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文龙
主旋律动漫是指以动漫技术为主要制作和表现方式,结合经典的和新时期流行的艺术创作与表现手法,以特定文化背景下被主流社会广泛接受的价值观、文化内容、生活方式等为素材,经过系统创作而形成的多种形式的动漫作品。我国主旋律动漫发展的历史较长,早在1935年,张乐平的作品《三毛流浪记》就将中国动漫艺术推向了世界。到了解放后,又陆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主旋律动漫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创作手法丰富、意境深远,在国内外都获得了极大反响。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动画在积极转型,不断地吸取国外先进经验,但与此同时却出现了风格迷失和定位不明的问题,鲜有经典的主旋律动漫作品问世,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深思。
从我国主旋律动漫创作与发展的历程看,最初的主旋律动漫题材多选自我国传统文学故事,比如早期的《铁扇公主》选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骄傲的将军》选自成语“临阵磨枪”,《神笔马良》来自童话,《哪吒闹海》来自传统小说《封神演义》,《天书奇谭》则改编自传统小说《平妖传》等。到了1980年中后期,原创性的主旋律动漫题材开始出现,如《黑猫警长》等。到了1990年代后,主旋律动漫题材采取原创性的相对较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品本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却大大下降。
虽然我国已有的主旋律动漫作品题材很多来自于已有素材,但大都在改编过程中经过了非常巧妙的艺术加工。相比于原著,无论在艺术性还是思想性上,往往还要更胜一筹,不仅充分传递了主流文化价值,而且还出现了难得的文化反思。①比如长篇动画《天书奇谭》,既有描绘天宫里的袁公不畏强权,盗取天书传给人间,向蛋生传授法术造福于民的献身精神;同时也描绘了蛋生嫉恶如仇、锄奸罚恶的鲜明个性,其中还不乏对人性贪婪无言最终自食恶果的讽刺,但是结局却一改传统影片中大团圆的结局,以袁公最终被玉皇大帝以泄露天机而抓捕终结,十分发人深省。同样,《哪吒闹海》也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的艺术改编,剔除了《封神演义》中原本带有诸如父逼子亡、愚忠愚孝等封建色彩,成功塑造了一个嫉恶如仇、有情有意的少年英雄角色,重新演绎了一个除暴安良、为人民利益与恶势力斗争的少年的成长历程。
从我国主旋律动漫作品的创作与发展可以看出,要创作出优秀的动漫作品,关键是对已有传统文化素材进行深入地挖掘和创造性地改编。通过这种方式,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主旋律动漫作品。如反映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动漫作品《中华弟子规》,以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以孝孝、魔法小宠哥等人物角色主线,聚焦孩子的日常生活,将中华民族的传统幼教典范《弟子规》中的精髓应用和贯穿于一个个亲切活泼的小故事中,借以对儿童成长起到启迪。但总体来看,类似的优秀动漫作品却并不多见,目前国内很多选材于已有文化素材的动漫作品,最大的弊病恰是过多地拘泥于已有故事的叙事方式和内容框架,未能有效将传统文化中的主流价值意蕴进行“大众化”的演绎,常常要么内容表达粗俗、过于直白,要么过于深奥、偏于说教,因而难以为民众所真正接受。相比于美国梦工厂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装美式英雄主义而制作的《功夫熊猫》系列电影,我国主旋律动漫电影在“喜闻乐见”上显然差距甚远。
关于如何对主流文化价值进行大众化的表达,约翰·费斯克认为,大众对一种文化价值的接受并不是持“有啥用啥”的态度,而是只对那些与自身日常生活存在意义关联的文化产品感兴趣;通俗地讲,作品要“喜闻乐见,贴近群众”,如果仅仅是从精英知识分子的角度构建一套高高在上的文化作品,即使质量真的很高,也难以引起民众的共鸣和认同。②由此可见,破解我国主旋律动漫创作难以“喜闻乐见”的困局,一方面要从我国源远流长、深厚博大文化资源中汲取优秀的素材和灵感;另一方面更要注意从中探寻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实存在密切联系的关键点,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和再现,凸显传统文化价值时代意义。
