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项群专项体能训练特征研究

2014-08-15 00:50黄宝宏周志雄
武术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项群耐力体能训练

姜 杨 黄宝宏 周志雄

(1.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3.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北京 100191)

自从项群训练理论问世以来,受到了体育界各级专家和学者的普遍重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体育领域的各个层面中,并且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体能作为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的重要因素。每一个竞技运动项目都有着自己特定的体能特征及训练规律,抓住这些规律对于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1]。因此,本文在结合项群训练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项群运动项目的体能训练特征来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和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和收集了涉及本研究的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阅读了大量有关现代训练理论、项群理论和体能训练等方面的专著和文献资料,掌握我国体能训练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在广泛阅读和整理各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项群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对相关材料进行重点阅读和分析,为本文的理论分析提供基础。

1.2 专家访谈法

走访从事多年体能教学和训练方面的专家,了解体能训练的相关知识,就有关不同项群体能训练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从不同方面了解我国体能训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相应的体能训练方法和对策。

1.3 逻辑分析法

结合系统理论对中国各项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其结构及特点。分析相关资料,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出不同项群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特征和训练方法,整理出中国运动员体能训练理念创新的关键所在。

2 分析和讨论

2.1 体能训练的概念

体能训练就是指根据各个项目竞赛的需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状况,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适合特定运动项目的要求,确保运动员的体能状况能够适应比赛中战术活动的进行与技术水准的发挥。同时保证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掌握新的技战术,并将已获得的素质在运动竞赛中充分的发挥出来[2]。当运动员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后,专项成绩的提高日趋缓慢。这时一般的训练手段和负荷已不能对机体产生作用,只有那些具有专项化、个体化和高强度的训练才能突破已有的平衡[3]。

2.2 专项体能训练特征的界定

专项体能训练是指当运动员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后,一般性的训练负荷和手段已经不能对机体产生作用,只有根据专项需要设计训练方法和手段来进行体能训练。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的主要优势项目集中在羽毛球、乒乓球、跳水、体操、射击等适合东方人灵巧特点但对运动员体能要求相对不高的技能主导类项目上[4]。这种情况让人产生一种错误的思维定势,认为竞技体育项目的竞争主要是技战术方面的竞争,技战术水平的高低是主导竞技体育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导致我国早期对竞技体育的研究重点多体现在技战术方面,而忽视了对体能训练这一重要因素的研究[5]。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各运动项目对体能训练已经有了充分重视。专家和教练员都把体能训练纳入到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部分。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我国许多项目上的教练员对体能训练认识不足,训练方法粗放、单一,教练员一提到体能就想到耐力跑训练;提到力量训练就想到杠铃。在许多不同质的项目上运用着相同或类似的训练方式,对专项体能训练特征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专项体能训练特征进行界定和选择就显得愈发重要。

2.3 不同项群专项体能训练特征研究

2.3.1 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的专项体能训练特征

快速力量性项群主要包括田径中的投掷、跳跃、举重等项目。这些项目均需要运动员肌肉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发挥出极大力量,表现出很强的做功效率,均是具有高度爆发力的项目。此项群由于运动速度快、持续时间短决定了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中力求以快速力量训练为核心,需要把专项爆发力和速度力量作为典型素质予以发展。其中快速力量的无周期性是它们的一个特性,以增强身体“爆发区域”的大肌肉群的最大力量练习是另一个特性。通过对该项群运动员的肌肉运动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投掷项目中,铅球最后用力时间约为0.3S,标枪在最后用力阶段的时间仅为0.12-0.15S,举重项目中抓举用力时间约为0.5-2S[5]。因此,在体能训练中,应把力量、跳跃、专项技术动作速度和短距离冲刺跑结合起来,通过项目转换调节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有效的提高爆发力。采用最大力量练习、超等长练习及动力性练习,有效地发展最大肌肉力量和快速力量是该项群体能训练的重点。

