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春成长电影的小清新转型

2014-08-15 00:54刘云春
文艺论坛 2014年16期
关键词:青春

○ 刘云春

一、青春镜像的历史——坠入残酷的窠臼

青春生长于友情与爱情的边界上,蔓延在现实与未来的犄角里,游离于校园与家庭的夹缝中。青春成长要么破茧成蝶顺利完成成人入场仪式;要么跌跌撞撞终致伤痕累累,导致成长未完成。20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青少年社会群体认识的进步,电影对青春的表达也渐成一种潮流。人们不再把青春仅仅看成自然的存在状态,而是把青少年看成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文化个体或文化群体。从20世纪30年代起,影像媒体开始关注青春和青春经验,到20世纪60年代青春电影发展成为类型电影并建构了独特的文化立场,并拥有了一套自足的美学表达符码。1933年年轻的法国导演让·维果拍摄的《操行零分》确立了青春成长电影的表述传统和美学高度。这部带有自传性的青春成长电影,开创了世界青春影像的代际维度,让·维果青春成长的表述影响也是深远的。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青少年成长问题再次成为欧美电影世界关注的热点,人们开始反省战争给青少年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如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不良少女莫妮卡》,法国导演安德烈·卡耶特的《我们都是杀人犯》、雷尼·克雷曼的《禁忌的游戏》等,都反映了青少年成长中的极端叛逆和强烈反抗。迅速发展起来的青春成长电影成为青春电影的亚类型,集中关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僭越与违禁、叛逆与反抗、死亡与毁灭等问题,逐渐形成了一种残酷青春的叙事模式。

目前人们一般都认为,青春成长电影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电影类型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大岛渚、今村昌平、若松孝二等一批导演通过反传统的题材以及新颖的影像手段着力聚焦日本工业化背景下的青少年生活状态和生命体验,深刻反思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一批日本导演的作品主题集中在性与爱、暴力与死亡、青春身体的反抗上,表达青春的残酷与痛苦、破坏与颠覆、无力与绝望,因此总体风格上色调灰暗、情绪阴郁、效果沉闷。当今以岩井俊二为代表的日本青春电影更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高度认可,如影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对残酷青春进行了充分的诠释。影片中的青春男女一直处于失望而残酷的现实生活环境中。父母离异,家庭温暖缺失,孤独抑郁,性格乖离,强奸与自杀,所有美好的愿望都被践踏。这一群年轻人虽然都有年轻的生命,俊朗的面庞,可是他们内心压抑,情感无处安放,唯一的慰藉是一个非现实的歌手莉莉周的音乐。这样的青春是极端残缺的青春,这样的青春表述也是残酷的青春表述。而在中国,“青春和青春期成长在电影符号化的影像表达中,要么被高度角色化为革命英雄,要么被贬斥为等待救赎的妖魔”。①例如王小帅执导的影片《十七岁的单车》围绕两个少年对一部单车的争夺展开,将17岁的矛盾、彷徨、爱情、生活、理想和17岁少年对现实的理解、对社会规则的模糊认识和对矛盾问题的解决方式充分展现出来。王小帅的另一电影作品《青红》,则将青春疮疤血淋淋地撕开,那种彻底无助的失落青春让人不忍卒读。

