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俊
(南京市鼓楼区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11)
为大力推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建设进程,充分完善图书馆新馆规划与设计,由区局领导带队组织图书馆对上海、深圳等地图书馆进行参观考察,调研城区公共图书馆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考察学习期间,实地参观、座谈交流,了解各馆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图书馆建设中的新理念、新技术,观摩了现代化服务设施的使用。宏伟的建筑、开放的理念、现代的设施、人文的服务使我们深受启发,获益匪浅。不仅领略到经济发达地区图书馆事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同时更深切地感受到这些地区的图书馆有许多先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RFID作为一种快速、远距离、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的发展非常迅速,给图书馆的整个工作流程、传统服务和管理模式带来革命性影响,不仅提高了图书借还效率,同时提高了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水平。
深圳龙岗区图书馆2008年上马RFID系统项目,主要包括图书专用标签、标签转换系统、馆员工作站系统、自助办证系统、自助借还系统、带分拣自助还书系统、馆藏清点系统、安全门系统。RFID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龙岗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成为深圳龙岗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主要组成部分,满足了未来发展的基本需求,提升了图书馆的整体形象。“RFID技术的应用是我们的工作量大大降低,读者对我们的服务也较以前大为满意”。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成功应用,带来的是自助服务的创新和发展。所考察学习的图书馆基本上都使用了该系统:一方面大大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借还工作,读者凭借借书证可以在机器上自助完成借书和还书操作;另一方面也维护了读者的隐私保护欲望,便于读者自我掌控借还书过程。
智能书架是一套高性能的在架图书实时管理系统,利用高频RFID技术实现在架图书单品级物品识别,可完成馆藏图书监控、清点、图书查询定位,错架统计等功能。智能书架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定位准确等特点。
上海普陀区图书馆、陆家嘴图书馆的智能书架利用RFID射频技术,实现了图书一站式精确三维导航、书架位置自动标引、自助借阅等功能,读者通过终端查询能很快在智能书架的导引下找到图书。通过联机查询目录,结合声、光提示,实现馆藏各类图书期刊、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视听材料三维立体的图书在架方位查询。
读者只需在装有自助打印复印系统驱动的电脑、复印机上,凭卡到终端上刷一下,相关费用自动从卡里扣除,系统就会允许读者自助完成打印复印任务。
上海宝山区图书馆推出这种简单便捷的自助式打印、复印服务,实行全程无人化管理,减轻了工作人员工作压力。读者凭卡进行自助刷卡缴费,方便了很多读者来查阅复印各种资料,这个系统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实用和方便的。
上海浦东新区图书馆等多馆推出了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读者凭本人身份证件和上海中心图书馆读者证办理电子书阅读器借阅手续,就可借一台电子书阅读器,有的馆甚至还提供平板电脑等电子阅读终端。阅读内容上,不仅提供阅读书籍,还可提供书报刊、网络小说集于一体的阅读网站和多媒体交互式的电子书应用服务。
现代图书馆都追求全开放、大流通的理念,采用“借、阅、藏为一体”的开放管理模式,使整个空间连成一个开阔、通透、大气的整体。
上海闸北区图书馆新馆大空间、全开架模式的文献借阅室,实行借阅一体化管理,打破传统书架和阅览座位分区摆放的方式,按照“人在书中、书在人旁”的新布局理念,将阅览座位和书架交错摆放;围绕圆柱摆放的电脑,可供读者检索图书、上网查询信息。
上海普陀区图书馆儿童玩具图书馆设计成五个不同的主体区域:少儿多媒体互动区、“扮家家”游艺区、户外儿童欢乐园、五彩梦剧场和少儿阅览区。利用各种玩具,让小朋友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中。在玩耍的同时,也不经意地“读”进了知识,“玩”会了方法,增强了能力,通过与小朋友的互动,培养了孩子自主、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上海宝山区图书馆、普陀区图书馆等馆在阅览区单独开辟了向读者提供的一个安静、独立的研讨空间,以便读者更好地在图书馆进行小组讨论、学习,配备白板、活动式会议桌子和椅子。另外还将根据读者的需要,在研究讨论室内放置投影设备。一般要求三人以上方可申请使用。
3.1.1 海洋文献馆
深圳盐田区图书将海洋文献作为特色资源收藏,并建立海洋文献馆,收藏有各类海洋文献2000余种,海图100余幅,为用户收集并提供有关海洋经济、海洋航运、海洋科技、海洋生物、海洋环保、海洋气候、海洋灾害、海洋军事、海洋文化、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港口建设、极地考察及相关机构资料等海洋信息服务。
3.1.2 客家文献阅览室
深圳龙岗区作为客家人聚居区,龙岗区图书馆肩负着收藏地方史志及区域特色文化文献的功能,故而特设了客家文献阅览室。因原本涉及客家文化的图书、出版物并不多见,很多文献需特殊渠道定制。
