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坤 马建新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1;中共大连市甘井子区委党校 辽宁大连 116033)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自己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性质的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它要求把为集体为社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贯穿于各行各业之中,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都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把远大理想同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职业工作的出发点,并以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党领导国家各项事业的价值导向。中国共产党一直都非常重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结合形势的变化、事业的发展、人民的期待,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作为改造社会风气的重要因素,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培养职业工作者的高尚品德,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积极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了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对端正社会风气的重要性。1980年,邓小平在干部会议上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首先要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带头。1980年2月23日至29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求全面恢复和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1981年,党中央作出《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强调新闻媒体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工作者必须坚持党性,增强党性,加强组织纪律性。1986年9月28日,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加强那些直接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服务部门的职业道德建设,反对和纠正带有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为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四大,又进一步强调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指出职业道德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纠正不正之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并对职业道德的内涵和重点予以明确,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指导。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正式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加强师德、医德、官德和新闻工作者的从业道德等方面入手,推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而且把它作为联结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新时期净化社会风气的有效途径、培育“四有”新人的一项基础工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对于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科学而明确的建设要求,保证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
道德建设是一个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统一的过程。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的不断完善来自社会生活实践的不断变革。社会生活实践不断给道德建设提出新的道德课题、新的道德要求,推动着我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而且,道德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根据人们的实践需要而形成的道德要求才是可行、有效的。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透过纷繁复杂的职业道德现象,把握新时期的职业道德发展规律,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职业道德理论,并在职业道德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道德理论,使其更具科学性,用更加科学的职业道德理论去指导职业道德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时代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合中,努力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就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新形势下,针对人们思想意识、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部署,并提出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它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职业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分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部分人不顾企业和他人及社会的利益,见利忘义、弄虚作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背离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现象,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对于职业道德的内涵和重点予以明确,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党的十五大要求各行各业都要重视职业道德建设,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1998年5月19日,中央文明办召开推广行业规范化服务座谈会,要求把行业规范化服务同创建示范点、社会服务承诺制、优质服务竞赛、“百城万店无假货”“青年文明号”等活动结合起来,要求把创建文明行业活动逐步形成机制,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1999年6月15日,中央文明办、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交流、总结行业规范服务的经验,对深入开展优质规范化服务,大力倡导文明行业新风作出了部署。针对行业风气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诚信问题,2000年11月28日至3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强化信用意识,加强诚实守信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依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偷税骗税、经济欺诈、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
2001年制定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从根本上回答了在世界走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如何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问题。它从规范体系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进行了时代创新,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创建文明行业的工作,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为重点,与促进行业系统的改革和发展紧密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创建活动由一些地方发展到全国,从先行一步的行业发展到各行各业,从窗口单位延伸到整个行业系统,覆盖面之宽,参与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会同有关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先后在全国开展的“百城万店无假货”“社会服务承诺制”“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讲文明树新风”“行业规范化服务”等活动不断深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向上、稳步拓展、不断深入、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使得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呈现出特殊性规律。只有立足于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找准特征,才能保证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可操作性。
