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昌乐
【摘 要】干熄焦工艺是目前焦化行业推行的熄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湿法熄焦方法,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合理利用红焦的炽热进行余热利用,不仅节约了熄焦用水,提取红焦热量发电,更重要是在节能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突破,该工艺合理利用二次能源,对提高焦炭质量,减少污染和节能降耗方面明显优于目前其他的熄焦工艺,虽然干法熄焦优越性多,发展前景广泛,但在独立的焦化厂使用不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工艺在独立焦化厂使用不如钢厂焦化的效益明显,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干熄焦工艺在独立焦化厂使用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关键词】干熄焦;冶金焦率;水位;蒸汽;发电
1 公司情况
我公司于1987年投产,至今已有4.3米焦炉126孔,其中捣固炉21孔,一直采用传统湿法熄焦,每年耗大量的用水和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以2011年元月干熄焦工艺开始投产运行,以而改变了以前的熄焦模式,节约了熄焦用水和对大气的废气排放。
2 干熄焦生产情况
2.1 干熄焦工作
干熄焦是利用惰性气体同炼焦的红焦进行换热,以而冷却焦炭的目的,同时不断循环利用的惰性气体利用余热锅炉换热,生产大量的蒸汽进行发电,达到焦炭显热的利用,生产一定的经济效益。
2.2 干熄焦工艺(图1)
主要分焦炭冷却系统、气体循环系统、发电系统、循环水系统等等。
2.4 运行情况
该工艺开工以来,运行情况较好。实现当月干熄率90%,发电量平稳、达标。从生产工艺来讲,操作还是比较简单,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维护保养的难度、费用较高。对维修人员的要求高,这对现公司新型工艺的维护是一个考验。
干熄焦开工后,焦炭质量明显上升,M40有85左右,M10只有7-8左右,并湿法熄焦M40 80左右,M10 9-10左右,焦炭热反应性大大提高。
3 干熄焦存在问题
3.1 烧损情况
烧损较高,达1.5%以上,同设计〈1%的指标相差较远。主要原因有焦炭成熟差,配合煤不合理,运行过程中操作不及时等主要原因。
3.2 冶金焦率低
开工前期由于工艺情况不熟悉,在配比上做调整,使冶金焦率降至84%-85%,同比下降了5-6%,而理论上只有3%左右,另外焦炉炉况不好,焦炭成熟差,也是冶金焦率下降的一个原因。
3.3 商品焦分析
我们公司是生产商品焦的,而干熄焦开工后,焦炭水份几乎为0,同比下降了5-7%,仅这一块一平下来将亏损高达1亿元以上。
4 针对问题解决办法
4.1 干熄焦烧损情况
对于干熄焦烧损是一个普遍问题,钢厂由于在高炉的焦化能有大的利润空间,故对烧损情况控制力度不好,而作为商品焦企业来讲,烧损是利润的一部。因此,针对这件情况,我们采取了重新调整配合煤,加强焦炉管理,强化干熄焦的过程操作,通过努力,我公司的烧损率从开工时的2%多降至目前小于1.5%。
4.2 冶金焦率情况
冶金焦率的提升,是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通过对配煤比的调整,焦炉加热制度的强化,干熄焦操作和运输系统的控制,我公司的冶金焦率从开始的84%-85%到目前的88%-89%。基本符合理论设计要求。
4.3 焦炭水份情况
焦炭水份的调整是公司的重中之重工作,当前收益市场疲软,焦化行业亏损大,如在水的方面不加以控制,企业的亏损大,如在水的方面不加以控制,企业的亏损将是惊人的,因此,通过我们攻关,采用吸收水份控制方式,使焦罐水份一直控制在商品焦水份国标之内,而且比湿法熄焦的水份重要稳定。
5 对商品焦企业干熄焦运行的方法
5.1 干熄焦项目概况
干熄焦项目是国家提倡的环保节能项目,从年产100万吨焦算,每年节水50多万吨,减少烟尘150万吨左右、SO21500吨左右 CO215万吨左右,而焦炭质量明显提升,M40提高3-8%,M10下降0。3-1%,节约了高炉的焦比,改善了高炉炉况,同时也提高了高炉的生产能力,对钢铁型企业,干熄焦工艺的优势很明显。
5.2 商品焦分析
在商品焦企业,干熄焦工艺投产后,环境改善明显,节能降耗也可观,但从焦炭利润来讲,不容乐观,仅烧损、冶金焦率的下降,水位的缺失这三块以100万吨焦炭质量来算,将亏损高达1.5亿元.经济效益不能体现.
5.3 公司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1]李文勇,黎永泰.转变企业人本文化激发企业创新行为[J].科技资讯,2006(26).
[2]王婷.世纪人力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全书[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3]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J].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
[4]张立阳.从认识“人以为本”到实现“以人为本”[J].经济论坛.
