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用基因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2014-08-15 00:52:53中国科技网
科技传播 2014年2期
关键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项目组

5 名罹患肝癌和大肠癌放、化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肿瘤中心接受基因靶向放、化疗后,经检验肿瘤血管明显得到抑制。这项以基因APE1 为靶点的放、化疗治疗手段,首开继手术、放疗、化疗以外的肿瘤治疗先河,或可成为治疗新途径。

分子靶向治疗针对肿瘤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分子和关键事件,选择性强,毒副作用低,是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和新的突破点。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肿瘤中心主任王东教授领衔的项目组,以双功能基因APE1 为主线,在基础研究领域首次提出APE1 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并证实了APE1 是肿瘤血管生成调控基因,在8285 例肿瘤病人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

研究团队依据APE1 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使肿瘤细胞缺血缺氧,致使肿瘤细胞凋亡这一原理,敲除APE1 的表达,显著提高了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敏感性,抑制了APE1 及肿瘤血管生成,显著提高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的疗效。

项目组首先提出APE1 的高表达和异位表达是肿瘤的预后和预测指标;通过制备APE1蛋白和抗体,首次建立了血清APE1 蛋白及抗体ELISA 检测方法,并证实了其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此外,项目组还发明了肿瘤特异感染的Ad5F/35APE1siRNA 腺病毒载,抑制APE1 不仅对肿瘤细胞有单独的杀伤作用,而且与放疗、化疗、光动力治疗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从临床研究确证了APE1 肿瘤治疗的分子靶点作用。

该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3 项,发表论文94 篇,为肿瘤化疗模式提供了新的临床治疗思路,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项目组
CSCO生物统计学专家委员会RWE项目组简介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项目组管理实践
陶珊珊作品
古朴壮观的西大坪军堡
光明所系 幸福相托
——走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专科医院
大坪水库坝基、坝肩渗漏与稳定评价及处理
大坪水库坝体防渗技术措施分析
项目组研究式教学对社会主义学院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及培养
红外期疟疾疫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