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美衡 黄德利
曹志辉(笔名曹蕙)先后著有散文集《生命的邀约》 《让心灵去旅行》 《让伤痛美丽成花》《不要轻言放弃》,散文与诗合集《蕙叶集》等。曹志辉的著作,题材涉猎广泛,城市乡村,天南地北,亲情、友情、爱情,无所不包。她的文笔弹性很大,写人物,写事件,似乎信手拈来,剪裁布局,又非常得体,而且字里行间,都是充满阳光的气息,还不乏机智幽默。她的语言含蓄隽永,极富韵致,文笔优美流畅,叙述生姿。最特别的是,作者在散文中倾诉着对亲情、爱情、自我与自然的一片衷情,诠释着她对爱的理解。“爱是心灵深处的绝唱”(《林下小语》),一个浸透了“爱”的情字,为作者提供了心灵的滋养。曹志辉爱自己,爱别人,爱自然……曹志辉散文创作的主题以“爱”领悟人生,探求生命的奥秘与意义,以“爱的哲学”为底蕴,用爱照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的生命超拔的精神瞻望。
在曹志辉的“爱的哲学”中,最触动人心的是对自己的关爱。弗洛姆说过:“如果把他人当作人来爱是美德,而不是罪恶的话,那么爱自己也应该是美德,因为我也是一个人,有关人的一切概念都与我有关。”①“人首先得自爱,人恒爱之。”(《林下小语》)这正是曹志辉对生活的态度,一个人如果只爱别人而不爱自己,那么他就没有爱的能力。人们总会提到,我们要爱父母,爱朋友,爱祖国……却鲜少提到对自己的关爱,曹志辉在她的散文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需要独立自爱,自强不息。在《林下小语》中,作者借助只言片语,传递出她对自爱的理解:“交友、爱友、帮友,固然都不错,可你为什么不花点心思来关爱一下你自己呢?别人不重视你尚可原谅,自己不重视自己,实在是一种悲哀。所以,没有真正的朋友还不算悲哀,真正悲哀的是没有你自己!茫茫人海,不知自己身居何处,更不知爱是什么,自己需要什么的人生,是一种糊涂的人生。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在想些什么,甚至要干些什么都弄不懂,又何以去奢望别人来理解?所以,在慨叹知音可遇不可求之前,还是试着好好地检视一下自己对自己了解几分。”人作为一个独立体存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的是一份自立。在这份自爱中,自己向周围传递出自己的存在感,带给别人温暖,正如一株木棉,而不是一株攀援的凌霄花,依附在他人的枝蔓上存活。就如她在《朋》中写道:“对朋友,永远不要失却真心和热心,绝不可依附人家,如凡事依赖,甚至进行人身依附,那么,任是怎样坚强的人,也会觉得负累,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放手。”作者对“朋”进行解释,把自己经历的事情与一则豪猪相互取暖,却不断伤害的寓言故事相结合,向我们陈述了这样的道理:保持一份对自我的认识和肯定,时时关爱自己,才会得到他人的关爱,真正的成熟的爱是建立在平等与自由的基础上。“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②曹志辉在《爱是一种依赖》中写道:“一切欲望,皆由贪生。而缘分如水,是可以流走的,亦可以蒸发的。唯有保留自我,才不至于不知所措,永远不要为了讨好一个人而粉碎了自尊。”“不必让一个人整个地占有你的心,左右你所有的喜怒哀乐,你须让出一席之地给自己来休息一下疲惫的心。否则,如果有那么一天,你心中所盛满的那个人已不再需要你的爱、你的关怀,也不需要在你心中驻足停留时,你便会失去一切,心空空的,没有半点自我的存在,所以,自私一些来说,你应该在关爱别人的同时,学会爱护自己,并不断地完善自我,让自己永葆青春的魅力。”(《林下小雨》)曹志辉认为,在爱情中,我们应该同样保留自我,不断地完善自我,这样才能永葆活力和魅力,不至于在失去爱情时而迷失自我。曹志辉用如此质朴简练的语言,向我们展示如此道理,深深触动人心。曹志辉的散文,无处不透露这样的自爱之感,无论是写亲情、友情还是爱情,读者总能在其中看到那独立于风雨中的苦楝树的影子。
