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军旅剧正能量的建构与传达

2014-08-15 00:54:08
文艺论坛 2014年16期
关键词:刀锋特种兵女兵

○ 王 锋

近年来,从《突出重围》《DA师》到《士兵突击》,从《垂直打击》 《沙场点兵》到《火蓝刀锋》,一大批军旅题材电视剧相继成为荧屏上的亮点,不断自发地形成了居高不下的收视热潮。尤其是2012年的《火蓝刀锋》 《麻辣女兵》 《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等多部佳作的出现,不仅形成了海军、陆军、空军等多兵种的题材拓展与延伸,催生着军旅剧的日渐成熟,也塑造了众多经典的军人形象,如《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我是特种兵2》中的何晨光,《麻辣女兵》中的汤小米,《火蓝刀锋》中的蒋小鱼等,建构和传递着军旅剧强大的正能量,这既是当下我国军事硬实力的隐性表达,也是目前文化软实力的显性体现。

一、当代军旅剧正能量的建构

当代军旅剧的正能量主要是通过剧中的人物形象来建构的,而从塑造的军人的人物形象来看,可以从个人形象和群体形象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1.个人形象的正能量

在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中,无论是主角,如《麻辣女兵》中汤小米、《火蓝刀锋》中的蒋小鱼,还是配角,如《我是特种兵2》中李二能等,都表现出他们每一个个体从普通甚或有缺陷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有绝技有担当的军人。这些剧中的主要人物不仅摒弃了以往的高大全,也规避了“李云龙”式的剑走偏锋,而是选择了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草根”,表现普通人的成长经历,如《麻辣女兵》中的汤小米。剧中没有回避和粉饰新生代女孩的缺点,而是通过这一个人物的不同阶段行为和思想的转变,表现了“一代人的”成长过程和精神风貌。

汤小米的成长,可按照和他母亲米兰之间的关系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对立、缓和、理解。

首先是对立阶段。由于父母的离异,汤小米由父亲汤沐阳抚养成人,把老爸当成“哥们”,但是和母亲米蓝的关系交恶,从开始的逃跑,到最终的参军,她的目的是为了和母亲对着干,这种把亲人当做阻力,把母亲当做对手,不仅表现出汤小米的思想上的浅薄,也表现了行为上的幼稚。剧中汤小米骑在了军营的围墙上的戏是她和母亲关系的分水岭,也是她成长路上的里程碑:跳进来是军人,跳出去就是逃兵;最终在母亲也是首长米蓝的一番劝说下,小米最终留在了军营,这不仅标志着她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女兵,也标志着她走向了成年。

其次是缓和阶段。这个阶段有一场颇为精彩的大戏,就是谁来扮演米蓝女儿的问题,这既是她们母女战术素养的实战,也是母女关系缓和的纽带。所有人都明白扮演米兰女儿的最佳人选是小米,何况根本就无需扮演。果然,母亲左手臂伤疤的真实回忆,终于把“汤和米”融在了一起。到了这里,母女俩解开了彼此心中的心结,汤小米也已经成长为能出色完成任务的特种兵。

最后是相互理解的阶段,这具体表现在解救人质的戏中。汤小米和一群游客被绑架后遭到勒索,作为行动负责人的米蓝,既要解救人质,又要解救女儿,在大家和小家、个人和集体、家庭和社会、亲情与责任的多重碰撞中考验人物的心智,最终,在相互的默契配合中,最终母女联手,救出了人质,度过了难关。

在整部剧中,就汤小米个人来说,通过勇于进取、永不言弃的努力,在父母的尽心呵护与同事的帮助下,逐渐从一个打架闹事的假小子成长为一位智勇双全的特种兵,从一个叛逆的少年到独挡一面的人中龙凤,这既是军营对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锻造,也是整个90后的青春与个性特质中的成长历程。正如编剧冯骥所说:“蒋小鱼说不好听的确是油嘴滑舌,一身社会习性,但是他孝顺、脑子灵活、讲义气、肯吃苦,他最终会从油嘴滑舌的成为新一代的兵王,成为海军陆战队的新传奇。”①事实上,汤小米的心路历程,也是诸如《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中的何晨光、李二能、王艳兵们,《火蓝刀锋》中蒋小鱼、鲁炎、张冲们的缩影,这不仅表现了军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表现了新一代健康阳光的道德情操。“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②从这一点而言,汤小米们、许三多们的成长史就是新一代军人素养的蜕变史,也是80后或90后这一代年青人思想的成长史。

