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哲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弟子规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事,面对父母,老师,兄长,同学,朋友时该有的举止风度。这跟儒学有点相似,儒家学说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弟子规就是教我们如何修身。只有先修养好身心,建立好面对生活的心态,进而才能谈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在此,我想说说我对孝的感悟。
入则孝。古话说,百行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纵使经历几千年,也毫不腿色,且旺发光彩,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也将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作为子女,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先把孝放第一位,当然先排除愚孝,愚孝发自内心也是孝,可行为上却是一种不孝,例如弟子规里讲到亲有过,谏使更,如果父母有做错的地方,作为子女不能因为他是长辈就不敢谏言,这样只会导致他一错再错,甚至到了无法回头的地步,我们若没能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甚至还助长这种错误,就是一种愚孝,在这里就不深讲。因为我们所做的事,远远比不上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辉。俗话说,大孝也是孝,小孝也是孝,父母不奢望我们一定要有轰轰烈烈的伟绩,就算简简单单的一生平安,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孝。天下父母虽有望子成龙之心,但这也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爱延伸到孩子的前途和将来,小时候可能会抱怨父母的严厉,会有青春期的叛逆,慢慢地,你会懂,这是父母的用心良苦!当你懂了,父母却老了,岁月不留人,我们只能赶在时间的前头尽自己的孝道。
孟宗哭笋这个故事想必家喻户晓,为了给生病的母亲熬一碗竹笋汤,小孟宗在雪地里挖了一天一夜,始终没有挖到,那时他绝望地大哭,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孝的孩子,他的哭声最终感动天地,大地开始冒笋。小小年纪便懂孝道,每每想起这个故事,我都觉得自行惭愧,青春期的叛逆让我错失很多尽孝的机会,我很自责,我想倍加弥补。初中毕业后,我变成了离家的游子,有时候几个星期才回一次家,刚开始我还庆幸自己考到寄宿学校,终于可以摆脱妈妈的唠叨,过上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这种日子没过多久,我便开始后悔,寄宿的生活让我独立了,也让我想家了,我想吃妈妈做的饭菜,我的校服脱线了,我的手磨破了,我感冒了,因为晚上再没人给我盖被子了,耳边少了唠叨声,有点不习惯了,总觉得缺少什么,内心空空的。偷偷到楼下打了个电话,听到妈妈第一句话“吃了没?饭堂菜好不好吃?”鼻子酸酸的。
现在我已经是大学生,离家更远了,虽然不能常回家看看,但我会经常给家里打电话,多关心关心爸妈的身体,爸妈老了,身体行动能力也大不如前,他们忙活了大半辈子,辛苦了大半辈子,他们用自己的健康换来我们的成长,看着他们日渐增多的白发和苍老的容颜,我内心既心疼又心酸,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天还大,比地还博,比海还深,不是报答就能了却的事。我是一名医学生,虽然我没有老师,医生那样丰富的经验,但我经常把自己学到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医学知识同爸妈分享,多教教他们一些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我想,这也是我目前能尽到的孝了。但就这些我仍然感到不足,我好想呆在他们身边,好好陪陪他们,每次开学前都会听到妈妈说:“家里又剩下我们这两个老头了,还好有只猫偶尔会叫两声,不然我都忘了煮饭了”。每每听到这句像是开玩笑的话,内心都会莫名的伤感与自责。于是我开始期待每个寒暑假,一放假我便马不停蹄地往家赶,远远便看到候在门口多时的爸妈,吃到香喷喷的饭菜,心里没来由地一阵激动,一阵欢喜。在家的日子,我很珍惜,或许是有限的时间让我感到紧迫,似乎连指缝的时间都不肯放过。白天我会抢着帮爸爸记账,偶尔还会到地里除除草,帮妈妈摘摘菜,洗洗碗,陪他们喝喝茶,晚上空闲时我就帮爸妈做推拿,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是再简单,再普通不过的寒暑假生活,但是对我来说,每一天都很重要,每一天都很美好,每一天我都过得心安。他们没说什么,每天都笑口常开,但我知道,这样的每一天他们都在珍惜都在回忆。
父母不求我们轰轰烈烈的回报,我们的成长,懂事,快乐就是他们最大的欣慰。尽孝不一定非要干大事,光宗耀祖,让父母在外面有头有脸才算尽孝。能成人中龙凤当然是件好事,但关键的孝是发自内心的,小到主动帮忙打酱油也是孝。孝不分大小轻重,只分是否真心,是否真正懂得感恩。清晨里的一杯温开水,节日里的一句问候,一张卡片,冬则温,夏则清,看似简单,对父母来说却重如泰山,尽孝就多一点爱心,细心和贴心。手机里还存有那首难忘的老歌《常回家看看》,一直舍不得删掉,时不时地听一听,偶尔还会循环播放,甚至唱一唱,歌老孝不老,就像这首歌词里写的“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爸妈永远是家里的脊梁柱,无论何时何地,都会为你撑起一片天!我们一边尽孝一边还在受恩,所以孝永远不言尽,不言迟,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孝敬父母,便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