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忠
〔农一师八团加工厂,新疆阿拉尔 843017〕
随着我国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放开,棉花私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而更多的企业为了争取利益,会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大量承揽收购和加工棉花的业务。如果企业的能力不足以完成订单,则会将承揽的任务转交给个体棉农或是较小的棉花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生产。这样一来,企业以及棉农片面地追求棉花产量,最终导致棉花的质量发现问题。
如果棉农隶属于兵团所属的棉花加工场,则在交售棉籽时,只在数量上给予确认,在每季度末或是年末由兵团棉厂与棉农进行结算。这样做的弊端是兵团将棉籽交由企业加工,而企业在试轧之前确定棉籽回潮率,一旦回潮率超标就会影响棉农的收入,打击棉农的生产积极性,损害棉农的利益。
我国对于棉花的标准取样数量为0.3%,之前棉农种植面积较少时,普遍采用此方法进行检测。但是由于现阶段棉农形成了规模化经营,种植棉花的范围较大,每批棉花的重量大概在5 t左右,而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取样检测,样本数量会达到15 kg。样本的质量也很难反映出整批棉花的质量,而且如果交易不成功,样本就不退还。基于此,大部分棉农会拒绝收购方按标准的要求取样,通常通过目测的方式来决定是否进行交易。在交易的过程中以及交易之后都存在着质量隐患,对棉农以及对收购方均不公平。
我国有相对专业的纤检机构,每季度或是半年对棉花收购企业的库存棉花质量进行检测。而棉花收购企业为了应对纤检机构的检查,会事先伪造一些票据,这些票据从表面上看符合检验标准,并且符合“一试五定”,往往能够使棉花收购企业逃脱纤检机构的检验。这种伪造票据的做法已经在收购企业之间形成了利益链条,属于行业潜规则,对市场的公平、稳定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加之最近一段时间,纤检机构将注意力放在了提高送检率方面,对于基层棉花收购企业的监督还处于纸上谈兵阶段,始终没有出台有效方法去解决票据造假问题,从而无法有效保证棉花质量。
在棉籽收购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异性纤维超标,其根本在于收购过程的不合理。目前普遍采用的收购方式是收购企业深入到棉花种植一线,田间或是棉农家中是最常见的收购场所,在这种环境下收购,很难保证其装车、运输等过程没有杂物混入,尤其难以避免异性纤维混入其中。而异性纤维一旦进入纺织流程,就会对产品的质量直接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棉花加工企业,一些棉花在放置的过程中不能保证分垛堆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一些零散的代加工客户,因为其收购棉花的数量不多,所以不能够形成分垛。一些代加工企业的陈年棉花比较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人为将这些棉花与新棉放在一起。还有一些代加工企业的员工是临时性质的,对于这种专业性较强的分垛不是十分清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减少专业人员的使用,可是质量却得不到保证。这样不仅会降低棉花品质,而且会对棉花加工机械造成严重的磨损。
在农业现代化、规模化逐渐形成的今天,机采棉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机械收获棉花是一种粗放式的过程,不能够像人工收获一样对棉花的色泽、长度等进行判断,因此,在机械收获之后,棉农还要对机械收获的棉花进行初检、初筛,这样才能够基本达到人工采棉的效果。有的企业为了提高效率,省去了人工筛检的过程,机械收获之后直接就将棉花进行包装投入市场,致使棉花的使用效率降低,应健全棉花检验标准体系,避免这种乱象的发生。
对于棉花加工企业的诚信建设是规范棉花市场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棉花市场的问题大多出现在棉花加工企业的诚信上,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主要表现在对送检产品弄虚作假,在得到检测结果后,如果合格,则大肆宣扬;如果不合格,则找出各种理由进行隐瞒,甚至不公布送检结果。据统计,我国从2008年起,国家收购棉花的过程中,有39%的棉花加工企业有过伪造条码的行为,有5%的棉花加工企业有过调换样本的行为,而政府机构的监管不到位是出现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
加工企业必须取得“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证书”,才能够有资格进行棉花加工,并且在工商和检验检疫系统备案,这为棉花的质量追溯提供了可能。在加工企业进行棉花加工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以及行业内部准则,必须将“一试五定”作为收购棉花的基本原则。加工企业的棉花质量检测人员也要负起责任。在收购棉花的环节,一定要雇佣专业人员进行收购,把好“第一关”。在整理棉垛时,要将同等质量的棉花放入一个垛中,为加工做好准备。此外,还要注意棉花收购的地点,尽量选择相对清洁的场所进行收购。这样环环紧扣,使得棉花的质量能够得到初步的保证,也使国家、棉企和棉农都受益。
纺织企业要通过纺织企业联合会或是企业自身,针对棉花原料质量的界定等制定纺织企业的行业标准。可以采取引用国外成型标准的做法,但是由于我国的棉花多数属于转基因产品,如果直接照搬国外的标准,则可能不适合我国的棉花产品,因此纺织企业可以在国外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产品标准的制定,从而推动我国棉花种植和采摘事业向规范化发展。
可以针对现有情况在局部进行机械采棉,而在一些传统地区,棉情较为复杂的地区进行人工采摘。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保护棉花资源,避免其大量浪费。
专业纤检机构要对在加工过程中违规的企业进行重罚,并且对于逃避监管的企业给予警告处分。专业纤检机构要认真进行复查工作,针对回潮率等一些敏感的问题建立质量检测体系,以便进行长期监督。
我国棉花的收购、加工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棉花加工收购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棉花加工企业要做好棉农和国家的连接者,在自身盈利的同时,为棉农带来更多的利润,为国家收购更多合格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