长期以来,青春成长片多以表现成长的的苦涩和创伤为主,多数电影题材集中在成长的灰色地带以及懵懂的爱情、友谊的失落或对父辈的质疑和叛逆,并以此来达到说教的目的,最终几乎都沦为某种意义的说教片。青春成长电影已经在观众中形成了残酷晦涩的刻板印象,为此青春成长电影也常常被定义为残酷青春电影。对青春成长的盲视与误认以及影像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导致了青春成长电影的残酷窠臼。“青春成长电影对青春期性与欲望、流浪与游荡、暴力与对抗痴心不改,并不仅仅因为这些主题是青春成长本质化和自然化的实存现实,而恰恰是因为这些主题本身所具有的电影性和视觉性。”②多数青春电影实际上成为对现实青春和想象性存在的符号化操弄。另外,一些青春成长电影过多的承载了时代政治话语和社会文化内涵,把青春和成长刻写为极端年代中的生命荒芜。在电影的叙事逻辑中,极端年代无疑是青春枯涩、情感扭曲的,但置于极端年代的青春认同就变成了对青春的彻底的误认。青春成长的违逆不是生命本身的最本质特征,而是社会话语建构了青春和青春期,过分痴迷于社会文化和政治时代的外因对成长主体的压迫和剥夺,让青春成长影像陷入了长期误认的泥潭。即使在影像工业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青春盲视和误认依然还在延续。中国的青春成长电影基本沿袭这一路数,少有违逆和创新。2013年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以下称《致青春》) 虽然叫座叫好,但究其实质并未突破残酷青春电影的窠臼。该片标题即是青春感伤而宿命的诠释,观影后留给观众最多的依然是大学校园里残酷的生存竞争、严苛的管理规范、执着而畸形的恋情、性欲对爱情的违逆等阴暗元素。电影甚至还通过另一套空间和语言展示了更为灰色调的社会背景——如父辈的奸情、权钱的交易、就业的艰难等。虽然《致青春》试图塑造一个敢爱敢恨、执着追求的青春形象,郑微的演绎也颇有“还珠格格”影子,但是朱小北的叛逆辍学、阮莞的突然死亡、林静的畸形爱恋、世永身体的越轨和陈孝正精于算计等主要情节共同定格了《致青春》的残酷主调。

人作为类的存在,必须对秩序有所妥协和认同。它与人的自由甚至人性往往发生冲撞,有时甚至可能是剧烈的冲突。“个人与整体的矛盾因而成为艺术永远的的主题:或者通过正剧的方式,将这种冲突化作对立/解决的戏剧性大团圆,或者通过喜剧的方式,将这种冲突化作偶然/消解的开怀一笑或者通过悲剧的方式将这种冲突化作对抗/毁灭的痛苦追问。”③青春成长既是青少年自我确定、自我完善的个人行为,更是被社会秩序所认同与接受的社会性过程。青春不只是残酷的伤痛,还有曲折缭绕柳暗花明的成熟欢悦。因此仅从残酷悲剧的青春成长叙事角度诠释青春成长是狭隘的,它应该有更丰富饱满的表达方式。近年来以泰国为首的亚洲电影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60年代日本影视界的努力使青春成长类型化,21世纪初泰国电影在青春成长风格转型上孜孜以求。“21世纪电影类型化向世人展示了泰国电影的发展速度。泰国电影在2000年起以超常规速度异军突起,短短10年间拼搏出一片广阔天空,世界各大电影节上不断闪回泰国电影人的身影。无论是凄迷诡异的《魅妻》,技惊四座的《拳霸》,还是怀旧清新的《小情人》,感伤宁静的《暹罗之恋》……这类影片特征鲜明,风情万种,逐渐形成了以泰式鬼片,泰拳动作和泰式小清新为主的类型化电影。”④泰式小清新青春电影越来越引人瞩目,并渐成一种美学风格。此外,在台湾,九把刀执导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以下称《那些年》) 也在小清新青春成长风格上有所突破。这两部亚洲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初恋这件小事》最好地诠释了青春成长电影的小清新美学风格,实现了青春电影的华丽转身。

