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佳,何德慧,吴月娥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82
微信是一款由腾讯公司推出的,支持多平台,旨在促进人与人沟通与交流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2013年7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4 亿户。 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媒介融合的深入,同样作为声音互动媒体,广播与微信的融合日益紧密。在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广播积极寻求与微信的互动,在为受众提供多元服务并进一步开拓广播发展空间的同时,还存在微信技术壁垒和广播媒体微信管理缺位等问题。广播媒体在应用微信的过程中障碍重重,二者的全面深度融合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达。这已成为当下微信应用“热”中阻碍广播媒介向纵深发展的“软肋”。
广播电台通过开通微信公众账号,在平时的广播节目和广告宣传中进行传播,从而吸引感兴趣的听众添加账号。比如radio955、new938 潇湘之声等湖南较具影响力的广播电台公共微信账号。已经添加了电台微信公共账号的受众,每天可以收到一次推送信息,其内容包括新闻资讯、广告活动、广播节目预告和话题讨论等,还包括一些时评讨论。比如金鹰955 电台就通过微信账号针对微信收费这一热门话题,推送“微信收费,就是卸磨杀驴?”的时评,这能吸引听众眼球,提高点击率,从而提升广播电台的影响力。
广播谈话类节目中听众可以利用微信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点歌送祝福或进行情感咨询等。用微信取代传统电话“热线”,简单便捷又价格便宜,更强的自主性、便利性及私密保护,有助于实现话题的即时互动交流,避免部分听众电话在线带来的心理紧张,调动听众的积极性,还能减少电台热线工作人员的接听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更大范围地收集到不同听众的声音和想法,让节目的内容和观点更加多元化。
开通微信新闻爆料,也是拓宽广播新闻节目新闻来源渠道的重要手段。庞大的微信用户群体就像无数个新闻探测仪,鼓励听众利用微信爆料身边的好人好事、奇闻轶事、难事怪事等等,通过广播记者采访报道,帮助更多受众获取新鲜便捷的信息资讯。而在广播新闻节目中恰当地添加听众发送的微信语音爆料信息,也能增强受众对于新闻真实性的感知,在有效互动中增加节目的生动性。
现有的广播微信公共账号每天只能向用户推送一次信息,加上转发功能限制,使其信息的数量增长和及时更新受阻。相较于腾讯新闻微信账号的大量和即时推送,广播微信账号推送信息内容的丰富性和时效性不足,且存在同质化现象。相同的新闻信息受众早已通过其他媒体渠道了解了,信息内容不能引起微信关注用户的兴趣,大大减少了信息传播的有效到达率,不利于吸引更多的受众。
另外,广播的微信账号经常推送大量活动宣传和网购等广告信息,部分微信用户无法获得需要的信息,甚至可能会产生厌烦、抵制情绪,从而限制了广播微信关注用户的增长。
微信在广播中的应用,打破了原有的广播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操作机制,大量微信用户反馈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入,给广播编辑和现场主持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文字内容,还有语音信息、图片、视频等,信息量巨大且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而相应严格、完整和有效的信息审查、筛选和把关制度的缺位,使得部分广播电台在节目运作上出现编辑混乱、内容失实等现象。
尤其是大量的语音信息的记录、整理和保存都有一定难度,加大了编辑记者的工作难度,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情况下,大量可用信息被淹没,按照传统文字信息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工作需求。在面对这样的信息传播、互动环境时,部分广播电台的技术平台和运作机制显得不够成熟、流畅,广播微信的编辑和现场主持人还没有完全适应,表现得不够稳定和冷静。
安装和使用微信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要求,决定了其主要用户群体要有一定文化层次、较乐于接触新事物且对电子产品和社交有兴趣。2011年11月微信团队官方数据显示,微信的用户群体中,25 岁-30 岁的估计占了74%,从职业分布来看,拥有大量碎片时间的大学生是主体。大学生占了64%,其次是IT 行业和白领,这三类人占了微信用户总数的90%。主要为一线大城市的青年白领。 而当前广播受众主要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有车一族和退休老人群体,中老年群体仍然是广播节目主要听众。可见微信的主要用户群和广播听众的主要群体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且群体属性差异较大。这不利于受众及时参与广播节目,不能很好地将微信用户群纳入到新的广播听众群中去,从而阻碍了广播与微信的深度融合。
2013年8月5日微信5.0版上线,增加了支付中心、游戏中心、表情商店等,微信绑定银行卡,可在公众号、扫二维码、App 中实现一键支付,标志着微信商业化正式开启。但目前O2O(Online to Offline)的运营模式还不成熟 ,将业务从线上拓展到线下的经营经验不足。 微信业务经营对于用户来说还是种新兴的消费经营方式,交易的安全性及售后保障服务有待完善,加上受众对原有消费方式的依赖心理,限制了其实际体验用户的增长。