曹志辉的散文总是散发着一种亲情的温馨。她的散文没有悲壮、激昂的矛盾冲突,没有激烈的斗争场面,而是给读者一种脉脉温情,呈现始终如一的“满蕴着温柔”的亲情。她善于撷取生活的一个片段,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编织在一起,向读者娓娓道来,让我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在《我的父亲母亲》中,作者撷取生活的一个片段,让读者感受到父母对子女无所求的付出。“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父母却挤长途汽车远山远水的来看他们年轻、健康的女儿。进了屋,父母一刻也不肯闲着,又是抹桌擦椅又是帮我洗衣服……当我去听研究生班的英语课,远道而来的父母便留在了小屋。下课后,当我骑摩托车穿越南区,北区,回到东区那间临街的小屋,黑暗中,却见年迈的父母正站在楼梯口不断探身张望,一边不停地用手捶着背,见我好端端地回来,母亲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接着,她便反复的劝我以后乘公交车上班,骑摩托车不安全了……”(《我的父亲母亲》)父母带着病弱的身体赶来看望他们健康的女儿的这一段文字虽只是很简短质朴的文字,但却最真实的表达了“绻绻亲情”,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父母病弱的身体和女儿年轻健康的身体形成反差,把父母对女儿的爱通过短短的几个字就表现得淋淋尽致。作者也是通过这个小小的对比,把“我”的愧疚之情透过文字表达出来,使读者能感受到那深深的爱和愧疚。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不停探身张望”“捶着背”这几个字简单凝练的勾勒出深夜焦急等待着女儿回家的父母形象,虽只是平常的生活画面,虽只是质朴的语言,却也让人体会到其中的温暖。在《我的父亲母亲》中,作者描绘的画面都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却也是最让人忽视和让人感觉理所当然的事,但作者所写却将读者心中那份共鸣和温暖引导出来,让读者能体会到身为子女的幸福,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以及那份忽视父母的爱的那份内疚。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同在你头发上的两根发丝,也不能一般长短……只有普天下母亲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③这是对母爱的高度赞扬。同样,在曹志辉的散文《母爱如水》中,作者对母爱同样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作者讲述了自己的母亲如何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自强不息,面对困难从不低头并保持了她那颗淳朴善良的心,在艰苦的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免受苦难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正如作者写的,母爱如水,潺潺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在《拿什么来爱你——母亲手记》中,作者同样选取了生活中的几个画面,向读者呈现了一个天真的孩童和一位散发着母爱气息的母亲形象。“宝贝,你很爱笑,大人的趣脸或发出的声音都能令你发出开心的大笑,‘嘻嘻嘻,呵呵呵……’你无邪的笑声是如此令人着迷……你因为一下子看不到我,急得直哭:‘妈啊……’你居然发出了‘妈’的声音,我是如此的欣喜,此后,每次哭泣,你都会发出这种哭声。我其实是一个急性子的人,但我无法不停下手中的一切来关注你。”在《妈妈要给你的礼物》中,婴儿的笑声、哭声,“伊伊呀呀”的学语声犹如天籁传入身为母亲的作者耳中,使作者的心充溢着幸福,而这是作为人母的一种幸福,关注着儿女的一举一动,陪伴着子女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也享受到这世上最幸福的生活。作者只是用寥寥数语就让这种幸福与欢乐深入人心,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这种快乐,作者营造柔美温馨的抒情意境,不加任何色彩,用单纯的底线勾画出含蓄而富有暗示力量的画面。在作者眼中孩子是纯情天真浪漫的,就如作者自己说的:“若说诗,那么四、五岁的小孩是最有诗心的吧,内心纯洁,富有想象力。”(《我拿什么来爱你——母亲手记》)在《长腿的月亮》中写道:‘儿子又发现了一个秘密:‘妈妈,月亮为什么老是跟着我走呀!’儿子很肯定的告诉我:“妈妈,月亮长着腿呢,呵呵,可是我们看不到他的腿。'一个多么天真纯洁的小孩呀!”(《我拿什么来爱你——母亲手记》),曹志辉用心灵记录了自己与儿子生活的点点滴滴,平淡而温馨,正如冰心在《给日本的女性》中写道:“母亲的爱是慈祥的,是温柔的,是容忍的,是宽大的,但同时也是最严正的,最强烈的,最抵御的,最富有正义感的!”④它写出了母爱的无比崇高,神秘与伟大。母爱是如此美好,如此深刻,让我们体会到了人格之美以及人性的崇高和圣洁。曹志辉从两方面讲叙了亲情的可贵、温馨。曹志辉分别饰演着两个角色:女儿与母亲。曹志辉以女儿的身份去感受父爱母爱的朴实与伟大,以一位母亲的身份体会作为人母的欢乐与艰辛。这两种身份分别讲述着亲情各个方面,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弥补,向读者完美的展示了绻绻亲情的画卷。