二、小清新电影的逆转——青春的正向生长

小清新,英文为Indiepop,本指音乐类型。近年此用语已经泛化到文学、摄影、电影甚至日常生活等。总体来说,小清新是专指风格清爽唯美、纯净质朴、积极跳脱的美学趣味,它是商业社会消费文化浸淫背景中青年人对大众文化的柔软抵抗,小清新风格也是青年亚文化对心灵港湾的坚守诉求。这种美学风格往往能让人品味到如清晨第一杯绿茶的清新(fresh)。小清新远离怒目金刚,小清新不是孤傲清高,小清新更不是愤世嫉俗。小清新只是想在这个欲望纵横、喧嚣芜杂的大千世界中探寻一处真正属于自我心灵的港湾,安放和休憩疲惫的灵魂。因此不管是电影还是音乐中的小清新,心态是积阳光向上的,姿态是不抑郁不消沉,情绪是不寂寞不孤独的,她们会享受和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段美好。

转向青春成长电影,青春成长电影似乎多在电影的深度上挖掘,多表现青春成长主体的沉重、残酷、悲愤和苦闷。曾经被多数影迷称为小清新的青春电影如日本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泰国的《暹罗之恋》以及赵薇的《致青春》等,都与小清新美学趣味相去甚远。《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多次出现的暴力抢劫事件、色情影像广告牌、以及偷盗强奸行为都营构着这批少年内心深刻的抑郁寂寞甚至被扭曲畸形的成长。这样的生命过程与其叫“成长”,不如称为“长大”,虽一字之差而内涵迥异。而颇受好评的《暹罗之恋》中Tong的姐姐失踪、父亲因此酗酒成性,母亲为孩子的成长焦虑重重,最终施压分离了Mew和Tong的纯净恋爱。整部电影虽然以音乐为线索但始终笼罩着挥之不去的抑郁阴影。正如前文分析的那样,《致青春》更是因承载了太多社会话语和时代背景并涉及太多社会阴暗面而显得沉重悲戚。即使被影迷津津乐道的经典台词也多充满太多幽怨:“很多人,一旦错过了,就是陌路。”“得到一样东西,就意味着另一样东西必定要失去。”这不是小清新,而是残酷和决绝。尤其是郑微面对阮莞遗体告别时候的那一席话不仅把残酷青春推向了极致,甚至有违中国传统恕道,或者说具有明显的反文化特质。她说:“阮莞,你是全世上最蠢的傻瓜!我不会为你哭的!你为一个小男人死得太不值了!你一辈子仅有这么点儿为爱情牺牲的出息!你方向达到了,你满意了吧?你会让所有爱你的人恨你的!你对不起大家!这世上除了爱情还有别的呢!你太自私了!我看不起你!”为爱付出了青春和性命的阮莞,此时应该得到原谅和宽恕,但她得到的是好友的诅咒。电影中还有多处情节设计上暴露了郑微这个角色的扁平化。一部成功的电影,应该力图表现人物的丰富人性和饱满性格。郑微不仅是无所畏惧的,所向披靡的,而且是怒目金刚的,最终她的爱也是无法安放的。郑微这个角色,带有太多成人视角的批判和启示意味。因此《致青春》终未能脱离传统残酷青春的窠臼。

青春原本应该是明快简洁心神不羁的,青春期的主角们是即将冲破任何阻力向上迸发的力量,正如春天的一片新绿——清健勃发,他们对梦想、对友情、对爱情的的理解和追求主调是积极向上和令人神往的。那也是众多观众期望看到的景象。《致青春》的成功并不等于大陆青春电影的自觉突破,除了制作技术和媒体传播的成功,它契合了当下的语境:当社会疾病全面暴露、全民对主体价值绝望后,唯一剩下的就是对过去缅怀的能力了。全民缅怀青春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编剧李樯的定位非常准确:“它触发了话题,引起了众议。”⑤年轻的、中年的甚至老年的观众都蜂拥进影院观看赵薇的处女作——一部未能跳脱残酷窠臼的文艺范儿的商业片。这似乎更像是2013年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郭敬明指出近年大导演电影作品屡屡失手于票房,一个原因是现在观众平均年龄21岁,而“上一代导演用老的观念去拍电影,没有提供年轻人想看的电影,观众依然还是会看大导演旧观念的作品,但他们会饥渴,想看更年轻的电影。”⑥这里“老的观念”直击传统青春成长电影的成人视角,过分夸大青春电影的启示和教诲功能。另外,这里的老观念也指人们对青春的片面认识。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人们往往把青少年理解为现代性文明的征兆合成人,青少年体验也被电影人夸大为一种创伤性的极限体验。“青春成长电影就不得不关注诸如青春的性与欲望问题、生命能量的发泄问题、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问题等问题。相对于现实中的青春成长问题而言,青春成长电影构成某种极限化的审美乌托邦,而青春期的性与欲望、流浪与游荡、暴力与对抗、死亡与毁灭等生命体验则是支撑这个乌托邦的文化主题。”⑦这样的电影不仅难以感动年轻人,中老年观众也不喜亲近,无法激发全民的青春怀念的热情。事实上,青春成长电影的受众不仅局限于20多岁的年轻人。真正可以称得上当之无愧的小清新青春成长电影的,应该是台湾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泰国的《初恋这件小事》。

