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小学师生应当如何适应信息素质教育

2014-08-15 00:53金春龙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18期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信息技术

金春龙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10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数字应用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广泛的应用。信息素质已成为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之后的另一生产要素,是信息社会考察一个国家人力素质、生产力、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社会上每个成员都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质在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凸显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新形势无疑对信息素质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方面,信息素质教育在国内的大部分高校中都已经得到深入的开展和普及了,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和电子信息技术设备交流平台的建立,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提高了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检索、信息汲取和信息传递等能力,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之相对的是,信息素质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普及工作中发展水平较低、进步幅度很小。

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面临的困境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素质教育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普及的还远远不够,还远远满足不了适应不了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现代化的需求。第二、在片面追求唯“升学率”至上的今天,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小学仍然将重心放在怎么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上,仍然在强调“应试教育”,对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并没有认真响应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第三、在施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中小学教师并不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来影响来提升自己以及自己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许多老师对于信息素质教育这门课程也很不重视不在意,而且许多学生也并不懂得信息素质教育的真正含义,也不明白信息素质教育与他们的成绩和考学到底有什么关联,所以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听老师讲课的时候,往往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不能够认真执行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即便是面对最后的期末考试也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最后的结果导致当下很大一部分中小学的老师与学生并不能够适应信息素质教育。对于第一个关于信息素质教育硬件设施配备不足的问题,这与我们国家长久以来教育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有关,也与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相关,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各区域各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足,好学校好的不得了,而差学校又差到连学生都招不到。这一历史问题,现在已经充分引起国家的重视,国家正在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颁布一系列政策使教育资源更多的向贫困地区倾斜等措施来均衡各地教育资源来改善发展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假以时日,这个问题一定能够较好的解决。第二个各个中小学对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问题,这仍然与当前高考指挥棒有关,也深受我们国家长久以来教育体制教育历史的影响,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对教育体制进行相关的改革,进一步加大对素质教育的普及力度。在这篇文章里,笔者想要探讨的是第三个问题,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与学生应当如何适应信息素质教育。在当前的许多中小学当中,信息素质教育已经开始实行,但教师与学生却无法适应、无法习惯信息素质教育,并没有摸到这一教学模式的法门和技巧,导致信息素质教育实施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在许多具体操作层面,也常常是束手无策无所适从。笔者看到这一现象之后,查询了许多相关的资料,阅读了部分中外相关文献,同时自己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当下中小学教师与学生更早更快适应信息素质教育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

一、信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

作为一名合格的信息素质教育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信息素质教育这门学科,对于这门学科的意义要有充分的了解,对于国家相关的政策制度精神要耐心解读细心领会。要在思想上明白施行信息素质教育不论从各个角度上来看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对于学生和教师的成长都无疑是有巨大益处的。从而让教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学多练,提升自己的信息素质水平。

1、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讲课速度,过快与过慢都不合适,要按照学生的心理成长顺序来进行,在讲课时,随时观察注意学生们的听课状态,当发现他们存在疑惑、走神、厌倦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的将授课暂停,向这部分同学细心的讲解、通过讲故事或放一段娱乐视频来及时的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回到课堂上。在每节课上课前,教师还应当就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

2、及时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请家长协助学校老师在思想上做通孩子对信息素质教育的学习工作,引导孩子对这门学科产生足够的兴趣。

3、教师还可以在每个学期特定的时间,举行一次或两次关于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以及多媒体信息检索能力的评优比赛,对象是本年级所有的学生,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予以一定的奖励,并将最后的名次与学生期末的评优三好学生评选相挂钩,这样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4、各学校间建立信息素质教育交流平台,定期来组织地区内所有的教师来相互交流学习信息素质教育的经验,并且允许教师去不同的学校去授课,组织优秀的教师来到条件差的学校来授课,传授相关的教育经验;缺乏经验的教师去一些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学校去来学习,去听名师授课积累经验。

5、在学校内部各学科各专业的教师相互协商,形成联动机制,号召各科的教师在授课时在布置作业时,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请教师对学生做出一定的要求。

二、信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生

1、作为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在思想上对这门学科引起足够的重视。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门特殊的课程,与数学、语文等学科不同,它所强调的更多是一种思维、一种方法和一种技能的操作。

2、在学习这门科目的时候,在课堂上与老师多讨论在课后多应用多练习在课堂上学会的知识检索技能,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完成任务,这是学生提高自己信息应用能力的根本方法。

3、这门学科重视素质的培养,就是要求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辨别弄清信息的真伪,遇到自己判断不清的信息时要保持冷静不要轻易传给他人,不要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帮凶,切忌以讹传讹,学生自己要有一定的信息辨别能力。同时,在搜集信息的过程当中,可能会触及到他人的隐私,对于他人隐私不能够随意传播。这两点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底线,也是一种伦理道德。

4、对于那些喜欢学习想要练习而没有条件的同学,学校可以组织定期将学校的微机室开放,最好每周都能够有几天,这样可以方便更多的学生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图书馆资源的共享平台是信息技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经常到图书馆来查询资料搜集信息,这种学习对于教师与学生本身能力的提升无疑是有巨大的帮助的。

信息技术的施教对象是学生,而主导者是老师,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在这一过程当中对教师本身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师予以一定的培训就应当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信息技术的传播进步发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很多难题,这就需要奋斗在一线的教师与学生多多探索多多努力了,本文也仅仅是笔者为了能让教师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信息素质教育而提出的一些建议。

结束语:以上介绍了本课题在新形势下教师与学生应当如何适应信息素质教育方面所作的探索和思考。这些探索还只是初步的,思考也有待深入,已开发的测查工具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尽管目前的信息素质教育理论已相当系统、深入,但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具体的教师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当中还需要不断的尝试与探索。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生与学者对信息素质教育实践工作产生兴趣,教育行政部门也需要了解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专业知识现状,这些研究兴趣和实践的需求都将推动信息素质教育实践工作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到这一队伍,相信信息素质教育实践与推广工作将会不断完善与成熟。

[1]叶澜,白益民,王枬,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6.

[2]周均兵.信息素养的概念构建[J].图书与情报,2007,(2)

[3]刘跃军.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J].中国电化教育,2008,(7)

[4]倪莉,曾群.国内外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现状与趋势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

猜你喜欢
素质素质教育信息技术
素质教育视域下超硬材料制造教学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彰显育人风采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浅谈中职学生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