第一,处理好职业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关系。在我国现实生活中,道德建设存在着层次性。虽然提出了共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但由于人们道德水平参差不齐,认识能力和实践经验各异,因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操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其层次性。首先,必须提出先进性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不能仅仅停留在现实发展阶段,还应积极地追寻道德发展的未来。道德的先进性要求必须在少数先进分子中身体力行。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道德更要充分体现先进性,要有襟怀坦荡、忠诚积极、坚持原则、遵守纪律、勇于斗争、不怕牺牲、诚实信用、廉洁奉公、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等高贵品质,在工作中能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勇挑重担,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为人民谋利益,充分体现奉献社会的规范要求。同时,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又涉及到每个社会成员,需要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因而要提出职业道德建设的广泛性要求,积极鼓励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的职业道德规范,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按照职业道德要求制约自身的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第二,坚持教育引导与纪律约束、制度规范相结合,发挥制度在职业道德建设中的制约作用。纪律约束是优化职业道德的保证。道德与纪律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都以调节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为目的。通常情况下,道德伦理、思想教育,只是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着重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纪律既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又指明哪些是不该做的。一个不愿自觉遵守纪律的人显然也不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一个德行不好的人也不可能自觉遵守纪律。因此,在采用思想教育引导的“软约束”同时,必须强化制度规范,辅之于必要的纪律约束和严格的管理。在进行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弘扬职业精神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制度的健全和规范。完善具体行为准则时,既要突出共性,又要体现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特点;既要体现总体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又要同有关法律法规相统一。我们党要求各行各业针对各自的工作特点制订切实可行、内容具体、易于操作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并结合各个职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把职业道德体系法制化、制度化,才可以提升职业道德体系的效力和强制力,才方便相关部门对行业职业道德体系执行情况的监督。在考评体系中设置职业道德指标,将办事群众的打分计入年底的测评,促进工作态度、机关作风的转变。
第三,处理好全面建设与抓住重点的关系,确定以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邓小平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1]p17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首先是党和国家机关干部,要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广大党员和干部树立好榜样。胡锦涛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以自己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带动群众做好各项工作。习近平也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既使我们认清了做好党政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是做好这方面工作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的确如此,由于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的党政干部处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地位,其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党政干部职业道德对其他各行各业乃至全体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以加强党政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为抓手,既能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能使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建设。
第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推动行业职业道德建设。运用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来带动和推动工作,是我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创造的一种传统的、独具优势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先进典型代表了职业道德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具体规范的可操作性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主要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培养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人物,为全党全社会作出表率。
1983年7月27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朱伯儒“学习雷锋的光荣标兵”荣誉称号,表彰他克己奉公、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品德。1991年5月,授予张子祥“学雷锋模范”光荣称号,表彰他立足本职岗位,实践雷锋精神。1994年4月26日,卫生部授予赵雪芳“白求恩奖章”,全国妇联授予她“巾帼建功标兵”称号,要求把向赵雪芳学习与医德医风建设紧密结合。1995年5月,举行孔繁森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孔繁森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杰出代表。1995年7月,举行公安战线的赛尔江烈士事迹报告会,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警察无私无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边疆各族人民之间团结友爱、亲如兄弟的深厚情谊。同年8月7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济南工商银行规范服务的经验进行联系报道,倡导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行业新风。1996年,先后召开李润五、李国安、谭彦、李素丽等人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倡导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和踏实行动,弘扬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党的十六大以来,是学习宣传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人物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时期。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党员,从科学家、教师到工人、农民,从将军到士兵,各个地区、各行各业、各类人群都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李素芝、许振超、宋鱼水、杨业功、王顺友、丁晓兵、方永刚、李中华、郭明义、张丽莉、吴斌、高铁成……一个个典型的名字在大江南北广为传颂,温暖群众,感动中国。2011年9月,首次“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系列公益活动,推选出10名“最美乡村教师”,一个个鲜活、生动、感人的乡村教师形象进入了公众视野。被当地群众誉为“摆渡教师”的石兰松,26年来换了8条木船,接送过1000多名学生[2]。如今,无数个热爱教育事业、扎根农村的“石兰松”不断涌现,感动世人。
这些先进典型的事迹在神州大地产生了强烈反响,感染了每一位同志。他们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穿透地域,在引导群众、弘扬正气、激励人心、推动工作方面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各行各业争相学习的榜样,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始终站在时代特征与职业道德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上,成为时代的先锋,体现了人民的期望和时代的需要。先进典型是旗帜,是榜样,展现一种风采,昭示一种精神,孕育一种希望,代表一种方向。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潜在鼓舞和示范引导作用,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正确的观念、态度、方法对待先进典型,把学习先进典型落实在工作实践中,把学先进由一般号召变成自觉效仿与制度约束相结合,发挥典型的政策导向功能、决策验证功能、经验传导功能及激励教育功能,产生震撼心灵的激励教育效应,起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里尤其要强调党政干部的表率示范作用。当前正在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所以聚焦作风建设,把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侈之风作为主要任务,其目的就是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政干部要积极参与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要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加强党性修养、道德修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我是谁”“来自谁”“为了谁”“维护谁”等问题的认识上作出准确判断,做到位高不自显、权重不谋私、功多不自傲,兢兢业业为党,勤勤恳恳为民,做老百姓的“自己人”,当好人民公仆,努力取信于民。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推动社会文明的“正能量”——十六大以来全国道德建设述评[N].光明日报,201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