[5]陈佳贵,等.企业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6]颜光华,等.企业再造[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7]史忠良,等.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8]宋克勤,主编.公司治理教程[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9]朱明伟,等.现代企业管理原理[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10]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曹明明]
【摘 要】干熄焦工艺是目前焦化行业推行的熄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湿法熄焦方法,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合理利用红焦的炽热进行余热利用,不仅节约了熄焦用水,提取红焦热量发电,更重要是在节能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突破,该工艺合理利用二次能源,对提高焦炭质量,减少污染和节能降耗方面明显优于目前其他的熄焦工艺,虽然干法熄焦优越性多,发展前景广泛,但在独立的焦化厂使用不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工艺在独立焦化厂使用不如钢厂焦化的效益明显,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干熄焦工艺在独立焦化厂使用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关键词】干熄焦;冶金焦率;水位;蒸汽;发电
1 公司情况
我公司于1987年投产,至今已有4.3米焦炉126孔,其中捣固炉21孔,一直采用传统湿法熄焦,每年耗大量的用水和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以2011年元月干熄焦工艺开始投产运行,以而改变了以前的熄焦模式,节约了熄焦用水和对大气的废气排放。
2 干熄焦生产情况
2.1 干熄焦工作
干熄焦是利用惰性气体同炼焦的红焦进行换热,以而冷却焦炭的目的,同时不断循环利用的惰性气体利用余热锅炉换热,生产大量的蒸汽进行发电,达到焦炭显热的利用,生产一定的经济效益。
2.2 干熄焦工艺(图1)
主要分焦炭冷却系统、气体循环系统、发电系统、循环水系统等等。
2.4 运行情况
该工艺开工以来,运行情况较好。实现当月干熄率90%,发电量平稳、达标。从生产工艺来讲,操作还是比较简单,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维护保养的难度、费用较高。对维修人员的要求高,这对现公司新型工艺的维护是一个考验。
干熄焦开工后,焦炭质量明显上升,M40有85左右,M10只有7-8左右,并湿法熄焦M40 80左右,M10 9-10左右,焦炭热反应性大大提高。
3 干熄焦存在问题
3.1 烧损情况
烧损较高,达1.5%以上,同设计〈1%的指标相差较远。主要原因有焦炭成熟差,配合煤不合理,运行过程中操作不及时等主要原因。
3.2 冶金焦率低
开工前期由于工艺情况不熟悉,在配比上做调整,使冶金焦率降至84%-85%,同比下降了5-6%,而理论上只有3%左右,另外焦炉炉况不好,焦炭成熟差,也是冶金焦率下降的一个原因。
3.3 商品焦分析
我们公司是生产商品焦的,而干熄焦开工后,焦炭水份几乎为0,同比下降了5-7%,仅这一块一平下来将亏损高达1亿元以上。
4 针对问题解决办法
4.1 干熄焦烧损情况
对于干熄焦烧损是一个普遍问题,钢厂由于在高炉的焦化能有大的利润空间,故对烧损情况控制力度不好,而作为商品焦企业来讲,烧损是利润的一部。因此,针对这件情况,我们采取了重新调整配合煤,加强焦炉管理,强化干熄焦的过程操作,通过努力,我公司的烧损率从开工时的2%多降至目前小于1.5%。
4.2 冶金焦率情况
冶金焦率的提升,是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通过对配煤比的调整,焦炉加热制度的强化,干熄焦操作和运输系统的控制,我公司的冶金焦率从开始的84%-85%到目前的88%-89%。基本符合理论设计要求。
4.3 焦炭水份情况
焦炭水份的调整是公司的重中之重工作,当前收益市场疲软,焦化行业亏损大,如在水的方面不加以控制,企业的亏损大,如在水的方面不加以控制,企业的亏损将是惊人的,因此,通过我们攻关,采用吸收水份控制方式,使焦罐水份一直控制在商品焦水份国标之内,而且比湿法熄焦的水份重要稳定。
5 对商品焦企业干熄焦运行的方法
5.1 干熄焦项目概况
干熄焦项目是国家提倡的环保节能项目,从年产100万吨焦算,每年节水50多万吨,减少烟尘150万吨左右、SO21500吨左右 CO215万吨左右,而焦炭质量明显提升,M40提高3-8%,M10下降0。3-1%,节约了高炉的焦比,改善了高炉炉况,同时也提高了高炉的生产能力,对钢铁型企业,干熄焦工艺的优势很明显。
5.2 商品焦分析
在商品焦企业,干熄焦工艺投产后,环境改善明显,节能降耗也可观,但从焦炭利润来讲,不容乐观,仅烧损、冶金焦率的下降,水位的缺失这三块以100万吨焦炭质量来算,将亏损高达1.5亿元.经济效益不能体现.
5.3 公司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1]李文勇,黎永泰.转变企业人本文化激发企业创新行为[J].科技资讯,2006(26).
[2]王婷.世纪人力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全书[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3]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J].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
[4]张立阳.从认识“人以为本”到实现“以人为本”[J].经济论坛.
