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刘淑菊
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一直是一种“传奇”。
中亚天然气管道的修建,打破了许多常规:按照常规,跨国油气管道的谈判就要八九年;按照常规,油气管道的修建不可能在1年内完成;按照常规,一条管道不可能在6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A、B、C、D四条,输气量翻了两番多。
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必须意识到,这是难以复制、持续的。
中国与中亚进行的能源合作,在前17年里以超出常规的速度在发展。随着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规模扩大,项目多了麻烦也随之增多。我国两大石油公司又纷纷定下“国际化”目标,希望跻身一流石油化工公司行列。
与此同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在调整。中国外交关系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进入了一个微妙转型期。中国在经济体量上正迈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方面也在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
想要建造新秩序,必然受到挤压。这就是成长的烦恼。归根结底,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在中亚乃至全球能源合作中感受到的“生长痛”,说明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自身能力仍然不足,在项目管理及运作中要有意识地适应国际化的新要求。
它要求更强的员工素质。在“本地化”的普遍要求下,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必须培养精英力量,能够以5%的派出人员带好95%的当地员工。他们要对当地的管理体系、法律规范深入了解,能够很好地与各个部门沟通合作。他们还要以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盘活当地资产、培育当地人才,真正从劳务输出转向管理输出。
它要求企业拥有更为敏锐的眼光,更为全面的价值判断。能源领域包括能源政治、能源经济、能源金融、能源技术和能源商业几个层面。很多能源企业普遍关注能源商业、能源技术,却对能源金融、能源经济、能源政治缺乏关注。如果盲目行动,一看区块不错,加上对方给的条件可以,就把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社会环境统统抛到脑后。这样即使合作谈成,将来能否持续也是个问题。
它要求企业能有更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这方面,其他跨国石油企业的经验值得借鉴。壳牌刚刚进入中国时,采取了捐助医院、学校等方式进行公益活动。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对方对此产生了依赖。于是,1991年,壳牌提出了“赋能予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海壳牌主动帮助搬迁村民成立企业,在工程项目上对这些企业提供支持,为搬迁村民、惠州的大学生等提供创业培训。这种社会责任的担当,是每个企业必须具备的。
它要求企业拥有不断创新、不断挑战的能力。在能源外交中,确实有一些外国政府将能源作为筹码。这就要求我们构建新的合作模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如何建立科学的流程,如何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实现互利共赢,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如果不懂得设计新的模式,遇到新的问题依然用旧方法去解决,就无法跟上“国际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