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构建大地理观的必然性探究

2014-08-15 00:53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18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学科发展

李 斌

(山东省垦利第一中学,山东 东营 257500)

随着地理高考的不断变革,我们在试卷上经常能见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题目,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也不仅仅再局限于我们课堂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跳出我们的教材,在广阔的社会和生活中探求真知,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科的渗透,只有这样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这就是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个大的地理观,而构建大地理观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学科的社会功能促进大地理观的形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大,因此人对于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注重地理学科的经世致用方面,我们要注重地理学科的社会功能。比如我们在讲解自然灾害的时候,就要注重讲解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如何做到降灾、防灾如何才能快速的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尤其是在这个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尤其是在现在这个自然灾害已成为困扰社会发展、影响社会安定的今天,我们地理科学的社会功能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在讲解农业工业的时候,都应该注重地理学科的社会功能,地理学科服务于社会,并且其对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决定了大地理观的形成

时代要求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全面发展,而我们的新课改也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摆放在最重要的一个位置上,“教师的工作就不再只是关注过去、面向人类已有的知识领域,而是要面向学生生命发展的未来”。从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出,我们的地理教学不应该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学科,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高考,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利用教育来提升每个学生的人生质量,实现其生命的价值,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社会,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比如在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让学生掌握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我们更要让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到我们学生的生命和生活中去,让环境保护在我们的学生心目中就是一个常态化的东西,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也要从我们的自身入手,我们首先要做到环境保护的常态化,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做到这一点,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社会的发展要求构建大地理观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理科学已经融入了社会的各行各业,而我们这些教师也不能仅仅囿于单独的地理学科中去,我们要将我们的目光集中于社会,并且还要让我们的目光向前看,要着眼于未来,因此我们要构建大地理观,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从全局入手来看待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来看待社会发展的必然之途。

比如我们地理教学中讲到的地理信息技术,对于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这在我们之前的地理课本中是没有,而现在这些地理信息系统正在方便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地理信息技术对于我们社会的改变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

四、学生心理健康和情感的完善也促进大地理观的形成

高中地理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的心理的健康成长,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个人人格健全的需要,而现在的高中生正处于认知水平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于地理的兴趣和空间感知方面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比如高中生对于地理的认识更注重于地里的课程价值和对于思辨性、理智性的地理内容。因此在我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文我们课堂的主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做为基本的出发点,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扭转学生大都不喜欢学习地理的习惯。另外我们还要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并且我们阳江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昨为我们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

比如我们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的时候,我们讲到《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一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这一章的自主学习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学习课本、查阅资料、系统学习、深入思考和小组内的深入探讨以后找出荒漠化的成因和相应的治理措施,而将教材上所介绍的原因和治理措施作为一个参考。只有这样的地理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真正的学习地理的方法,才能养成学生的大地理观,也才能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学会用地理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且也会养成学生的地理素养。

总之在我们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大地理观的培养作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在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学的地理和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尤其是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现在人类的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各种问题等等。切实的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节约意识、环保意识、道德意识融合在一起。

[1]詹秀娣.高中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路线图”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邵志豪.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侯福海,苗天青.试论高中地理新课程中历史地理观的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12,24:59-62.

[4]马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与《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学科发展
环境保护
【学科新书导览】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