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腾冲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思考及建议

2014-08-15 00:46:18段群超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乡镇

段群超

(云南省腾冲县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679100)

动物防疫体系是由兽医管理体制、队伍与基础设施组成,以行政机构为核心,以兽医官制度为基础、以技术支持为保障的有机整体。建设和完善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是实现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必然要求。笔者近年来,对腾冲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结合自己在乡镇和执法大队的工作经历,就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及建议,现交流如下:

1.基本情况

腾冲县2014 年末,全县生猪出栏122.7 万头,肉牛出栏8.1万头,肉羊出栏7.2 万只,家禽出栏459万羽,实现肉类总产12.06 万吨,实现产值21.2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1%。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也给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腾冲县成立了以分管畜牧业的政府领导为指挥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畜牧兽医局。县畜牧兽医局内设兽医股和法规股,县级事业单位有腾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全县18个乡镇设有畜牧兽医工作站,221 个村设有兽医室。现共有疫苗冷链设备(冰箱、冰柜)29 台,疫控中心内设化验室及化验设备、试剂,能承担常规化验工作,建有40 立方米疫苗冷库,能满足各类疫苗在县级的储备。县级事业单位共有技术人员64 人,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共有技术人员90 人,村防检员222 名。

2.存在的问题

2.1 兽医管理机制不健全

2.1.1 乡镇机构不稳定

根据上级相关政策,腾冲乡镇兽医站管辖权经历多次更替。目前兽医站三权下划乡镇、人员并入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很大一部分时间要服务于乡镇中心工作,部分乡镇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视不够,加之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投入也不足,对于人员本就不足的乡镇兽医站更是增加了工作难度。

2.1.2 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县动物疫控中心办公用房不足,实验室是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建的简易房屋改建,距国家要求的县级兽医实验室建设标准有很大差距,并且现已是危房,亟待建设完善;二是乡站防疫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这些年国家投入主要以设备为主,土建经费较少,难于解决实质性问题。全县18 个乡镇中有5 个危房站,2 个无房站。乡级疫苗冷链设备陈旧、冷藏设备不足、缺乏必要的化验仪器及设备;三是村级兽医室无房无设备,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2004 年全县统一配发的单温单控冰箱大多已损坏老化难以正常使用,且已不能满足动物防疫多病种多疫苗的贮藏需要。

2.1.3 组织体系不健全

县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包含工商、公安、外事等18 个成员单位,并下设办公室在县畜牧兽医局,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但由于涉及多个单位,重大动物疫病的爆发又具有无法预知的不确定性,机构整体联动性不强。缺乏部门与部门、地区与地区之间有效的信息交换和组织协调机制,联防联控难以落实。

2.1.4 基层防疫队伍不稳定

村级动物防检员承担着动物免疫注射、畜禽免疫标识佩戴、免疫档案填写、免疫登记证发放等工作。同时还要协助乡镇畜牧兽医站开展产地检疫、疫情调查、疫情报告、畜禽阉割、疫病诊疗、技术推广等工作,工作量大而且复杂,工作环境差、设备非常简陋。工作待遇低,缺乏基本的医疗与养老保险保障,工作积极性不高。目前,这支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水平不高,年龄老化,队伍不稳定。

2.2 应急反应机制不完善

2.2.1 动物疫情测报方式、技术和手段落后,监测成本较大,信息采集点少,信息量小,疫情统计报告周期长,时效性差,不能及时反映动物疫情动态建立有效的疫情评估机制,难以对重大动物疫病做出定期预警预报,陆生野生动物疫源野外监测预警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2.2 动物防疫指挥调度、疫病诊断、扑灭控制等应急反应机制不完善,疫区动物扑杀评估和补偿机制不健全,不能快速组织动员人力财力物力,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迅速有效地控制扑灭疫情。

2.2.3 动物疫情突发事件应急物资还缺乏统筹管理,紧急调拨和配送机制不够完善。动物防疫物资储备难以满足应对重大突发动物疫情的需要。现有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还比较单一,物资数量偏少,更新、轮换、补偿政策不够健全,应急物资的集约化、数字化管理制度尚未形成,缺乏对各类应急物资的生产和市场信息的完全掌控。