2.群像的正能量

人物的行为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灵,而当下一批的军旅剧正是通过表现团队的动作和行为塑造出当代军人的群体形象,并建构和传递出整体军人形象的正能量,较有代表性如《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的代表队、《麻辣女兵》中的“小疯子团队”、《火蓝刀锋》中“蒋小鱼的贼船”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更有意味的是,这三个团队最终都能进入特种兵中的特种部队,而且都是通过“团队合作”来实现的。正是因为这一点,《士兵突击》 《麻辣女兵》《火蓝刀锋》中分别以许三多、汤小米和“蒋小鱼”为首的团队都笑到了最后。

首先,团队的行为和动作体现在平时的训练中。剧中有很多具体的细节都表现了这一点,如在《我是特种兵2》第2集一开始就给新兵第一堂课就强调:“一个人强,再强也是一只羊,全连强,才是真的强,团结起来是群狼!”而经过训练以后,更要把“战友在战场上是彼此的后背”战术思想落实到具体的训练之中。如在《麻辣女兵》中由“汤小米”为核心组成的“女队”,第一轮是通过相互的合作,才通过第一轮。第二轮是由汤小米的智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她用钢丝架起了沟壑中的桥梁节省了时间,使力气用完的“萧薇”也顺利过关。在《火蓝刀锋》中,蒋小鱼的策略也一样,在进入小分队的考核时也是和队友张冲、鲁炎、巴郎、向羽等合作,自己扮演鱼饵,然后其他队友和其他人一起最后一起过关。

其次,团队的行为和动作体现在实战中。如果说进入小分队是第一步的话,那么各自的小分队实战中又展示了强大的力量。对于《麻辣女兵》中“小疯子”团队,是由汤小米、马大风、林木子三个人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组成,她们都有各自的突出能力,如汤小米的领导能力,马大风的执行力和林木子的电脑解密能力。三人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力的战斗集体,在实战较量中,用实力战胜了同样由男队组成的精英小队,展示了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同样,在《火蓝刀锋》中,也正是由于蒋小鱼们的阻拦,另外一只小分队才能在马尔斯国际侦察兵比武对抗中获得胜利。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下,需要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各种任务,这在《麻辣女兵》《我是特种兵 1·2》《火蓝刀锋》《士兵突击》等军旅剧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而表现团队合作的力量,对于当下在独生子女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人来说,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军旅剧主要表现军人的群体形象就有了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二、当代军旅剧正能量的传达

在很多的军旅剧中,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表现出人物骨子里的刀锋精神,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传递着军旅剧的正能量。无论是假小子汤小米、街头混混王艳兵,还是一身傲气的左轮、油嘴滑舌的蒋小鱼,都在军营中逐渐成长为国之利刃,家之栋梁,这主要表现在他们永不言弃的意志、甘于奉献的精神、优良传统的传承上。

1.军旅剧的正能量表现在永不言弃的意志上。何晨光在训练时,嘴里默默念叨这一句话,“不怕血不怕汗,不向教官低头”,这不仅是何晨光的,也是所有军人坚强意志的一个缩影。简单看一下剧中展示的特种兵日常训练科目,如常规的有负重越野、穿越障碍、格斗散打、射击跳伞、武装泅渡、铁人三项、穿越铁丝网、突围,反突围,侦察敌情,攀登悬崖等体能、战斗、渗透、侦察、机动等技能外,还会有一些特别的训练项目,如汤小米等在水坑里在高压水枪的浇灌下要爬出深坑,蒋小鱼等用酒精浸泡全身、参观枪毙犯人之前的吃豆腐脑等特殊的训练科目。这些各种各样的训练科目对于每个参与者而言,不仅需要强壮的体能,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关爱要用残忍来表达,意志要用痛苦去磨练”,军人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接近残酷的训练中培养了他们的坚强意志。同样,剧中也展示很多意志薄弱的参赛者,在《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麻辣女兵》《火蓝刀锋》等多剧中,都有很多的参加者由于忍受不了“兽营”的折磨而选择了自动放弃。两相对比,不难看出,“永不言弃”的意志品质是汤小米们骨子里的血性,也是军人正能量的核心要素。

2.军旅剧的正能量表现在甘于奉献的思想上。“意识观念决定人物行为”,观念的转变和形成需要的一个过程。对此,这几部剧都没有回避他们思想中的瑕疵,而是用具体的人物行为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变化,如《我是特种兵》中的王艳兵对父亲的由恨到最后的理解,《火蓝刀锋》剧中的蒋小鱼从甘于落后到勇于争先,而《麻辣女兵》中的一直和母亲作对的汤小米较为典型。

