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4-08-15 00:54于妍妍汤道权杨冬芝江相兰邱净英
科技视界 2014年30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药学实验教学

于妍妍 汤道权 杨冬芝 江相兰 邱净英

(徐州医学院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本科药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能从事药品生产、检验、流通、药物研发、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药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大学学业,步入社会后所接触到的医药卫生领域,包括临床检验、药品鉴定、新药研制、药品质量的控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检测、体内药物分析和生物利用度等都离不开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1]。分析化学是理论与实验相辅相成的课程,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分析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还可以启迪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其教学目标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使用各类分析仪器,掌握操作技能,更应使学生学会和掌握与专业有关的实验方法和岗位职业能力。因此,加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已成为全面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1 药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我校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一般开始于大二上学期,主要包括分析天平的使用、溶液的配制等基础性实验,以及为了配合基础理论知识而开设的滴定分析、色谱分析等实验内容。学生对这些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等各个学科的学习效果。我院针对药学专业开展的分析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课时分别为108 和86 学时,分成三个学期授课,实验课时的比重仍然低于理论课时。从教学的反馈效果观察,学生对这些分析实验掌握的程度很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实验技能操作中,部分学生忽视了滴定分析中的关键步骤,如滴定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滴定管的检漏,如何正确使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实验内容重复较多,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老师做的太多,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导致他们过分依赖,懒于动脑。为此,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2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2.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性,体现专业性

分析化学是培养药学专业实用型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分析化学实验的内容应尽量与专业融合,体现分析化学与生产、生活实践和科技发展的联系[2]。然而,以往所选用的实验教学内容过于偏重基础性和验证性实验,综合和设计类实验较少。基础和验证性实验的实验原理、步骤、内容已经详细地列举在实验课本上,不需要学生过多个人能力的发挥,学生只需按照实验讲义按部就班地去做;而综合性实验旨在构建人才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科学思维,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鉴于药学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要突出药学的特点,教师在查阅资料选择这类实验内容时,要坚持以“药”为本,注意结合药学学科的热点问题,力求体现“专业”和“创新”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如学院最近开展的综合设计实验“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控制”就是一个学生综合技能很好的体现。教师给出命题后,几位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由学生亲自查阅药典或文献资料,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自行设计实验课题,并写出设计方案。教师对每位学生给出的方案进行审阅论证,提出修改建议。论证通过后,学生即可准备实验,进行实验,完成实验报告。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补充完善,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开展实验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2 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走上”讲台

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如何实施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并参与到具体的教学中。而目前,我校传统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被动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感到“力不从心”,明明是反复强调过的关键步骤,可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不少学生不清楚或是压根不知道。这充分说明了这种教学方式的盲目性和刻板性,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摒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地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恰恰能够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3],而实现这种教学模式,教师需要相应转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例如,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完成某个教学实验。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实验任务,鼓励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进行合理的设计,并能够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当然,让学生走上讲台,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相反,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全程参与跟踪,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资料的提供,听课到课后教学效果的评议等,都要全面指导。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并鼓励小组间进行交流,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互助合作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2.3 改进实验评定机制,重视预习报告

在以往的实验考核中,教师多数是按照实验报告的书写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给学生评定。这种评定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助长学生之间抄袭的风气,无法体现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宗旨。不仅如此,由于很多实验步骤都是教材上详细列出的,学生没有经历过预习这一关键环节,实验结束后,很多学生对实验原理、过程还只是一知半解,无法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自觉的学习态度。而改进后的实验评定和考核主要分成预习报告(30%),原始数据的记录(20%),实验数据处理(30%)及思考问答四个部分(20%)。改进后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重视了对预习报告的考察。学生在预习报告中不仅需要写清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还需要列举出自己认为在实验中可能会碰到的难题以及应该如何解决,就自己的观点提出实验中的关键步骤,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前充分的了解这个实验,了解实验中每一个步骤的用途和意义,避免盲从性。此外,我们还适当地提高了思考问答部分的比重,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及时复习总结,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查询以往的理论知识或上网搜索答案或咨询老师,从而加深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改进评价机制,使学生学会在面对一个陌生的问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3 结束语

总之,分析化学实验在药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们需要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逐步转变教学方法、手段,与时俱进,进行不断的教学探索与研究,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在实验教学的改革中重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一切条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材施教,为药学及分析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现代化的“营养基质”。

[1]杨冬芝,汤道权,江相兰,林奇泗.案例教学法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977.

[2]杨艳杰.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83.

[3]曹文轩,张梦军,张惠静.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浅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6):948.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药学实验教学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分析化学模块化创新教学开发与应用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TRIZ创新理论在分析化学教学实训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