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雄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 510170
所谓中性脑梗死就是指在一次中风发作期间,脑部不同部位同时或者是相继发生出血、缺血等不同病理性质的病灶,属于一种新型的脑血管疾病,为独立病变。近几年随着人们对中性脑梗死的认识不断增强,CT 等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中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效果越来越理想。近期有文献报道,经CT 扫描对中性脑梗死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准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均较高[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中性脑梗死的临床CT 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中性脑梗死患者展开了CT 扫描,并将CT 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中性脑梗死患者,抽取其中的46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34例,女性12例,年龄50~82岁,平均(71.3±14.2)岁。合并高血压者28例,合并糖尿病者5例,部分患者不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发病时未出现脑出血者17例,无脑梗塞表现者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接受临床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研究方法:对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经CT 扫描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CT 诊断的临床价值。
检查方法:所用仪器为我院现有螺旋CT 扫描机,电压为120kV,电流为120mA,矩阵为512×512,层厚为5~10 mm,间距为5~10 mm,对患者行头颅平扫,并由3 位从事CT 诊断工作的高年资医师进行阅片,得到一致诊断方可视为确诊。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患者年龄等计量资料均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在对比分析中,针对计量资料的对比采取t 检验,针对计数资料的对比则是采取χ2检验,在P<0.05 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中46例中性脑梗死患者是在85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发现的,由此可推断其发病率在5.40%左右。本组46例患者中包括男性34例,女12例,男性多于女性(P<0.05)。患者年龄分布情况为:50~60岁患者10例(21.74%),61~70岁者26例(56.52%),71岁以上者10例(21.74%)。由此可知患者年龄在61~70岁者所占比例最高(P<0.05)。本组患者治疗与转归情况为:达到治愈标准出院者41例,治愈率为89.13%,治疗无效死亡者5例,死亡率为10.87%。
经病理证实颅内存在病灶127 个,包括有出血灶48 个(37.80%),梗塞病灶79 个(62.20%);经CT 扫描发现病灶127 个,包括出血病灶46 个(36.22%),梗死病灶81 个(63.78%),显然CT 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CT 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8.43%。
经统计发现,检出的127 个病灶主要分布在双侧基底节区81个(63.78%),包括出血灶21 个,梗死灶60 个;其次在大脑凸面检出病灶24 个(18.90%),包括出血灶8 个,梗死灶16 个;在丘脑区检出病灶11 个(8.66%),包括出血灶8 个,梗死灶3 个;在小脑中检出病灶6 个(4.72%),均为出血灶;在脑干检出病灶5 个(3.94%),均为出血灶。
研究表明,临床上中性脑梗死患者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人,以61~70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最为显著,且男性较女性多,目前关于中性脑梗死发病率的报道不一,最低在0.92%左右,最高者可达l3.1%,本次研究中统计的46例中性脑梗死患者来源于852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其发病率为5.40%左右。本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以及年龄61~70岁者所占比例最高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2]。其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还需要展开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
中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造成的。脑动脉硬化会导致穿支动脉形成微小动脉瘤很容易发生破裂而出血;并且脑动脉硬化会造成明显管腔狭窄、闭塞,从而引起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本次研究发现,存在高血压病史者较多,经CT 检查发现,中性脑梗死的病灶分布一般是在基底节区与大脑凸面发生,分别占63.78%、18.90%,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病部位相符合。对于中性脑梗死而言会有一部分患者不存在典型的临床症状,经分析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其脑萎缩缓冲了颅内高压的症状,或者是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从而对病变刺激的反应相对比较迟钝而导致,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可能为某一性质的病灶相对较大,从而对较小病灶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进行了掩盖,也有可能由于病灶均相对较小因此未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诸如以上因素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单纯依靠临床表现对中性脑梗死进行准确诊断存在较大的困难。近几年的临床研究与经验表明,自CT 检查技术问世后,使得中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为目前诊断该病症的一种首选方法[3]。在CT 上不同部位可以同时或者是相继发现脑出血梗死征象,曾有学者以临床、病灶的大小为依据将其分成出血-梗死型和梗死-出血型,出血-梗死型患者一般表现以出血为主,血肿较大,梗死灶则相对较小,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脑出血;梗塞-出血型则主要为梗死,血肿相对较小,临床表现主要为脑梗死。本组46例患者中,属于出血-梗死型者42例,CT 表现均呈现出血肿较大,梗死灶则多表现出一处或者是多处的腔隙性梗塞灶;另外4例患者呈梗死-出血型,梗死灶相对较大,血肿较小。根据CT 表现、发病顺序等为依据可将中性脑梗死分成为三型:出血与梗死并存型、出血继发梗塞型以及梗死继发出血型。按照该分类方法本次研究中的46例患者中,确诊为出血与梗死并存型者45例,另外1例患者属于出血继发梗死型,无梗死继发出血型患者。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体会到,CT 扫描技术对脑部不同部位同时或者是相继出现的出血、梗死灶予以检出相对较为容易,临床价值显著,然而需要对以下几点予以注意: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梗死以及烟雾病所致梗死的鉴别予以注意。多数情况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会导致大量新鲜血液流入到蛛网膜下腔,进而引起全脑小动脉、毛细血管痉挛,最终导致缺血梗死灶的发生;而对于烟雾病而言,其在脑底动脉闭塞形成脑梗死的基础上发生,由于异常毛细血管网的破裂从而导致了脑出血,以上两种情况均为先存在一种脑血管病史继而出现另一种脑血管病变,两者的发病机理存在一定差异,诊断时需加以鉴别;②与出血性脑梗死进行鉴别。对于出血性脑梗死而言其是在脑梗塞的基础上继发脑出血,出血灶同梗死灶共存,与中性脑梗死存在较大差异;③CT 阅片应仔细,特别是在发现较大的出血灶后应对疏忽而遗漏较小的腔隙性梗死灶予以避免,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今后的临床早期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1]王东超.超早期脑梗死患者CT 诊断特点分析[J].中国初期卫生保健,2009(11):115.
[2]蔡庆斌.缺血性脑梗死和出血性脑梗死的CT 鉴别诊断[J].中国医药指南,2010(14):285.
[3]关永春.超早期脑梗死的CT 与临床[J].中国实用医药,2008(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