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恒普
(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养猪事业部,河北 衡水 053600)
生猪价格涨与跌属正常事件,是由供求关系改变所决定的。符合生猪生产和市场消费客观规律,是生产和消费失衡引起的。这是生猪规模化生产以后形成的自然规律。不必过分地炒作和用不科学、不实际的手段去干预,这样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只会越管越“乱”!
生猪生产和市场消费间的匹配是长期自然形成的,是市场行为。过去农户春天买仔猪,直接育肥,到年底(春节)杀掉,过年吃肉,农村几乎每户都养,每年的腊月二十六以前宰光了,都空圈了,到来年的春天农历2月以后又到集市上去买仔猪,如果说生产周期的话,那就是一年一个生长周期。
过去,市场消费与生产基本是同步的,平时除了大城市居民吃一点肉,虽然农村集市也有卖肉的,但农民平时吃肉较少,就是婚丧嫁娶也吃肉很少,并且结婚大都选在腊月。春节吃肉较多,农民养一两头猪过年杀掉,自己吃一点,有剩余的卖一点,自然调节,不视为产品及商业行为。农民、农业和养猪是融和在一起的,是一种食品调剂,养猪还可积肥。养猪不计成本,都是农民的残茶剩饭,下脚料和草或农作物秸杆,更不是什么“产业”。据此,生产和消费是同步的,平衡的,不存在所谓的供求关系。元旦、春节前杀猪,也同时吃肉(消费),春节后没猪可杀了,但消费也减少或没有消费了,供销相对是平衡的,它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对经济、社会影响不大。
现在生猪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企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严格地讲,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以前是季节性生产,现在是全年均衡生产。虽然消费市场也呈现了全年消费,但是春节前突击消费,春节后消费减少的规律没有彻底改变,农历腊月二十六到来年二月二期间,几乎很少人买肉吃(除饭店),规模养猪场正常出栏(活体不能库存)所以出现了消费减少,生产正常的现象。因此也就形成了每年的2月下旬到4月上旬,2个月左右的生猪价格低谷期。造成每年2—4月份生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正常,消费减少,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决定生猪供应因素有2个:一是生产母猪的存栏量(产能),二是疫病,基础产能可以统计和预测,但疫病发生和流行是不好预测的。有时本来基础母猪存栏没有减少或增加,出栏肥猪却减少,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其原因就是病死的多造成的。给人一个假象,预测不准。现在的生猪生产现状是能繁母猪为基础产能,疫病调节供应量。再者,中国的养猪量太大了,生产、市场情况复杂,很难预测。
另一个很专业的机理,也是为什么预测不准的重要因素,就是生猪的生产过程的特殊性。生猪的生产是生物制造过程,不同于机械制造过程,有的过程是不可控的。即:母猪怀孕期平均114d不可人为控制;生长速度虽然有快慢也不可人为地控制。2个不可控制决定了它的生产过程不但长且不可变。
为什么3年1个价格周期也是必然的:母猪怀孕约4个月,仔猪出生至出栏约需6个月(100kg)总计约10个月(300d)也就说明,今天发生的供应(多与少)问题是10个月以前形成的,要从今天开始解决得10个月后才显现出来。然后再经过1年的调整期。所以就出现了一年供大于求(赔);一年供不应求(赚);一年供求相对平衡(不赔不赚)的规律。如在此周期过程中发生一次大的疫情,就打乱了规律,相对延长或缩短周期,或是出现剧烈波动。但它的周期是改变不了的。这是生猪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以后形成的规律。有人认为规模化以后就稳定了,目前可能性不大。
造成波动的条件是供求关系的变化。生猪生产模式可以人为控制,但消费和疫病是不可控的。因此出现了越补越波动,越管越乱的的结果。很显然,我们今天吃的肉是300d以前就开始生产。猪价高了人们就多养母猪,上市猪只(1年以后)供应增加;价格降了就少养母猪,上市猪只(1年以后)供应就减少。再有1年的调整期。就形成了一个规律。“3年1个周期”。这300d(1年)对一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说是漫长的。期间受社会、金融、粮食、气候、疫病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也说明,牵强地把生猪价格与物价通涨联系起来更是不科学的。甚至有时是荒唐的!如:现在(2014年3、4月)猪肉的价格已接近菜的价格,也没人问津,更无人炒作“拉动”物价了。好像猪肉就得贱,养猪户就得赔钱。猪肉贱了,物价下降了吗?!就是有时猪价和物价同步也是正常的,只是某种产品影响物价的权重而已,纯属巧合。