2.3.2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专项体能训练特征

速度性项群在比赛时生理上完成着极限强度的工作,竞赛成绩的评定,并不是考虑运动员们动作难度的高低,也不是评判选手们完成技术动作的多少和优美程度,而是要求选手们在比赛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以最快速度到达赛程的终点。该项群由于动作技术相对简单,表现为周期性的多次重复,决定了在体能训练中力求是训练训练手段集中、简练,力求实效,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消耗。训练手段则主要集中在发展爆发力,提高动作速率,改善反应能力以及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大量研究证明,优秀短跑运动员在途中跑时,支撑腿从落地到完成瞪地动作用时在0.08-0.11S之间,而肌肉收缩时发挥的最大力量所需时间在0.7-0.9S之间;在短距离游泳项目中,大部分肌肉都在做等张收缩,速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肌肉群的动力性力量,而非最大力量值[6]。因此,体能训练的主要特点是连续周期性的快速力量训练,超等长练习法,退让练习法和等动练习法是此项群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

2.3.3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专项体能训练特征

耐力性项群主要包括赛艇、皮划艇、中长距离跑、中长距离自行车、中长距离游泳等众多项目。其主要技术结构特征属于周期性运动,由若干个动作循环组成,每单个动作中的多余动作环节都会消耗一定的机体能量,这些动作的重复与积累会对整个比赛发挥造成不利的影响。随着动作距离的增加,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动作幅度会趋于减小,要想在长时间的比赛中维持较快的运动速度和稳定的动作幅度,运动肌肉就需要在整个比赛中保持良好的耐力性。研究表明,长距离跑和长距离游泳运动员的红肌纤维所占比例较高,肌肉收缩体现出协调性和耐久性特征[7]。在该项群的体能训练中应着重强调利用相对力量训练和力量耐力训练,发展运动员肌肉的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耐力。

2.3.4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专项体能训练特征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主要包括花样游泳、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跳水等项目。这类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均以运动员所完成的动作难度、优美程度和稳定性等方面来进行成绩评定。此类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优美的形体,动作敏捷而灵巧,强调整套以及单个动作的难美。在运动中强调的是由身体各部位协调用力,其中动作造型的高质量完成和各种动作变化是提高运动员表现力水平的主要环节。因此,专项的体能素质是保证运动员高规格、高质量完成动作,提高整体训练水平的基础。体能素质对运动员表现力影响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的感染力、动作的到位程度、节奏和协调性等方面,整体上对运动员的力量、柔韧、动作速度和肌肉力量耐力素质都具有较高要求。在专项体能训练中着重强调在以下两方面:(1)加强身体基本形态的训练。通过徒手、持轻器械等专门动作练习来训练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感觉和准确姿势,维持动力定型,形成正确的身体标准姿势;(2)加强各专项素质的训练。对力量、柔韧、肌肉耐力、心肺耐力着重训练,并且要在训练中把各专项训练方法整合起来进行整体的协调性训练。

2.3.5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的专项体能训练特征

表现准确性项群主要集中在射击、射箭、弩弓等项目上,与其它项群相比项目较少。在比赛中没有大运动量和激烈对抗性是其突出特点。该项群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训练和心理训练一直以来是教练员所关注的重点,而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运动员的体能。该项群虽然消耗的体力较小,恢复较快,但比赛时间较长,需要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对肌肉的静力性耐力要求较高,调整不好,就会容易产生疲劳。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力量消耗容易得到教练员的忽视。在该项群的技术动作训练中,如射击的稳定功、运枪功和击发功,以及射箭的撤放功、举开功和稳定功都需要良好的静力性力量和耐力。因此,巧妙地组织与安排体能训练可以良好的训练效果。体能训练可以采用各种姿势的游泳等练习发展肌肉耐力;采用推举、仰卧起坐等负重练习提高上肢、腰腹为主的肌肉力量、静力性和动力性力量耐力;采用各种信号刺激手段提高反应能力;采用徒手和多种器械的基本体操练习及球类运动发展灵活性、柔韧性和协调能力。