3.1.3 当代作家作品手稿收藏展示馆
上海普陀区图书馆收收藏了40余位上海老中青三代作家捐赠的手稿、书籍、字画、照片等,由作家生平展示墙、作家手稿展示区、多媒体放映厅、资料查阅区和资料书库等五个区域组成。其中巴金著作手稿、版本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手稿展颇受关注。
3.1.4 商务印书馆版本主题馆
上海闸北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之一商务印书馆版本主题馆,通过征集、拍卖和捐赠等方式收集、整理和保存商务印书馆成立以来出版的各种图书、画册、珍贵史籍等,搭建起一个展示商务印书版本的特色文化主题平台。
3.1.5 金融馆
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图书馆金融馆为打造陆家嘴功能区一流金融贸易区而服务,使金融信息服务在整个图书馆文献服务格局中,突显优势,形成特色。读者在馆内可以阅读有关银行、保险、基金、期货、证券等金融类的报纸、期刊,凭借书卡借阅书籍。还可以通过本馆网站进行数字文献的电子阅读,浏览网站上设立的金融专业数据库和及时的金融资讯。
3.2.1 通借通还
图书通借通还就是实现“一馆办证、多馆通借、一馆借书、多馆通还”。上海是以市图书馆为总馆,其他区县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或科技类图书馆等为成员馆,组建“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中心图书馆总馆与分馆间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网上联合编目,实行通借通还的“一卡通”服务。深圳市图书通借通还是以“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合库建设,实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一证通行、通借通还等便利服务。
3.2.2 24小时自助图书馆
深圳龙岗区图书馆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是最直接面对读者的图书馆,面积约100平方米,配置了1.5万册各类书籍,1台自助办证机、3台自助还书机及5台自助借书机。自助设备可以实现24小时完全自助借阅,就像使用银行的自动存取款机一样方便,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24小时自助图书室被打造成“永不关门的图书馆”。
3.2.3 手机图书馆
上海市区图书馆已开展“手机图书馆”服务,内容包括知名电子期刊全文阅读、电子图书全文阅读。运用手机,通过短信服务和手机上网可享用图书及读者卡到期提醒、续借申请、挂失申请、书到提醒、图书馆信息定制等功能,也可在手机上查询图书馆书目、访问馆内数据库等功能,开辟了图书馆信息传递的新天地。
3.2.4 “一站式”服务
图书馆“一站式”服务是通过对公共图书馆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相关部门的合理组织,为读者提供综合统一的服务平台,使读者的各种需求能够“一站式”得到满足,读者在图书馆内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个性化、多元化的优质服务。
上海浦东新区图书馆以最大限度方便读者为目的实行人性管理,读者可在馆内各处免证阅览文献,分布在各楼层和阅览区域的书目检索终端、电子阅览设备、自助借还书机、复印机、咨询台、无障碍设施等将为读者提供就近、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新馆建设可能进入的误区:
一是,一味追求大面积,忽视了内涵建设。建新图书馆是为了向读者提供更加完美的服务,而不是为了观赏。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建筑风格就不重要,只是相对于服务来说,应该退居次席。
二是,过分追求豪华装修和引进现代化设备。图书馆新馆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内涵建设上,装修布局要大方实用,应充分体现“读者第一”、“服务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许多新建馆舍忽略了图书馆本身功能的发挥,缺乏实用性,如选址不当、位置不佳,使得读者到馆率下降,文献使用率下降,图书馆的利用率下降;功能布局不尽合理,不能满足和体现全方位“藏、阅、借、”结合的大开架要求。
对于现代化设备的引进更要结合读者的特点和馆内资源的特点通盘考虑,要考虑设备引进后的利用率和服务效益问题,不能盲目效仿其他图书馆的做法。在项目实施前期一定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到实施后可能带来的各种好处和负面结果。
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此次考察学习正值图书馆新馆建设全面展开的重要时期,先进办馆理念和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在新馆建设中琢摩并引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升服务设施、服务功能及服务水平,这样才能使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1]杨玉麟,屈义华.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25-239.
[2]张涛.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新馆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1(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