对于母亲和军人、家庭和国家、个人和集体等两者之间的选择,汤小米一直不理解母亲都偏向了后者,其中有一场戏对此有所外化。在军营餐厅,汤小米和马大风两人吃饭即将离去时,米蓝带领着她的赤鹰队员来了。由于没有饭菜了,只见米蓝面带微笑、开着玩笑,带着围裙亲自进入了厨房,这种犹如亲人般的融洽气氛和母女之间的少言寡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场戏,一方面表现了米蓝为了大家而牺牲小家的大爱,另一方面也是汤小米、汤沐阳们等亲属对于母亲的选择所做的理解和支持。

更为难得的是,剧中对于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价值取向并不是一味地赞同,编导通过旅长之口和小米的行动做了修正,即要把大家和小家、个人和集体、母亲和军人等多种角色统一起来。只有多重角色的辩证统一,才能使事业和家庭实现双赢,大家和小家的和谐幸福,个人和集体的价值最大化。

3.军旅剧的正能量表现在优良传统的传承上。虽说军营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每一次老兵的离去,他们都把自己的优良传统传承给了新兵。从一个普通的人成长为一代兵王,他们的身上传承了集体的智慧,如《火蓝刀锋》中的蒋小鱼表现尤为典型。蒋小鱼一开始是一个房产中介的圆滑小混混,因为母亲患病的高额医药费以及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使用各种手段赚钱,因为憋气达到15分钟而被招入伍。当兵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得到和享受来自军队的补贴,然而在老兵们的训练和感染下逐渐转变。

先是蒋小鱼和鲁炎一起被下放到农场中,在鲁炎和邓久光这对师徒的带动下,蒋小鱼跟了柳小山但一开始并没有认真学,直到女友要嫁的人不是他时,才变被动为主动要跟着师傅努力学习各项技能;接着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柳小山舍命救下了蒋小鱼,距离退役只有几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师傅舍命救人的大爱中,蒋小鱼领悟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后来,龙百川和武钢等为了战友的宿仇和国家的安全,勤于钻研,勇斗歹徒,最后壮烈牺牲。在“牺牲小我,报效国家”的精神感召下,蒋小鱼也完成了从小我到大我,报恩到报国的思想转变。此时,蒋小鱼在技能上和思想上都传承了众多“老兵”或“导师”的衣钵,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在马尔斯侦察兵大赛中,他们把胜利留给了队友,从而赢得了集体和团队的胜利。

蒋小鱼这种兼容并蓄各家之长,继承和发扬众多的优良传统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这在其他剧中,也都是如此,如《麻辣女兵》中的汤小米接受土豆班长的训练、铁龙师傅的太极,《我是特种兵2》的何晨光受到范天雷、何志军、龚箭等人的调拨和训导,《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成绩和发扬班长的做法等。他们继承了班长、连长、教导员等的军事技能,也发扬了他们的为人品质,并将按照同样的方式传递下去。因而,剧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普遍性,这种无私传承的良性循环,既是军队保持先进性的源泉,也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整体而言,军旅剧通过表现平时的训练和实战等具体行为和动作来建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从个人形象和群体形象两个方面来传达人物形象永不言弃的意志、甘于奉献的精神、优良传统的传承等正能量,这不仅对当下的年轻人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也引领了社会的风尚,满足了观众的要求。

当然,这些剧中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也有美中不足的瑕疵,如《火蓝刀锋》中龙百川为了报“铁子”的仇而规避体检,最终导致其病发的“个人英雄主义”、《我是特种兵2》中何晨光为了不让女友落入敌手而选择掐死她等,这些价值取向和电影《一个和八个》中的“我救不了你,那我宁愿杀死你,也不愿眼睁睁看你受侮辱”很相似,但是和当下的时代距离比较远。对于这样的价值取向,编导也没有做出明晰的审美判断,这对于观众,尤其是对年轻观众价值取向的影响是不利的。

注释:

①《<火蓝刀锋>热播杨志刚出演“忽悠大王”不着调》,参见http://www.enorth.com.cn。

②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转引自陆贵山、周忠厚编著:《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7页。

猜你喜欢
刀锋特种兵女兵
这!就是女兵
少年特种兵
动漫星空(2019年5期)2019-05-11 01:45:28
少年特种兵
动漫星空(2019年2期)2019-01-03 05:27:24
少年特种兵
动漫星空(2019年1期)2019-01-03 03:30:00
执法女兵走在第一线
迷彩女兵
我是刀锋
春天
诗林(2016年5期)2016-10-25 07:52:23
刀锋
扬子江(2016年1期)2016-05-19 12:08:04
特种兵
小说月刊(2015年2期)2015-04-23 0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