2.3.6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的专项体能训练特征

格斗对抗性项群主要包括摔跤、柔道、拳击、武术散打、击剑等项目。此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和应用以及比赛心理的稳定与自身体能水平密切相关。格斗对抗性项目要求运动员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是该项群的主导体能素质。摔跤要求最大力量、爆发力、动作速度和耐力;拳击、跆拳道主要表现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灵活性、耐久力上。在比赛中,运动员在进行激烈对抗时的心率可达180-200次/mi n。因此,该项群运动员的在日常训练中的平均心率较高,练习密度大。机体的体能训练主要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抗击打能力和内脏器官抗震能力,提高运动员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下的耐力。在体能训练实践中,通常采用最大强度和次最大强度的短时重复练习法,以此提高动作速度,增强爆发力;采用极强间歇和强化性间歇方法,提高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和肌肉的耐酸能力;采用循环训练和组合训练法,通过变换训练强度、密度、方式使机体性功能和结构上产生与比赛实际相吻合的训练适应,发展类似比赛中所要求的综合体能素质

2.3.7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的专项体能训练特征

隔网对抗性项群比赛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一场比赛达是十分钟,甚至2 h以上,但是运动心率相对不高[8]。网球、排球、羽毛球等都是该项群的代表性项目。整体上来看,该项群的我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相比体能的差距显得比较突出,对比赛成绩影响较大。因此,增强该项群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是提高比赛成绩的重要途径。隔网对抗项群的主导体能特征体现在移动速度、挥臂速度、灵活性及快速移动的耐久力上。速度和力量训练是核心,耐力训练是基础。在训练中应采用较多的强化性间歇法和短、中时持续法,以此提高以无氧代谢为主结合有氧供能的交替供能能力。以短时重复训练方法发展爆发力、反应速度及短距离移动速度。以强化性和发展性间歇法发展快速挥拍和快速位移的爆发力及力量耐力[9]。

2.3.8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的专项体能训练特征

同场对抗性项群主要包括篮球、足球、橄榄球、手球等项目,该项群运动员在比赛的进攻和防守中身体对抗频繁且激烈,运动员如果没有出色的体能水平作保证很难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只有具备出色的体能,才能适应高强度、快节奏的攻防转换,并在全场比赛时间内自始至终发挥出高水平的技战术能力。体能训练能占到整个训练活动的三分之一[10]。同场对抗项群比赛中的运动员跑动积极,多次重复快速起动和冲刺,身体在合理接触中频繁冲撞,且比赛时间较长。因此,爆发力、起动加速度、动作速度、直线和变向位移能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是同场对抗项群的主要体能特征。专项体能训练主要围绕在提高心肺功能、非乳酸供能能力,肌肉力量和耐力几个方面进行,训练中运用循环法、间歇法、重复法和变换法,其特点是高度与技战术训练结合起来,强化近似同场对抗比赛活动方式的运动能力。

3 结论

专项体能训练是一种专门为挖掘自身的潜力,作为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而组织的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实践表明,缺乏科学理论与方法指导进行盲目的体能训练已经无法保证运动员在国际化高水平的竞技比赛中取胜。因此,在体能训练中的每种训练方法都应与各专项动作相结合,依据不同项目的运动规律和特征进行相适应的体能训练,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专项运动能力得到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必须适应体能科学理论与方法才能提高我国体能训练的科学化进程。

[1]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J].体育科学,1990(6).

[2]陈小平.试论“专项能力”的训练——对我国体能类项目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探析 [J]. 中国体育科技,2002(1):10-14.

[3]田麦久.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点与基础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4]王 芬.借鉴国际现代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促进我国体能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104-106.

[5]王卫星,彭延春.运动员体能与技战术发挥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56-59.

[6]张昌言,周日卿.短跑运动员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的训练特征及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425-427.

[7]官钟威.400m二级运动员乳酸耐受力训练设计及其理论依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5):142-144.

[8]王振亚,朱 杰.现代职业网球运动员比赛中能量代谢特征及其对训练的指导意义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6):52-54.

[9]吴晓阳,于海涛.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3):46-53.

[10]刘 涛.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研究综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02-104.

猜你喜欢
项群耐力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的广泛应用
运动员知识能力培养的项群特点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技战能主导类轮换攻防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