养猪业已不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其性质已根本改变了,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产业。而且已经形成了原材料(粮食),生产加工,市场销售完整的产业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科学技术支持,不是一般农户能干的了的,可以说养猪业已成为:“没有钱做不大;没有技术做不强;没有科学管理做不好;没有政府支持做不稳”,企业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市场化销售,以赢利为目的的现代化产业。
一提起现代养猪或食品安全价格波动,政府、专家、业内及有关人员,都说是散养造成的。归“罪”于散养或小规模养猪户,好像是规模越大越好?其实不然,以上的论点客观上不太科学。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几十年大力推广规模养殖,是因为养猪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变为赚钱,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通过大量的资金、技术的投入,真正的散养户基本退出了养猪产业,就是偏远山区有散养,也都是自己消费,对大综市场没有多大影响。但是30~300头生产母猪规模的猪场还是养猪产业的主力,经笔者近期调查,认为从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环保效果,其优势都突出于大规模猪场,可以称其为适度规模。
从养猪产业角度讲,最终目的是保证有效向社会供应猪肉产品,不是由养猪单位、企业规模的大小决定的,而是产业总供给量决定的。在规模化生产初期,大概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06年,此阶段是散养户逐步退出,规模化成长、成熟期。此阶段,大部分散户退出,过渡至小规模(30~300头),2007年以后,由于价格上涨,加之政策的大力扶植,出现了空前的养猪热。在特大规模养猪集团和养猪企业大量出现的同时,也巩固了小规模养猪户和所谓的养猪合作社。
在此阶段,从养殖效率、养殖技术及成本,小规模的生产成绩确实不如大规模(500头母猪以上)的好。最近几年从综合饲养技术的提高,小规模猪场的生产成绩已经赶上了规模大的猪场,而且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产仔数、健康程度、生长速度都可与大规模相比,甚至有的超过了规模大的,尤以生产成本远低于大规模的养猪企业。据当前3月20—30日调查统计:存栏30~300头基础母猪的小规模养猪户,每头母猪年出栏商品猪15~18.4头,平均(加权)16.3头,500头以上规模的也就在16~18头,略高于小规模的,但成本就不一样了:小规模猪场成本低、雇工少、没有管理人员,饲料成本约占90%;大规模猪场的饲料成本一般占到75%~80%。可以算一笔账:饲料平均价格按1.50元/500g,带全群料重比3.5∶1,每增重500g体重投入饲料价格为5.25元,小养殖户每增500g体重仅增加0.50元,生产成本约5.75元。大规模公司型,应该5.25+1.50=6.75元/500g。大规模猪场的直接生产成本比小规模的每500g增加1.00元,再加上公司管理费及货款利息,一般大规模猪场每增重500g的成本在7.20~7.50元。据此,不是规模越大越好。
食品安全问题,也与规模没有直接关系。现在养猪的投入品都商品化、专业化了,不是规模小,产品就不安全,规模大就安全。最著名的2次与养殖有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瘦肉精”和“三聚氰胺”哪个是与规模有关系?主要是人为的不守法造成的。
环境污染对养猪场压力太大。而且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已经纳入国家环保的管理程序。小规模猪场由于排污量少、可以就地化解、种养结合。而大规模猪场排污量太大,至目前未有有效的处理方法。这也是小规模养猪的优势。
因此:笔者认为,养猪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适度规模,养猪企业能否生存,决定于生产成绩和生产成本。至于食品安全和大环境的污染,国家已经立法,养殖户应该守法生产,对消费者负责。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没有哪个产业是能够长期靠政府而生存的,只有让市场自然调节才能回归理性。让市场去调节,假如生猪生产供应涉及到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物价问题,但它“动荡”不了社会。它的“作用”是被人为地扩大了。其不然,彻底市场化了更好。
目前,我国的生猪生产能力(母猪存栏)已能满足我国猪肉消费市场的需要。主要是疫病和生产效率低,导致有时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从生产角度讲,我们应从提高单产和保成活上下功夫,不要再盲目地扩大规模了。生猪价格下降,国家补贴;如确实因生猪价格上涨至消费者不能承受,就投放冻储或进口猪肉以快速调节市场。既起到调节物价又能保障社会稳定供应的作用。
生猪,猪肉价格涨与跌让市场去调节,让自然去选择,根本不存在“谁之过”的问题。以上乃笔者在从事养猪业几十年来总结的一点感悟和管见,仅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