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说:“爱情是本能和思想,是疯狂和理性,是自发性和自觉性,是一时的激情和道德修养,是感受的充实和想象的奔放,是残忍和慈悲,是餍足和饥渴,是淡泊和欲望,是烦恼和欢乐,是痛苦和快感,是光明和黑暗。爱情把人的种种体验熔于一炉。”⑤但是曹志辉的爱情是理性的,自觉的,慈悲的,淡泊的,是有思想的。“爱情的种子要发芽生根,无疑更需要合适的泥土、温度、湿度和阳光,缺一不可,即使它偶尔在不适当的情况下发芽,这种无法植根的茎叶也难以有长久的生命力。”(《爱情的种子》)轰轰烈烈的爱情让人向往,海誓山盟,缠绵浪漫的爱情让人心动。而在曹志辉的爱情观中,幸福平和的爱情才是她向往的。“婚姻是一袭袍,外人所看到的,只是它的炫目与华美,里面爬满蚤子,只有身居其中的,才能感受到她们的撕咬。而干净的破袍里边。也许裹着一份幸福和平的爱情。能经过时间的打磨,沉淀下来,才可能成为细水长流的感情。这种爱情,会逐渐引申发展为友情,亲情,唯有如此,才会更持久。”(《林下小语》)曹志辉对爱情的认识是深刻的,在沉浸中有一份独立的清醒:“爱情无所谓对错,当你孤单时,请一定要珍爱自己,上帝给你一颗心,除了为关爱别人,也为爱你自己。”恰如舒婷的《致橡树》中所要表达的爱情观一样,它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炙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它象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而曹志辉对爱情的理解用舒婷的一首《致橡树》也能完美地表达,曹志辉要的就是这样的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他们共同面对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曹志辉对爱情的理解是如此理智而深刻。在曹志辉散文中,她运用比喻,将爱情这样抽象的精神事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在《爱情是一个不等式》中,她如此写道:“爱如柴火,是你一根我一根地添加燃烧加旺的。”将两人之间的爱情比作烧柴火,你情我愿双方共同努力,这把爱情之火才会燃烧。“但总会有一个先冷却下来。”她把对爱情的理解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达出来,在爱情的世界里,无论曾经多么轰轰烈烈,总是会平淡下来,而这样的爱情也只有经过转化才会恒久吧!
平淡中的幸福才是最真实的。在《我的父亲母亲》中,父母之间的感情是平淡而温馨的,于柴米油盐中相伴一生,两人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家中父慈子孝,其乐融融。这就是他们的爱情,没有甜言蜜语,没有海誓山盟。于平淡中实现了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父母亲已相濡以沫地在世间走过了42个春秋,不管是面对世间的凄风苦雨还是丽日天晴,他们都能彼此体贴,彼此理解,彼此包容。”(《我的父亲母亲》)父亲和母亲的爱情就如橡树跟木棉的爱情,静静地、坚定地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这样的爱情才让人羡慕与渴望。曹志辉对爱情的认识沉醉却不失理智,依存却不失独立。深刻触动人心,总会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爱情原来如此,原该如此。
泰戈尔认为:“艺术家是自然的情人,所以他是自然的奴隶,也是自然的主人。”⑥冰心也认为:“世界上最难忘的是自然之美。”⑦对自然的赞美这一主题是曹志辉的散文的又一重点。曹志辉的作品情真意切,不仅体现她对亲人,对朋友,还表现为对大自然以及一切生命的礼赞,她虽不是成日亲近自然,虽不是生活在与山为伴与水相依的大自然中,但这却不影响她对自然的热爱。怀着对自然的热爱,带着虔敬的心情静对山水,曹志辉领悟了自然与生命与自我性灵的默契与交融,她的笔写出山间、田园、家中各种各样的花树。曹志辉不是简单地吟咏自然,她写景是自然地将内在情丝与外在实物,心灵之声与天际回响不露声色的融合起来,给人遐想,启人心灵。在《苦楝情怀》中,她这样写道:“老屋门前有棵青葱、挺拔的苦楝树,枝叶秀丽而繁茂,只有当微风吹拂时,才见她低吟浅唱,却又是仪态万千,优雅而静谧,母亲在树上系了个秋千,便灿烂了我的整个童年……”这样的开头恰如风铃一般的序曲,淡淡响起便定格了整篇文章的基调。