小清新青春成长电影多表现青春成长中的逆转、爱情和友谊。小清新电影不能扮演启示者和教诲者。青春恋情能否修成正果不是小清新电影的唯一旨归。即使电影中的成长主体最终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但也有不离不弃的友情和互相激励的人生。它要记载的是一段美好发光的岁月,揭示一段通过爱恋而自我确认与完善自我的生命镜像。小清新电影展演的是曾邂逅过的一段美好生命,它要言说的是让成长道路更温暖的爱之初体验。

以《那些年》和《初恋这件小事》来看,小清新青春成长电影往往有大团圆的HappyEnding模式,质朴率真的主题风格,略带伤感的浪漫轻喜剧等元素。这正是小清新电影从残酷青春电影的转身之处,也是小清新赢得大众芳心的缘由:残酷青春渐成窠臼,还原青春原型,拯救审美疲劳是青春叙事的当务之急。小清新电影不再聚焦于性和暴力等体验,而是立足于最完整健全的青春成长模式,宣扬青春成长中的正能量,如优生对差生的激励、不同性格之间的友谊、凝聚向上的团队意识、萌动的初恋情愫等,这些充满正能量的元素,感动了大众。小清新风格为已经日渐萎靡不振的电影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并屡屡取得不菲的票房。

三、小清新电影的美学结构

1.成长主体的叙述视角

小清新已经成为青春成长电影创新的一种手法。小清新电影多把成长背景放在青春必然遭遇的校园以及其中的人物事件,讲述梦想、友情、初恋、暗恋、师生等青春话题。小清新电影回归了成长主体的叙事视角,从青春主体的立场来回味甚至是品味发生过的一切。传统青春成长电影多从成人的视角来对青春进行启示和教诲,情节中的行动者虽都是青少年,但是叙述的视角是高度成人化的,这样的电影必然导出青春残酷的认知格局,从而远离小清新的美学品格。电影《那些年》以一群死党追逐共同心仪的“女神”的故事构架,从准备去参加“女神”婚礼的婚礼作为开头,通过男主人公柯景腾的回忆串联起青春成长的轨迹。教室、单车、涂鸦、课桌、惩罚、黑板、考试、扫帚等都是青春记忆的最佳符号,甚至男主角不羁的一笑都给整部电影乐观明亮的基调埋下了伏笔,做好了铺垫。男主角第一人称讲述的手法,便奠定了可堪回首的。电影中配有成长后的独白,淡化了故事结局的吊诡和忧伤。虽然种种幼稚和误会使柯景腾和沈佳宜最终没能走进婚姻殿堂,但是自传体式的独白解说加强了青春故事在人生中的积极意义和美好感受。

