100%,实现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机械化生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营制度创新,促进了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促进了农业、农民和农村面貌深刻变化。
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坚持走 “市场育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通过三种模式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格局。以水产养殖为例,一是 “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以订单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二是 “公司+农户”模式,企业把基地作为加工的 “第一车间”,实行种苗供应、技术服务、产品回收的 “三包”;三是 “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农民加入合作社按要求生产,合作社负责回收产品并提供配套服务。做大做强普利珠宝加工龙头。
大院农场位于湖南东南边陲,总面积8666.7hm2,平均海拔1350m,有国家级生态公益林8533hm2,森林覆盖率达96.6%,是一个典型的高山生态保护型农场。下辖11个农业生产队,总人口983人。由于该场海拔高、交通不便,曾经发展十分缓慢。经过多年的摸索,该场确立了“五大”特色产业,换被动为主动,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截止到2010年底,年生产总值突破5000万元大关。
该场笋竹两用林产业历史悠久。从2001年开始,该场创新经营机制,推进林地流转,提高经营水平,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实现了笋竹林的 “提质、扩面、增效”。目前两用林2000hm2,立竹589.92万余株,有个体笋竹加工企业7家。截止2010年,出产鲜笋1800t,生产外销清水笋罐头超过200t,加工楠竹40余万株,鲜笋原竹基本实现了就地加工增值,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该场笋竹两用林产业链已逐步完备。
注重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培养新经济增长极。农场于2004年通过招商引资开始开发高山反季蔬菜产业,当年基地蔬菜产品即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认证,2007年获绿色产品认证。2010年开发面积233hm2,年复种三季,出产优质萝卜1.6万t,年产值2560万元,年创利润500万元以上。产品外观美、肉质脆、甜度高、口感好、无污染而享誉国内外市场,主销广东、上海等大中型城市,出口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001 年,该场利用独特的高山优势资源引进了台商开发乌龙茶,带动当地高山茶叶发展。种植品种以台湾软枝乌龙茶为主,配种部分铁观音,目前全场已累计种植茶叶106.6hm2。现有台商投资种茶企业2家,高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1家,连片13.3hm2以上的茶园4家。2010年全场已有13.3hm2茶园开始进入盛产期,高档乌龙茶产量超9t,销售额突破500万元。该场高山乌龙茶以其高品质,荣获了全国第七届、第八届 “中茶杯”名优茶品比一等奖,全国 “国饮杯”特等奖。
该场有种植厚朴等中药材的优越自然条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道县等厚朴主产区的经营管理经验,加大培训力度,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了产业效应。从2003年开始开发建设中药材示范基地,截止2010年,农场已累计完成种植厚朴林533hm2,出产中药原料30余t,产值达到240万元。
该场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素有 “小庐山”之称,又毗邻国家自然保护区——桃源洞,发展生态旅游条件十分优越。通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增强该场的旅游基本设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了 “杜鹃花节”、“探花寻笋竹乡游”等主题旅游,促进了旅游升级升温,2011年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大院农场旅游品牌在湖南已小有名气。
柑橘一直安仁县柑橘场的支柱产业,但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产品不优,柑橘产业效应每况愈下,长期以来,全场76名干部职工守着20hm2耕地和46.7hm2蜜橘园艰难度日,场部负债累累,干群关系紧张,职工人心涣散。2007年以来,该场紧紧围绕 “转变思想、拓展空间、发展产业、壮大经济”的工作思路,以改革委主线,以市场为导向,农场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换,发展步入了良性轨道。
随着市场柑橘品种的不断推陈出新,加上原来栽培的46.7hm2蜜橘不断老化,柑橘产业不断萎缩。他们充分利用农场农技人员懂技术的优势,对原来46.7hm2蜜橘果树进行嫁接改良,将即将 “倒园”的蜜橘园重新焕发生机。
经多次协调,农场从周边农村租赁山地133hm2,开始建设集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高标准优质脐橙园,目前,项目的一期工程全面完工,栽植优质脐橙66.7hm2,均已进入试果阶段,预计盛产后,年可创产值300万元,创税30余万元。
湖南垦区各农场在发展中充分考虑自身资源条件,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了农场脱贫、职工致富,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有效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