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

2014-08-15 00:54:11张海军
科技视界 2014年35期
关键词:历史信息技术教学

张海军

(海原县第一中学,宁夏 海原 755200)

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范围内中小学的普及,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的推行,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实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几点体会。

1 信息技术引入中学历史课能更好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两个心理实验。一个是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通过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还做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可以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信息技术还可以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而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内驱力,促进积极思维,激发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通过多媒体软件可以赢得教学时间,可在有限时间里补充背景资料,收到更好的教学效益。如讲授理论性较强,头绪较多,关系错综复杂的复习课时,通过计算机在短短一节课内,可把图示纲要线索,知识结构体系,教学难点、重点,连同现实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揉入课件中,通过课件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不但对教材内容理解得更深透,还扩大了信息量,还能有时间展开更有意义的讨论,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锻练。例如学习郑和下西洋或“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课件,把历史画面、地图、动画和录像片段等有机的排列起来,分别演示了航海家的航海过程。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思维,学生在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图像刺激下,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而且可以把学生观察的事物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历史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2 坚持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可以进行互动式的分层教学,提供更好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学生之间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的,现代教学呼唤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育。现在许多教师仍是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把先前的“人灌输”变成了“电脑灌输”,只重形式,不重内容,脱离了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初衷。历史教学在现代教学技术的帮助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需要、兴趣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学生自己操纵计算机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学习目的。这种教学模式按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差异的分层教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辅导者、促进者。分层自主学习模式将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课程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精心制作“以学为主”的“学件”或构建“资源库”,学生在掌握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自己的学习。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合理设计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提供学习资料、设计问题,设置相关链接或热键,留给学生自主权、选择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各种活动。让学生点击热点,通过超级链接进人有关的网页,这些网页上的知识基本上都是课本的内容。但在这些知识的有关文字上都设置了热链接,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学生们浏览完毕之后,如要迸人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则要接受知识的挑战,检查其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合格才能进人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否则重新学习。如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则可以通过按钮或进人网上聊天室与老师、同学通过聊天的形式解决。进人练习巩固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色彩丰富。内容多样的练习,让学生有选择的在计算机里完成,而且教师还可根据学生认知程度的不同,在练习中设计坡度,学生通过一关自然进人下一关。

3 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可以充分挖掘德育因素,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在讲授林则徐 “虎门销烟”时,用大银幕播放一段电影《鸦片战争》相关片断,这样做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凝重的历史情境;而且轻而易举的使学生理解了当时林则徐用海水、石灰来销烟的方法,较之传统教学法(教师口头描述)效果更加到位,达到了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学习历史强烈兴趣的效果。另外,多媒体技术还能使历史教学由课堂延伸至课外,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猜你喜欢
历史信息技术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