同样,另一部成功的泰国小清新电影《初恋这件小事》也有类似的叙述结构。《初恋这件小事》男主角阿亮在个人摄影展上向学生讲解摄影的技巧,而女主角小水的画外音响起:“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人,每当想起他的时候会觉得有一点点心痛,但我们依然愿意把他留在心底。就算今天不知道他在哪里、在做什么,但至少知道,是他让我了解初恋这件小事……”女主角的独白将观众带回到懵懂初恋的校园情景中。整部影片基本都是从小水姑娘的成长视角为主线来讲述她的亲身经历和她的初恋故事,讲述一段为所爱而不断自我完善的积极青春成长故事。此外男主角阿亮的回忆则是另一条辅线,补充并丰富了电影视角,为最后初恋的成功故事做好巧妙铺垫。成长主体的回忆叙述,讲初恋故事的曲折和漫长演绎成一种可爱美学。

可以说,《那些年》和《初恋这件小事》都以成长主体的叙述视角,以回忆演绎青春故事,成长主体抽离了青春中的吊诡和忧伤,使电影升华为温馨和浪漫。而且将女主角的婚宴作为一个喜剧的场景,大学里面的男角们都应着新郎的话先过他那一关而全体冲过去亲新郎。影片以戏剧的形式和幻想的方式来解决男主角失落和观众心中的预期差异,让这部小清新电影无疑增添了喜剧色彩,淡化了以青春的悲伤残酷成分。当阿亮毕业进入玻璃兔青年球队而要离开的时候,他再次翻看收集小水成长的摄影集,这一视角显露了阿亮的心迹,为接下来9年后的重逢圆梦埋下伏笔。

2.Happy Ending的结尾模式

小清新电影多在结局上精细设计,并偏好Happy Ending的美丽结局模式。青春成长不能以婚姻作为叙事终点,而是以成长主体的成功蜕变和完善为旨归。《那些年》的男女主人公虽然没能走进婚姻殿堂,但是依然是最好的朋友,结尾以柯景腾强吻新郎的喜剧场面给观众带来了许多笑声。《初恋这件小事》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相遇巧妙地衔接了9年的叙述空白,通过阿亮的当众表白完成了电影的Happy Ending,这也给观众一个不小的惊喜。现实生活中的青春初恋多难实现,而小清新电影中的美丽结尾抚慰了大多数人的青春遗憾,重温了过去的浪漫温馨,从而获得了审美快感。黑格尔在阐述审美快感产生的原因的时候,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他说:“小孩子将一块小石子扔到水中,当他看到水中溅起的浪花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原因便是那个浪花其实是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者说是物化),他的本质力量原来是抽象的,不可直观的,现在对象化作了那个小小的浪花,便得以直观,因此在他的心里产生了快感,于是他觉得那浪花就分外的美。”因此,黑格尔认为,审美快感就产生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⑧这两部电影都以欢快的结尾满足了观众成功或者失败的初恋幻想。

《哈佛商业评论》在作出“体验经济时代到来”的预言时曾指出,体验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在体验经济中,提供的不再仅仅是商品或服务,它提供最终体验,并充满了感情的力量,给顾客留下了难以忘却的愉悦记忆;消费者消费的也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商品,而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小清新电影背离以往残酷青春电影的阴暗晦涩探寻青春中的戏剧性和观赏性,引领观众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进而扩大了受众群体,由小众变大众,受到观众的青睐。这些平凡的角色设计,圆了观众从灰姑娘到公主蜕变的童话梦。这也难怪《那些年》能在4天上映后票房破亿,而《初恋这件小事》能在在当年泰国票房纪录创下第4名的佳绩,并在201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作为泰国官方选送优秀影片参加了展播,男女主角还吸引了一大批影迷的簇拥。