此外,推送广告内容仍然是广播媒体应用微信营利的主要手段,但技术壁垒限制了广播微信的广告传播力和影响力。广播的微信公共账号点对点的传播模式限制了到达用户群体的数量,用户对于广告内容的实际点击率有限,降低了广播微信广告的有效到达率。加上现阶段不能实现微信PC 客户端操作,广播的微信内容只能转载到腾讯微博上,不能转载到新浪微博或者其他网络媒体。这些都限制了微信广告信息的传播空间,从而使其营利渠道受阻。
打破技术壁垒,首先需要突破公共微信账号内容推送的数量限制,加快其与微博、飞信及其他媒体的平台对接,促进微信内容的自由转载和即时发布。同时开发相应的PC 端产品,同时在广播内容播放的相关网页、推广微博等页面加入微信二维码,使得受众在关注广播节目的同时关注微信,实现微信与PC 客户端的自由连接。通过第三方接口或者把微信内容嫁接到电台的WAP 网站,实现节目无限时长的检索和点播,也是技术升级的努力方向。
微信语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编辑有一定的难度,提升相应的技术服务,能大大减轻广播编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快微信应用的步伐。部分听众抱怨参与广播节目的互动微信,往往要等很久才能得到回复,这大大降低了受众的参与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广播节目中的微信传播的流畅性和及时性,推动技术革新,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和技术服务体系,能提高微信互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广播的微信平台坚持“内容为王”,广播微信的编辑在面对海量的微信信息时,要有很强的信息选择和编辑能力,精心选择丰富精彩且特色鲜明的信息内容,针对微信用户特点开发多种信息产品。创新信息发布方式,通过“明星+新闻”的方式,巧打“明星牌”,吸引广大年轻微信用户的兴趣。借助微信和广播这两种渠道的良性互动,树立广播微信平台的品牌,增强传播效果。
广播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台和听众沟通的桥梁,主持人开通微信账号与听众互动,可以提高受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广播的官方微信账号可以设置微信自动回复,编辑针对受众的不同要求进行处理和回复。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提高微信的品牌价值,使微信成为塑造广播品牌形象、提升广播影响力的营销新阵地。
针对微信收费之争,可以通过流量的合作经营,化解其与三大运营商的矛盾。微信低成本占用通信渠道,确实带来了运营商短信和飞信业务的缩水,但在网络时代,流量计费的形式成为主流,通过其他形式征收费用已经变得不现实。因此腾讯微信必须找到合适的流量合作经营形式,实现各方利益的协调分布和共同增长。
进一步完善O2O 经营模式,加快微信交易线上线下的对接,完善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经营。在满足用户语音即时通讯需求的前提下,刺激和开发用户更多层次的需求,积极开拓适合微信的多元商业渠道,最终实现合作经营,互惠共赢。
要将微信与广播真正实现融合,必须加强对微信公共账号的重视和管理,提升微信在广播中的运用程度和水平。首先,广播微信平台不定时向用户发送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是由广播电台编辑加工后向用户推送的,信息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真假难辨,部分广播微信平台向受众推送大量广告信息。微信平台应该加强对其的集中管理和有效审核,提升微信平台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在广播节目中加大对微信公共账号的宣传和应用,引导广播听众的关注,扩大广播的微信账号的受众群和影响力。丰富广播节目中利用微信互动的方式,在新闻类、音乐类和情感话题类节目中加大微信互动形式的宣传和比重,积极获取听众从现实生活中发布的即时信息,及时进行编辑和处理。同时,重视广播微信用户反馈的信息,通过广播或微信及时做出回应,积极引导广播听众参与互动,最大程度地实现微信的信息传播与互动平台的优势。
在数字传播时代,媒介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微信已成为最活跃的网络互动工具之一,广播媒体也正在用开放的思维积极应用微信平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应用模式。在当下广播媒体微信“热”应用的趋势下,还需要更多能够推进二者长远发展的理性思考,借助彼此优势扩大自身影响力,实现广播与微信的良性互动。
注释
①张意轩.我国微信用户数量超过4 亿.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7-25.
②王阳明.腾讯帝国大迁徙 商家如何玩转微信.虎嗅网,2012年12月16日. http://www.sootoo.com/content/375457.shtml。
③高梓涵.从微信的崛起管窥“碎片化时代”的传媒创新》[J].今传媒,2013(8).
[1] 刘根勤.浅谈微博在广播节目中的应用[J].今传媒,2012(9).
[2] 刘博.浅析微博在广播节目中的互动[J].新闻传播,2012(7).
[3] 蔡茂州.刍议微信等新媒体及其发展趋势[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7).
[4] 高梓涵.从微信的崛起管窥“碎片化时代”的传媒创新[J].今传媒,2013(8).
[5] 甘霖.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3(1).
[6] 周蕾.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J].东南传播,2012(1).
[7] 李萌.善用微信——让广播更生动[J].视听纵横,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