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急剧变化背景下减少地质灾害的研究

2014-08-15 00:52刘小燕
科技传播 2014年12期
关键词:冻融泥石流气候变化

刘小燕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1地质队,安徽安庆 246003

0 引言

纵观最近几年来的全球地质灾害事件,有2006年的菲律宾滑坡泥石流灾害,也有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从2009年的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到台湾的“莫拉克”台风。层出不穷的特大地质灾害事件频频发生,从这一切的灾难背后我们都可以看到异常气候影响的身影。随着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发生,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活动已经受到了来自自然的严重威胁。这种反常的气候大幅变化给人类的生产、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根据有关人员研究的数据显示,我国是当今世界受气候影响发生地质灾害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最常发生的几种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震、土地冻融,任何一种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都是很严重的。如果是突发性的地质灾害,一般来说都会造成大大小小不同的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事件。因此,本文对这四种常见的频发性地质灾害做出了重点研究,再提出了一些对于如何防治地质灾害的理论,希望能有效地帮助到地质灾害的防治。

1 气候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

1.1 滑坡

从许许多多的相关灾害资料显示,滑坡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区域性、长时间的大、暴雨引起的。滑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创伤,数据显示,在1980年到1990年期间,我国的西南、西北地区就至少发生过十余起大伤亡人数,损失金额上亿元的灾害事件。在地质研究人员对长江三峡地区进行了大量研究之后,得出了滑坡灾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绝大多数的滑坡时间都是在深海氧同位素出现奇数的阶段,即温暖气候期。

由降雨引起的滑坡灾害是一种在世界上发生范围极广,频率极高的灾害。这一灾害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得到了各国政府机关的重视。降雨诱发型滑坡的发生时间一般都在诱发因素作用时间后的短暂时间内,其延迟的时间长度与滑坡发生地的岩体、地形、降雨量都有关系。滑坡一般发生在松散的岩土体地质区域,由于这中地质的抗剪强度与抗风化能力较低,且易受到水作用的影响。由于其成分构成,导致其坡面往往会出现裂隙、断层等情况,给了水流入岩石内部的机会。

1.2 泥石流

泥石流的发生区域,地形一般是深壑层出的崎岖山区,其发生的过程主要是受到了长时间的暴雨、暴雪气候影响。暴雨或者冰雪融水带来的大量水源携带着大量的泥砂、石块从高处冲下,积聚了大量的能量,会给周围的建筑、人员带来毁灭性的冲击。泥石流经常冲毁公路、铁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如果是严重的泥石流甚至可以冲毁大型建筑物、农田、水利工程等。这种灾害频频发生在山区,属于严重灾害。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由于地震造成的崩塌积聚了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储备,造成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在水源与固体杂质的都具备充足的条件下,然后引发了大量的泥石流灾害。因此,气象条件对于地震引发的泥石流灾害影响是更深的。

1.3 土地冻融

土地冻融的出现是由于土层受到了温度变化的影响。当温度在零度上下浮动时,土地产生了反复的冻结与融化现象,这就是冻融。在冬季气温低于零度时,北方的各省均会遭遇冻融灾害,但程度较轻。严重的土地冻融一般发生在高海拔以及高纬度地区,如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山脉与东北北部地区。严重的冻融一般会使土层的体积产生冻胀与融沉,进而引发地表的沉降,随之造成大面积的路面损坏与建筑损毁,危害较大。

冻融荒漠化也属于一种灾害性地质,它一般发生在高海拔的多年冻土地区。冻融荒漠化是冻土退化的表现,它的表现分强度的不同分别有植被衰退、土壤退化、地表裸露化、地表破碎等。气候对于冻融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影响来自于区域气候暖化,同时,外力作用对于冻融荒漠化也是有影响的。由于人类是难以控制区域气候暖干化趋势的,但是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以控制的。同时,我们要控制过度放牧与不合理的人类开发活动等带来的外力影响,以减弱冻融荒漠化的发展趋势。

1.4 地震

地震,是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文明的两次地震就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与2008年的汶川地震了。在这两起地震中,地震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这种伤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且地震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预测的突发灾难。作为群灾之首,震后带来的许多其他严重地质灾害给后期的救援工作增添了极大的难度,由地震带来的常见地质灾害有塌方、泥石流等。

在全球性的权威学术杂志《新科学家》上曾有一名英国的地质学家发表过一篇论文,他在文中指出,从全球已发生过的大大小小的地震案例中可以看出,气候变化给地质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全球气候的剧变大大提升了地震、火山喷发、灾难性海底滑坡现象的发生几率。并且,这种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从前就有,未来也仍将继续。有地质学家认为,当今的全球平均气温是往着快速增长的趋势发展的,这种气温的增长使得大气与海洋不断地积蓄着能量,影响着地质版块之间的运动。我们知道,地震的主要成因就是版块的碰撞,因此,还是有很多人认为,气候对于地震的产生存在一定影响。

2 减少地质灾害影响的措施

我们应当加强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问题上的研究,尤其是气候变化带来的重大地质灾害研究。在对于地质灾害的预警监测中,我们要采用动态评估建模技术,强化对于极端气候下的地质灾害评估能力。我们要理解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之间存在的一些相互作用,然后利用好科学技术的力量,同时提高居民的自我防护能力,达到有效地减灾。

2.1 做好监测预警工作

经过分析我们知道,气候变化对于发生地质灾害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气象部门与国土资源部门之间可以合作监测,做好预防工作,尽量减少极端天气引发的地质灾害带来的影响。

2.2 加强地质灾害的防御

由于全球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环境污染导致全球气候不断上升,由于这种反常的全球气候变暖情况,我国的地质灾害进入了高发期。因此,面对这种灾害高发的情况,我们要加强在边远山区农村的灾害防御,防御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2.3 预防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可能给重大工程带来许多安全隐患,使得工程的运营风险加大。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铁路建设活动,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这是由于气候变化会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一旦灾害发生则会使得建筑工程、公路等受到损害。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于重大工程的防护,减少气候变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损失。

2.4 加强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研究

我们要加强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各类地质灾害发生机理研究。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还比较缺乏对于受到灾害性气候影响的地质灾害的研究,在日后,我们要深入、系统地对于地质灾害规律、发生机理的研究。

3 结束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地质灾害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这就给我国的地质灾害监测单位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些监测机构可以与气象部门相互合作,通过研究气候的变化,尽量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时带来的影响。无论如何,首先我们要考虑到的就是人们的安全,尽量要做到预警与防御工作,这对于国家的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黄长生,彭红霞,杨桂芳,等.中国地质灾害与气候波动的耦合性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2002,21(4):89-92.

[2]程谦恭,胡广涛,张骏.中国近5000a来地质灾害群发性与环境变化[J].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6,18(2) :25-33.

[3]李长安.三峡地区滑坡与构造运动、气候变化的关系[J].地质科技情报,1997,16(3):88-91.

[4]耿庆国.旱震关系与大地震中期预报[J].中国科学B辑,1984(7):658-667.

猜你喜欢
冻融泥石流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泥石流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反复冻融作用下岩桥破坏的试验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降调节方案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