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庆
群众利益无小事
■蔡永庆
笔者最近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位群众到某机关办事,得到的答复是:你先回去,我们研究研究,再答复你。”一个星期过去了,还是同样的答复;一个月过去了,还是同样的答复……这位群众为此非常气愤。或许这件事情真的很复杂,难以处理,但是拖这么长时间不予答复,就是对群众漠不关心、不负责任的表现,说到底是没把群众的事当成事。
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要不得,这样的作风须转变,各级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为广大群众谋利益、解难题,用责任赢得群众信任,用热情树立良好形象。要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必须用真情去对待群众,用爱心去温暖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知民情、晓民意、通民愿。要真正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对群众关心的小事能够办的马上办,不能立即办的作出合理解释,再排出时间表争取早日办。更重要的是,我们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提出的小事,当做一种预警、一种提示、一种建议,认真分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更好地诠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执政要义。用真心去解决群众的急难问题,认真、细致、扎实地做好群众工作,加深与群众的感情,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任。
有句话讲得好:群众在我们的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我们党员干部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人民是职责所在、根本所在。如果各级党员干部都能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认真听、马上办,并将之作为改进工作的“晴雨表”,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困难无法解决呢?我们党的事业何愁不兴旺发达呢?
(责编:刘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