2.3 边境动物防疫监督及屏障设施不健全

腾冲县有3 个边境乡镇,国境线长148.075 公里,有16 条大的通道及数条自然小道与缅甸相通。随着腾冲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日趋活跃,边境民间动物交易和交叉放牧现象无法避免。但由于缅甸没有建立有效的动物防疫机制,导致重大动物疫病长期存在,牲畜口蹄疫等动物疫病随时可能直接传入该县,导致该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2.4 监管执法落实不到位

腾冲县畜牧兽医局一直以来都没有专业的畜牧兽医执法队伍,直到2010 年成立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在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加挂牌子,执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体制,2011 年增加编制3 人,正规的执法队伍才算建立起来,但所有人员均为畜牧兽医专业没有法学专业。目前该队伍不仅要承担全县畜牧兽医执法工作还要承担动物卫生监督所的职责,执法力量薄弱、监管手段落后、执法水平不高、商贩主动配合程度低,全县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管处罚不到位,违法查处不力、不敢管、管不了等情况。

3.建议

3.1. 不断完善兽医管理机制

3.1.1 建立长效机制,规范基层防疫队伍管理

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明确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职能职责。各乡镇兽医站建立健全职工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制、定期工作汇报制、定期学习培训制、动物防检疫工作规程等制度,严格管理好职工队伍。主管局加强与各乡镇政府的联系,提高乡镇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及时协助乡镇完成好动物防疫工作。

3.1.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上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加大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动物防疫监测网络体系及检疫报检点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改善无房、危房问题。及时购置补充一些基本的、常用的动物防疫物资,以提高动物防疫队伍服务水平。

3.1.3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

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工作积极性差的防疫员逐步更新,实现新老交替;提高工作补贴,解决意外、养老保险;通过业务培训、资格认证、岗位考核等途径使村级动物防疫员逐步向执业兽医方向发展,从而使这支队伍能安心于农村、扎根于基层、服务于广大养殖户。

3.1.4 搞好流通环节管理,确保畜牧产品安全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大流通环节管理,规范畜禽引进及出售行为;依法开展动物运输、屠宰、市场检疫监督工作。设立县际间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对出入县境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疫。

3.2 完善健全应急反应机制

3.2.1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三级监测预警网络,设置好覆盖全县18 个乡镇的监测网点,负责全县动物疫病监测、检测、疫情分析评估、预警信息发布等工作;乡镇成立动物防疫大队,负责监测样品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报告发放、预警信息传递、应用、疫情上报等工作,同时还要承担辖区内的免疫效果评估工作;村级成立协防工作组,负责疫情上报等工作。逐步完成县、乡、村三级监测预警体系。

3.2.2 建立动物疫情预警机制

根据县情制定突发重大动物疫情预警机制,确保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有一套完整的指挥应急反应机制,并有相应健全的扑灭评估和补偿机制,使之能快速有效地扑灭疫情。

3.2.3 加强突发疫情物资保障

根据本县动物疫情发生的历史数据,采购相应合理的物资储备,制定物资更新轮换频率、补偿等措施,做到突发动物疫情时有充足的物资保障。

3.3 加强边境动物防疫监督检查

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与检疫检验部门建立定期业务交流机制和信息通报工作机制,共同推进边境地区动物疫情疫病联防联控。在有国境线的边境乡镇建立动物防疫免疫带,强化动物防疫。在重要的边民小道设防堵卡,安排专人检查、消毒,防止缅方畜禽非法入境。在“中缅边民互市区”派驻防检员,负责对当地畜禽进行重大动物疫病免疫。

3.4 加强畜牧兽医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程序,强化执法力度

整合、充实、加强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力量,落实执法人员编制、装备和工作经费,规范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文书,建立执法责任制。实时发现并及时处理私屠滥宰、销售假劣兽药饲料、贩运有疫染疫动物及动物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懂法律适应屠宰特殊要求的执法检查队伍,确保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能够依法行政、科学管理。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乡镇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6:24:34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42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4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2:08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家禽科学(2018年10期)2018-10-16 09:30:52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