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亮, 马晓鹏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镇畜牧兽医站,744600)
牛百叶干亦称第三胃或瓣胃阻塞,是反刍动物的常见病。在我县养牛区域和冬春季节比较常见,其主要表现为反刍停止、食欲废绝、鼻镜干裂、被毛焦燥、消瘦、粪便干燥、使役力下降。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上用藜芦润燥汤结合西药治疗百叶干37例,治愈34例,治愈率达到91.8%以上,现介绍如下。
初期:食欲、反刍减少,精神不振,被毛焦燥,行走无力,卧多立少,粪便少而干燥,鼻镜汗珠少,口色红,听诊第三胃蠕动音减弱而短。中期:食欲、反刍停止,鼻镜干燥,粪便少而干黑,如算盘珠样,卧地头弯向一侧,易发出吭声,瘤胃有时出现微臌气,压之不坚实,口色红,第三胃蠕动音基本消失。后期:食欲反刍废绝,鼻镜龟裂,不排粪或排少量黑色黏液或带血丝糊状粪便,眼珠内陷,频频磨牙,卧地头弯向胸侧,站立行走无力,口色赤紫,第三胃蠕动消失,瘤胃蠕动音极弱,有的病程长呼吸困难,心音加快,口色青紫,精神极度沉郁,此时一般不易治愈。
2.1 中药治疗:藜芦润燥汤加减;藜芦60g、常山60g、二丑60g、三棱40g、莪术40g、枳实50g、大黄60g、滑石100g、麻油100ml(无麻油可用石蜡油或清油代替) 蜂蜜250g。诸药混合加水5000ml煎至3000ml取汁加油蜜灌服,此是成年牛剂量根据牛体重大小而决定剂量,一日一剂。
2.2 西药治疗:10%葡萄糖1000m l、10%浓盐水500ml、5%氯化钙200ml、20%安钠咖20m l、5%碳酸氢钠500ml,一次静脉点滴。
3.1 2006年2月12日,水洛镇新光村二社赵某家的牛患病已6天,采食、饮水减少,不反刍,大便干少,当地兽医用抗生素及盐类泻剂治疗2天无效,牵来我站就诊,检查:精神不振,体温38.6℃;心音、呼吸正常,鼻镜干燥,瘤胃、网胃蠕动音减弱,瓣胃蠕动音弱而短,粪便干燥、少而小,瘤胃反复出现轻微臌气,初步诊断为重瓣胃阻塞,用上述中西药结合治疗,治疗第二天开始反刍,排黑色糊状粪便。精神尚可,鼻镜有少量的汗珠,能喝约2.5kg水,想吃草;继续用上方治疗。第三天排出大量的粪便,饮食欲增加,反刍,瘤胃、网胃蠕动均基本正常而告痊愈。
3.2 2011年12月3日,有南坪乡寺门村五社马某家的牛患病已12天,当地兽医用中药及油类盐类泻剂治疗7天不见好转,牵来本站就诊。体温38.3℃,脉搏43次/分。舌红燥而粘,瘤胃蠕动极弱,第三胃蠕动音消失,排粪停止,瘤胃轻微臌气,鼻镜燥裂,精神沉郁,卧地时头弯向胸侧,口色赤紫,初步诊断为百叶干。用方1、方2内加乌洛托品40ml治疗1天。第二天瘤胃臌气减轻,晚间排粪两次,其他症状同前。继续用前方法治疗,第三天病情大有好转,排粪较多,精神尚好,喝水半桶,瘤胃、瓣胃蠕动音基本恢复。继续用上药,第四天患牛开始反刍,喝水有一桶,恢复食欲,又灌服一剂中药。第五天恢复正常。
4.1 牛百叶干现代兽医称为重瓣胃阻塞,是由长期饲喂单一的饲草料,在冬季或早春农耕生产还未开始,活动少,气候干燥,加之农闲时间多数人们搞些小生意挣钱,对耕牛饲养不善,饮水不及时等而形成气滞淤血,胃肠道功能下降,代谢失调,胃内容物运转不畅而阻塞于胃内所致。
4.2 藜芦、常山宣壅导滞,催吐除聚之功,对牛有促进反刍作用,配以二丑、大黄消积攻坚;三棱、莪术善消血瘀气结,癥瘕积聚,行气开胃,油蜜润燥滑泻,滑石清胃中热邪积聚,利小便,诸药相结合,共奏功效。
4.3 病初轻症一般用1剂即可愈,中期因阻塞时间长,病情复杂,可将油加至1500ml或2000ml,再配合西药治疗,一般有两次治疗即可见效,后期大多数病例因体力下降,并继发胃炎,病情恶化。治疗应先补液消炎增进体质,再用中药治疗。笔者共治37例,死亡3例为晚期严重病例。
(此稿经韩店镇畜牧兽医站李昌铭高级兽医师审核, 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