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姜红德
一个是在开放源代码许可证下发布的产品,以保障软件用户自由使用及接触源代码的权利,同时也保障用户自行修改、复制以及再分发的权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开源软件和技术。
一个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以便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这就是当前正炙手可热的云计算。
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还没有大规模形成主流趋势之前,开源技术一直被冠以破坏者创新的头衔。在传统而又封闭的IT架构下,企业和开发者越来越感觉到创新的艰难,他们通过各种开放、协作的方式对传统IT巨头们进行了挑战,就像当年IBM终结了苹果机的霸主时代引领了新一代的兼容机风潮,也像今天的Google正在终结以WINTEL架构为主要特征的IT格局。
所以,当IBM、HP、思科、戴尔、微软这些国内外云计算企业纷纷握手开源的时候,未来将会给IT行业带来哪些变化?又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出现?思考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即将面临的IT新格局来说将会得到更多的启发。
在谈到开源的时候,我们经常绕不开的是开源带来的好处:降低风险、付出少、质量好和招聘到优秀的人才等等。但是这些只是开源软件和技术获得行业认可的一个重要方面,真正让开源形成规模和巨大影响力的是,开源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和新的生产力。
美国宇航局曾做过一次试验,他们那时要绘制一幅火星地图。他们想与其让三四个训练有素的博士生借助从火星上拍回来的图片来绘制,不如干脆把这项工作划分成不同的板块,上传到网上,让所有感兴趣的人在同一简单的网络界面下工作,这些志愿者只需花五到十分钟时间用鼠标点几下即可。六个月后,有85000位志愿者参与了制图计划,他们工作得比卫星图片的返回速度还要快,用宇航局的话说,就是“和受过专业训练的博士生制出来的地图之间难以辨别”。这正是把工作细化以及计算分散化的结果。
同样的经济模式在商业领域一直在发生。Google最大的创新在于懂得让网民自己来决定网页的重要性,Google把这一抉择权外包给了广大的用户,于是有了PageRank。此一技术的逻辑是,与其让工程师或员工决定网页排序之先后,不如把这个决定交给用户,不管他们出于什么动机而点击了某个链接,或把某些链接关联起来,但是只要把目光放在这些链接那里,让这些链接的排序得以上升。
今天PC为王已经过时,在互联网大肆兴起的年代,这一经济模式已经屡试不爽。正是这些以用户为中心、注重开放协作的精神让互联网逐渐蓬勃发展,成就了Google、亚马逊、百度、阿里巴巴等一批企业,这些企业基本上打破了原来的IT格局,在电子商务、搜索、移动互联等领域成为新的霸主,取代了一些传统的IT企业。
由于有了这一新的经济模型,今天行事方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以往人们必须雇佣那些懂得行业知识的人,花某一段集中的时间来干某种活计。而假如你把任务切分细化,你就可以很轻松的鼓励人们去帮助你完成某件事情。因为任务细化以后,每个人仅需花五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属于他的一部分。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现象正在形成:P2P网络正在对传统的唱片业界构成冲击,自由/开源软件正在从微软那里抢夺市场份额,Skype也许会威胁到电信企业的生存,维基百科则正在对其他的在线百科全书网站发起挑战。
当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逐渐兴起的时候,开源的开放协作、低成本和高可靠性也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发展空间。
在12月11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开源云计算大会上,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名誉主席陆首群介绍,目前国外主流的开源云平台包括OpenStack、CloudStack以及Eucalyptus。其中,OpenStack发展得最快,Cloudstack后来被并购了,Eucalyptus现在只是作为研究使用的较多。“我们常说的云计算有三大主流架构,一个是OpenStack,它是开放架构,开放代码的;一个是亚马逊的EC2,封闭架构不开放代码;还有一个是微软的Azure,它是开放架构,不开放代码的。”
目前IBM、HP、思科等著名的云计算企业纷纷加入到OpenStack阵营中,成为其“黄金会员”,从而使其会员总数增加至18家公司。“白金会员”需要支付每年50万美元的入会费,并承诺至少入会三年;“黄金会员”需要支付相当于营收0.025%的年费,最低不少于5万美元,最高不超过20万美元。
之前一直和开源为敌的微软在今年11月份也宣布开始拥抱开源,并专门成立一家公司负责开源相关的工作。据业内专家分析,微软显然已经意识到,开源是软件市场中难以清除甚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清醒的认识,他们没有采取盲目打压的态度,而是对开源项目进行一定程度地接受,并将自己的影响力逐渐向开源领域拓展。
事实上,微软是Linux系统最大的十七家赞助商之一,在非营利性基金会中主持日常事务,并为Apache软件基金会提供经济援助。除此之外,微软还会定期以赞助商身份出现在重大开源活动当中,用笑脸接待每一位开源爱好者。开源如今已经遍布整个微软公司,尽管开源方案还没有带来任何核心级产品,但发展的基础架构事实上已经齐备。
目前在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基本上跟国际同步,以OpenStack开放架构构建的开源云是当今云计算发展的主流之一。而在今年2月份工信部也宣布正在启动制定云计算“十三五”发展规划,云计算及以其为主导的IT模式获得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各行业中得到大力推广,云计算的发展也为开源技术的培育和推广提供了舞台。