我国已有的很多优秀的主旋律动漫作品,其中的人物造型和背景设计,不仅创造性地运用了很多传统绘画技法,而且还结合了现代电视电影传媒技术,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多有创新和突破。首先,在人物造型和背景设计的绘画风格上,借鉴了很多民族文化元素,体现出强烈的民族风格。比如《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等,在造型和动作方面就借鉴了很多京剧元素,民族味十分浓厚,是典型的动画民族化的一种有益尝试;《小蝌蚪找妈妈》 《牧笛》等则将水墨画风格融入到动画作品中;《九色鹿》则借鉴了敦煌壁画;《天书奇谭》则汲取了年画、戏曲、泥塑等民间艺术。其次,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二维的剪纸动画有《金色的海螺》,木偶动画有《阿凡提》,3D动画有《冲锋号》,3D+2D的动画有《闪闪的红星》等。总体来看,我国主旋律动漫在艺术设计与表现形式上的水平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动漫制作技术的革新,动漫制作成本大大降低。我国动漫创作在积极向日美动漫学习的同时,急于在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但在具体创作中却出现了因定位不准、急功近利而造成作品质量下降的问题。原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艺术设计与表现形式正逐渐被弱化,特别是在将表现手法同故事主题相结合方面,虽然技术水准很高,画面构图、色彩搭配、线条运用都可圈可点,但是从其与故事主题的整体契合度来看,并没有起到对故事情节的有效烘托作用,相比于早些年的国产主流动画而言,本质上不仅没有多大的提升和创新,甚至还出现了下降。③如2012年一部反映民族英雄靖海卫国、消灭倭寇的动漫作品《戚继光英雄传》,就因为其角色造型粗糙、背景设计简单、制作技术低劣,而遭到观众的一致斥责。在这部动画片中,主角戚继光的人物形象普通,角色特点不明显,且表演过程中四肢僵硬、表情木讷;多数配角千人一面,甚至长相、装束、动作等完全一致;画面背景扁平没有空间感,忽视透视学原理,缺乏应有的色彩搭配。除此之外,近年出现的多部动画作品也都表现出单纯借鉴日式动画风格和技术,抛弃民族风格形式,以至让国内外观众误以为是国外的动漫作品。
值得欣慰的是,由于动漫制作技术的普及和制作成本的降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动漫创作团体和个人加入到国产动漫的创作中来,并且在创作风格上进行了多种颇具创意的尝试。比如动漫作品《打,打个大西瓜》,以常见的扑克牌为基本造型,虚构了两个黑梅花国和红桃国的战争,动画中的各种武器以扑克牌的形式出现,隐喻着大国之间的博弈,无论是思想性还表现形式上都让人眼前一亮。可以看出,我国未来主旋律动漫创作实际上并不缺乏好的创意形式和表现手法,关键是要在继承我国已有动漫创作技巧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新的动漫设计和艺术表现形式,突出民族原创,保留民族风格和文化品性,对我国既有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表达,将娱乐精神、时尚元素与主流价值理念融为一体。④
目前我国主旋律动漫的推广和传播基本上仍依赖的是电影电视这样的传统媒介。受国家一系列动漫文化产业政策的激励,近年来多数地方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动漫频道和作品,虽然越来越多的动漫作品因此有机会通过电影电视等得到传播,但在新媒体时代,电影电视这样的传播方式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正在减弱。相比之下,新媒体传媒的发展已催生出许多新型的动漫创作表现类型和传播方式,如手机动画、QQ表情应用乃至卡通衍生物等。主旋律动漫作品如果仍拘泥于传统的推广与传播方式,其所传达的主流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势必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信息冲击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
近些年来,除了电视媒体传播外,一些成功的动漫作品都被制作成了纸质动漫书籍、电子游戏、广告招贴等多种衍生产品。另外,由于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民间动漫创作团体和个人的踊跃参与,很多动漫作品在正式得到官方和大众认可前,便提前在网络上得到检验和传播,这对激发主旋律动漫作品创作的活力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从世界范围内看,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断丰富动漫作品的创作、传播方式,紧随信息时代民众文化消费的新模式、新动向,激发民众视觉文化消费的热情,拓展动漫作品相关衍生品的普及,是扩大动漫作品影响力非常重要的方式。⑤因此,充分把握这种发展趋势,是扩大我国主旋律动漫作品影响力,推动主旋律动漫作品创作的必然选择。可以说,目前我国主旋律动漫实质上拥有非常好的创作和传播环境,关键是如何把握各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在主旋律动漫作品的产业化推广方面形成更为系统的思路。
注释:
①王艳:《论国产动画片之题材创意》,《当代电影》2010年第7期。
②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③邱晓岩、孙慧:《中国当代动画发展的成长缺失》,《文艺争鸣》2012年第3期。
④《中国动漫产业:呼唤“新’中国学派”》,《文艺争鸣》2010年第10期。
⑤周安华:《当代西方动漫发展的若干趋势》,《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