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个指标彰显因地制宜策略

2014-08-15 00:55:58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4年6期
关键词:建设部住房试点

刘 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2012年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的角度,在理论研究、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和颁布了《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制定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有效指导了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57个指标体系因地制宜制定,不是武断的一刀切,是经过长期科学论证的结果。早在2008年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寻找我国扩大内需新的经济增长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领导就开始探索建设领域中可能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技术突破口和新增长来源。制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五”规划时,其敏感地意识到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并在总结我国城市建设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想法和思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开启智慧城市的试点建设工作,并在全面深入了解智慧城市概念、建设目的、功能特征以及国内外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探讨和研究,提出较为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的选取充分考虑到目前我国城市和城镇化发展所处的阶段、特殊国情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所处阶段来看,我国仍然处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明显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网络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与数据库作为必选指标被纳入指标体系;另外,保障体系的建设也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从特殊国情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更强调为城市基础设施和政府管理服务,而对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重视程度明显不如西方国家。从面临的主要问题看,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存在一系列大城市病问题,因此,指标在这方面的规定也比较多,如智慧环保、智慧交通等。

同时,该指标体系还考虑了国内城市的地域和产业差异,体现了“一城一策”的理念。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193个试点城市(区、县、镇)中,东部、中部、西部都有分布,资源型城市、制造业城市和综合型城市均有包括,新兴城市、老工业基地、卫星城并取,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开发区和高新区也一并选取,较好地考虑到我国城市的地域和产业差异性。

从城市的比较优势来看,这些试点都能较好地把握各自的资源优势、产业特点和未来发展的重点,并按照各自制定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确定其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创新项目。从不同发展阶段来看,各试点城市都能按照自身发展要求,从必选项目的建设深度、自选项目的发展程度以及创新项目的难度出发,确定比较合适的投资力度和建设强度。、 从面临的难题来看,各试点城市能够充分从自身需求出发,优先考虑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北京存在流动人口多、管理难的问题,为此,朝阳区以构建健康、宜居、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交通和智慧CBD等领域探索新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为北京流动人口管理和城市病治理摸索经验。

总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57个指标体系是一个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指标,是一个可以长期作为城市建设导向的指标,具有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广泛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建设部住房试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发布相关标准的公告汇编
上海建材(2022年2期)2022-07-28 03:15:40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房地产导刊(2022年4期)2022-04-19 09:03:50
走街串巷找住房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中国卫生(2015年12期)2015-11-10 05:13: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4号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2:52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2
住房保障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4
建设部颁布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