云计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信息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重大成果,开源道路则是实现创新赶超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目前在中国还有相当多的人存在错误观念,认为开源不是创新,把开源和创新对立起来;总感觉用开源软件,就是用低劣免费的东西,就是抄袭别人的东西。其实强调创新,既有原始创新,也有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开源软件,我们同样可以创新,而且开源可以真正促使我们更有效率的实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他指出,就开源软件Linux Kernel 3.17来说,补丁包数如今已有12183个,来自40个国家的开发者。按照个人贡献排序,6.71%是中国开发者贡献的,除了排名第一位的不明国际的群体外,中国位于美国、德国之后,世界排名第四。这说明中国的软件开发应用人员为开源软件做了很多工作,贡献度还不错。
开源为云计算带来了更多创新,云计算也为开源带来更大的空间。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要发挥云计算的潜力,就必须建立在开源软件的基础上。而开源应用的商机也趋于成熟,各大服务商也相继完成了在中国的布局。
SUSE全球副总裁Michael Miller表示开源云能够带来更多的开放和透明,实现创新和高可用性,“在市场上最近出现一些情况,就是通过开源软件的全透明来实现安全。透明意味着没有后门,通过一个社区交流,大家找出各种各样的危险,并由此快速实现创新。我们建立的SUSE Linux 12平台,实现了实时内核补丁、及时信息回滚等技术创新。”
一位来自香港的IT架构师张民杰,正在打造一款基于OpenStack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Pandora,并将其开源出来。“我们基本上想走私有云的模式,卖给用户私有云的解决方案”,张民杰清晰的点出了Pandora的商业模式.“现在市场上, 即使是北京、香港等高收入的城市,很多中小企业也买不起VMware的产品,它们很多时候只能用VMware的免费版。一整套VMware要几十万元到200万元,因此我们在价格上可以有很大的机会。”
同样作为基于OpenStack的解决方案,HP Helion能够保证用户不受任何硬件或者结构上供应商的限制,增加了惠普本身作为企业级的理解,能保证企业级的客户具备足够的安全性、高可用性、扩展性。
IDC企业系统与软件研究经理王学亮对记者介绍,作为一项免费的私有云策略,开源云在全世界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粉丝。IDC的研究报告也表明,过去一年来开源市场的规模在逐步增加,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得益于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一些企业开始在开源领域发布了自己的成熟的商业解决方案,而这些商业化产品因为性价比较高而获得了行业用户及技术开发者们的青睐。
王学亮同时也指出,尽管很多开发人员热衷于开源技术的交流和分享,在国内企业中真正大规模重视开源研发和应用的并不多,企业在开源云计算方面的投入资金也非常之少。这也是最近虚拟化企业VMware公司CEO基辛格认为开源云在企业级市场还远远没有获得成功的重要理由之一。基辛格认为,开源云平台如Openstack只是一个构建云的框架。已经大量采用或广泛部署VMware的用户没必要使用它,增加的转换成本也不见得有效果。不过基辛格也认为,OpenStack仍能在云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那里获得认可,这个领域是VMware在过去未触及到的,因此,VMware的策略是拥抱开源,他们相信它的确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
对于开源在企业级的不佳表现,国内IT专家中也提到了自己的看法。倪光南院士表示,在国内对开源的主要贡献的企业主要还是外资企业,真正有影响力的国内企业只有华为一家,这和当前开源云平台火热的现状不是非常匹配。
“了解当前开源云计算的客观需求和技术发展是根本所在,正本清源,把握本质,把握规律,提升能力。”
目前在国内开源云计算领域仍然缺乏充分的交流和合作,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的指导下,由电子工业出版社策划并主办的首届中国开源云计算大会显得顺理成章,并取得了成功,为来自政府、行业和企业的人群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和分享的平台。作为大会的总策划,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刘九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开源软件大有可为,云计算方兴未艾,促进开源云计算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与应用的创新,也需要观念与模式的创新;目前业界对开源云计算还缺乏足够的研讨交流,部署开源云计算系统的成功案例、经验教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和分享。
目前开源云在政策支持、观念更新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拦路虎”,但是并不紧要,只有真正认识到它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它的发展方向。正如国家工信部杨学山副部长所指出的那样,需要了解当前开源云计算的客观需求和技术发展是根本所在,正本清源,把握本质,把握规律,提升能力。
记者从工信部知悉,国家有关部门对开源软件给予了高度重视,也为中国的开源软件生态系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也提到,接下来将通过包括出台开源和云计算的长期规划,引导支持指导国内的企业积极参与开源项目,增强我国在开源云计算领域的贡献,构建更多更大的公共云平台等方式,让中国云计算事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