[5]陈佳贵,等.企业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6]颜光华,等.企业再造[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7]史忠良,等.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8]宋克勤,主编.公司治理教程[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9]朱明伟,等.现代企业管理原理[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10]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曹明明]
【摘 要】干熄焦工艺是目前焦化行业推行的熄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湿法熄焦方法,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合理利用红焦的炽热进行余热利用,不仅节约了熄焦用水,提取红焦热量发电,更重要是在节能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突破,该工艺合理利用二次能源,对提高焦炭质量,减少污染和节能降耗方面明显优于目前其他的熄焦工艺,虽然干法熄焦优越性多,发展前景广泛,但在独立的焦化厂使用不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工艺在独立焦化厂使用不如钢厂焦化的效益明显,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干熄焦工艺在独立焦化厂使用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关键词】干熄焦;冶金焦率;水位;蒸汽;发电
1 公司情况
我公司于1987年投产,至今已有4.3米焦炉126孔,其中捣固炉21孔,一直采用传统湿法熄焦,每年耗大量的用水和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以2011年元月干熄焦工艺开始投产运行,以而改变了以前的熄焦模式,节约了熄焦用水和对大气的废气排放。
2 干熄焦生产情况
2.1 干熄焦工作
干熄焦是利用惰性气体同炼焦的红焦进行换热,以而冷却焦炭的目的,同时不断循环利用的惰性气体利用余热锅炉换热,生产大量的蒸汽进行发电,达到焦炭显热的利用,生产一定的经济效益。
2.2 干熄焦工艺(图1)
主要分焦炭冷却系统、气体循环系统、发电系统、循环水系统等等。
2.4 运行情况
该工艺开工以来,运行情况较好。实现当月干熄率90%,发电量平稳、达标。从生产工艺来讲,操作还是比较简单,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维护保养的难度、费用较高。对维修人员的要求高,这对现公司新型工艺的维护是一个考验。
干熄焦开工后,焦炭质量明显上升,M40有85左右,M10只有7-8左右,并湿法熄焦M40 80左右,M10 9-10左右,焦炭热反应性大大提高。
3 干熄焦存在问题
3.1 烧损情况
烧损较高,达1.5%以上,同设计〈1%的指标相差较远。主要原因有焦炭成熟差,配合煤不合理,运行过程中操作不及时等主要原因。
3.2 冶金焦率低
开工前期由于工艺情况不熟悉,在配比上做调整,使冶金焦率降至84%-85%,同比下降了5-6%,而理论上只有3%左右,另外焦炉炉况不好,焦炭成熟差,也是冶金焦率下降的一个原因。
3.3 商品焦分析
我们公司是生产商品焦的,而干熄焦开工后,焦炭水份几乎为0,同比下降了5-7%,仅这一块一平下来将亏损高达1亿元以上。
4 针对问题解决办法
4.1 干熄焦烧损情况
对于干熄焦烧损是一个普遍问题,钢厂由于在高炉的焦化能有大的利润空间,故对烧损情况控制力度不好,而作为商品焦企业来讲,烧损是利润的一部。因此,针对这件情况,我们采取了重新调整配合煤,加强焦炉管理,强化干熄焦的过程操作,通过努力,我公司的烧损率从开工时的2%多降至目前小于1.5%。
4.2 冶金焦率情况
冶金焦率的提升,是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通过对配煤比的调整,焦炉加热制度的强化,干熄焦操作和运输系统的控制,我公司的冶金焦率从开始的84%-85%到目前的88%-89%。基本符合理论设计要求。
4.3 焦炭水份情况
焦炭水份的调整是公司的重中之重工作,当前收益市场疲软,焦化行业亏损大,如在水的方面不加以控制,企业的亏损大,如在水的方面不加以控制,企业的亏损将是惊人的,因此,通过我们攻关,采用吸收水份控制方式,使焦罐水份一直控制在商品焦水份国标之内,而且比湿法熄焦的水份重要稳定。
5 对商品焦企业干熄焦运行的方法
5.1 干熄焦项目概况
干熄焦项目是国家提倡的环保节能项目,从年产100万吨焦算,每年节水50多万吨,减少烟尘150万吨左右、SO21500吨左右 CO215万吨左右,而焦炭质量明显提升,M40提高3-8%,M10下降0。3-1%,节约了高炉的焦比,改善了高炉炉况,同时也提高了高炉的生产能力,对钢铁型企业,干熄焦工艺的优势很明显。
5.2 商品焦分析
在商品焦企业,干熄焦工艺投产后,环境改善明显,节能降耗也可观,但从焦炭利润来讲,不容乐观,仅烧损、冶金焦率的下降,水位的缺失这三块以100万吨焦炭质量来算,将亏损高达1.5亿元.经济效益不能体现.
5.3 公司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1]李文勇,黎永泰.转变企业人本文化激发企业创新行为[J].科技资讯,2006(26).
[2]王婷.世纪人力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全书[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3]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J].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
[4]张立阳.从认识“人以为本”到实现“以人为本”[J].经济论坛.
[5]陈佳贵,等.企业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6]颜光华,等.企业再造[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7]史忠良,等.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8]宋克勤,主编.公司治理教程[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9]朱明伟,等.现代企业管理原理[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10]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