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峰 焦 健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滨水环境与人类任何时候的栖息地都是互相影响的,滨水带对人类有着一种内在的持久性吸引力,在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滨水景观已融入到人类生命结构当中。
从近代发展的进程角度来看,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滨水景观设计,而滨水区域、滨水景观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滨海,滨湖、河畔,滨水港口也越来越成为城市重要的标志性空间或中心地带。滨水景观设计也就自然担当起滨水区域的规划设计、提升生命价值和充实精神世界的重任。同时在社会经济包括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和转型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使我们的生命和灵魂得到可持续的润泽。
城市滨水景观与人类密切接触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场所,在人类进步和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滨水景观设计已经融入到人类的生活当中。滨水景观是指特定水域与周边相干陆域、水际线、建筑物等所构成景观存在的总称。水域则包括湖泊、江河、湿地水域等等。陆域是指与陆地相连的植物群落、建筑物或其他人为的结果等;水际线是指水域和陆域划分的界限,水际线是滨水景观中最有魅力,也是灵魂的所在之处。
早期社会人类就喜欢选择依山傍水的聚居场所聚居,再到城市的出现,人类社会最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都是和滨水区域有着密切关联的。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逐渐形成了开放的港口文化。在这种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的环境空间中,不时地让人追溯历史的足迹,感受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最终成为为城市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区。
城市滨水景观区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地带,具有相当的敏感性,也是最为脆弱的景观生态区域。水域与陆域两大系统构成生态,主要表现在土壤、地质、地貌等等。随着城市的多方面综合性的发展,都影响着这一区域的生态系统,造成滨水区生态秩序混乱或自然生态链接断裂,从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滨水景观设计中,滨水景观区的生态敏感性问题应在设计规划中优先得到解决。基于此,应高度重视起来,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教育机制和素质培养机制,最终形成人们对滨水区乃至我们的生存环境的使命感。
滨水区作为城市的核心空间,是最有吸引力的特殊区域。随着景观设计的发展,人们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价值的认识的升华,滨水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的生活与这特殊的滨水区有着密切相连的关系。滨水区在景观设计中的共享性主要包括:滨水大道、休息设施、滨水建筑以及运动场所等设施。在滨水区域形成了居住与休憩、社会交往、经济发展等等的滨水共享区。
城市的发展同时,同样带来了许多的弊端。由于认识和管理上的不足导致许多城市出现了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到城市的内部河道的现象,使清澈的清水变成了“黑水河”。为了解决这一不良现象,应建立相关政策来改善滨水区的生态环境,增强滨水区的功能性,提高周边的环境治理等要求,达到生态、防洪、景观多功能协调发展。在竖向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包括带有防洪性的景观和设施、选择与之当地环境相适应的植物等方面。
滨水绿地是市民舒适、健身、散步、休闲的场所,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今社会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随着资源的开发,土地的挖掘造成一系列生态的破坏:对于原始生态栖息地的破坏;因地质结构的改变而造成的滑坡、塌方;破坏自然景观等等。所以,注重滨水绿地的生态功能:即净化污水、净化空气、改善气候环境,也是滨水景观设计的前提。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应该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原则,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不同地域有不同设计表现,挖掘不同地域的人文地理、植被特色,利用传统景观设计手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城市活力彰显文化品位,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滨水景观是线性景观生态长廊,利用蜿蜒的动线贯穿起一个个景观空间,采用虚实、开合、动静的空间变化设计手法形成多元的操作空间,来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空间效果;开敞空间——广场、亲水平台、沙石河滩,在邻近栖身地区设置亲水平台、小型广场作为主要的景观节点,在人流相对于较小的地区设置沙石河滩,方便人们来休憩。路与湖之间留一条至少1.5m宽的绿带,步行的时间约在4~5分钟。半开敞空间——树林草地、倒影,临水植被的密度相对较高,以营造一个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空间围和感、安静的休憩思考空间。密闭空间——密林、林荫小道,通过乔木灌木的魔纹群落三五成群的组织形成富有变化的密林,密度非常高,以减少人们的活动范围。在林中布置一条随地形起伏变化的汀步,做到“林间漫步,曲径通幽”的感觉,使行者有一种与自然无限接近的舒适感。
结语:滨水地带是人类生命和文明的源头,我们的远祖依水而居,既利于农耕同时,四通八达的河流还可以为远祖们提供便利的交通。城市滨水景观带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内容十分广泛。最大限度的发挥滨水景观的生态功能,做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这就需要我们在社会经济包括生活方式中不断转变和转型。同时,也能更好地使我们的生命和灵魂得到可持续的润泽。
[1]陈六汀.滨水景观设计概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
[2]钱欣.城市滨水绿地设计控制要素体系研究[J].中国园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