“苦楝树呢,任旧是那样静悄悄地,从容而淡定地立在那里,看不出一丝伤痛的痕迹,仍旧笑容浅浅地看着蜜蜂、蝴蝶在它的花心里唱着些不太委婉的歌谣,我想,它一定是强忍着将委屈和幽怨深藏在心里罢了,要不然,在绿叶的轻颤中,我何以分明听见它心中无数的叹息声呢……来年春天,沿着树根竟长出了一圈小树苗,父亲将周围的小茎砍掉,留下最大一株,不久竟又是一株枝繁叶茂的苦楝树了。再生的她立于风雨中,继续默默昭示着一种不变的情怀。”《苦楝情怀》文字简洁凝练,略带伤感,它流畅的行文缓缓潜入了读者的心里。这篇文章读来让人感动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敏锐的思考。这些文字源于一个善思的女性对生命的独到体验,就如前面说到,作者不是简单的吟咏自然,她将内在情思与外在实物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苦楝情怀》最后写道:“纵然千鸟飞过,纵然万物同悲,总还是有些挺立下去的风骨吧。即便是偶尔有些什么让灵魂隐隐作痛,那又能怎样呢?我也只能是把自己幻化成一株苦楝树,立于南国微凉的夜空下,以一种亘古不变的姿态,一任风吹雨打罢了!”这是曹志辉对生命的独特体验,虽然表达得很隐忍,但却发出了真实的声音。又如作者在《放飞》中写道:“名利如过眼烟云,财富亦不过是生命里的匆匆过客,唯有情感,唯有文字,才可以永恒持久。且让我们学会感恩宽容,学会惜缘,惜福,抱着失去的心,才可能更为长久的得到。”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观察引发自己的遐想,赋予普通的事物深刻的内涵。在《珍珠与蚌》中,曹志辉写道:“相爱的两个人,注定要经过多少相互打磨的痛苦,忍受多少不为人知的疼痛,才能相互成全,才能功德圆满,才能相濡以沫?”《珍珠与蚌》是一篇寓言,讲述珍珠在形成过程中,珍珠与蚌两者同时受到的苦楚。曹志辉以这故事寓意着人生,寓意深刻。曹志辉以一双慧眼来观赏整个自然界,并感悟人生的真谛,不得不让人钦羡。在《故乡的春天》中,作者通过描写故乡的春天的景物抒发了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文中弥漫着淡淡的忧愁。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抒写作家真实的现实感受和真实的生活境遇是散文的一大特点。⑧曹志辉的散文中不乏一些纯写景散文,在旅行途中感受自然的美,并将读者带入这种景物中。在《携手江南》中,作者这样描述江南的风景:“窗外,是水乡泽国的丽日蓝天,杜鹃啼鸣,水色青青,绿柳拂堤,桃花浅笑嫣然,油菜花儿黄遍。她含笑颔首,明眸善睐,一怜一念中,情思涌动、如莲花般摇曳心海。”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清丽婉转的语言描绘了江南的美好的风光,景色优美引人遐想。对自然的赞美让读者领会到自然纯真的美。
总之,曹志辉的散文从普通的生活俗事入手,挖掘出美,提炼出慧,饱含了对人世百态的宽容和善意,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读来有一种超然气韵漫上心间,明净、轻柔、舒缓,让人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安宁,给浮躁功利的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注释:
①杨林:《爱是什么——述评弗洛姆〈爱的艺术〉》,《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②[美]艾·弗洛姆:《爱的艺术》,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6页。
③吴龙:《用爱的哲学追求真善美——冰心散文艺术特色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④⑦冰心:《冰心文集》,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页、第578页。
⑤[保加利亚]瓦西列夫著,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情爱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8页。
⑥[印]泰戈尔著,冰心译:《飞鸟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⑧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