3.人物群像营构的轻喜剧

好的影片离不开电影人物的巧妙组构,主角与配角、个体与群体等形象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人物角色系列丰富,既可以推动情节发展,又可以增强喜剧性和观赏性。《那些年》不仅塑造了不爱念书又爱耍酷扮帅的柯景腾,还塑造了他身边的各具特色的死党老曹、阿和、廖该边等挚友;与男主角相对的是成绩优秀青春靓丽的女主角沈佳宜,以及沈佳宜的闺蜜胡家玮。两组人物交叉融合共同营构轻喜剧的浪漫效果,增强了电影的喜剧情节。篮球技巧超强、喜欢耍帅的挚友老曹、个性稳重的胖子阿和、喜欢搞笑变魔术的廖该边等,本身就构成了电影的轻喜剧色彩;沈佳宜的好友胡家玮,质朴大方,喜爱漫画。众多配角力图凸显青春的不羁和狂欢,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喜剧效果,消除了观众心目中对青春成长的刻板印象。虽然作为一部可以称得上群戏的电影(ensemble cast),影片情节始终围绕男女主角的恋爱主线进行。《初恋这件小事》中的小水姑娘个子矮小、皮肤黝黑且成绩平平;而阿亮学长则是学校中最善良帅气的高一男生,是女生们心中的白马王子。但是小水在一群热心闺蜜的鼓励和帮助下,不断完善自我并完成蜕变,最终赢得了王子的青睐。小水做了很多傻傻的小事,阿亮含蓄深藏的情愫,都让电影具有了丰富的浪漫气息。除了憨厚可爱的闺蜜团外,诙谐滑稽的英语老师小茵的形象十分出彩,她英语口音极重,语言夸张,花痴般的行为都为电影增添许多谐趣。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小茵老师的影星Tukkie是泰国炙手可热的谐星,其表现是成熟到位的。她和体育老师小欧之间的错位与误会形成了另一个有趣的比照。此外小水的妹妹自恋式的嫉妒也为电影平添风趣生动,而两部青春轻喜剧中都有一个胖子的形象,如《初恋这件小事》中的阿霞和《那些年》中的阿和。胖子作为青春爱情的见证者或者搅局者,不仅可亲可爱、富于喜剧性,他们本身就具有了憨傻卖萌的娱乐性陪衬色彩。两部电影都通过大逆转的模式,多配角的喜剧衬托,反映了社会丰富多面的现实,增强了其戏剧性和观赏性。

4.智性台词的励志色彩

《这些年》和《初恋这件小事》的场景都集中在青青校园,绿树成荫、简洁押韵的校服、环形的跑道、逐浪的沙滩和无限延伸的轨道等都最大程度地触动了观众的“初恋情结”。这些场景多蕴涵着远与近、青涩与成熟、现在与未来的有效张力,是青春中矛盾彷徨、迷惘孤寂人生处境的文化隐喻。与残酷青春影片中吸毒杀人的晦涩角落、喧嚣酗酒的舞厅、破碎吵闹的家庭等场景大相径庭,小清新电影场景让观众完全实现了意想中的青春追忆,在缅怀逝去青春的联想中愉快融入。两部影片不约而同地对青春里程碑式的事件进行了描述:毕业祝福场景、初恋的表白场景等。《初恋这件小事》更是展现了泰国的社会习俗:毕业之际,女生从心仪男生衣服上争抢钮扣并互赠鲜花,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丰富了青春电影的文化韵味。当然,电影中最突出的是在电影台词和旁白上下工夫。《初恋这件小事》在影片开头,女主人公小水有一句很酷的旁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人,每次想起他的时候,会觉得有一点点心痛,但我们依然愿意把他留在心底。就算今天,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他在做些什么,但至少知道,是他让我了解,什么是初恋这件小事。”这简单直接的台词,符合电影情节主人公的年龄和情景,既无文学矫饰也不过度煽情,却道出了主人公对初恋诠释的积极健康心态,引发观众的心灵共鸣。电影中大量的励志话语,既勾连了主人公的内心悸动,又奠定了积极向上的小清新基调,更是花季少女的成长写照。“要让爱情成为动力,那个人就会自己回头看你”“我们或许不白也不媚,但是可以美得很有性格”等励志性的台词强调了青春的个性,凸显了青春的正向生长,让人想一直奔跑。阿亮学长相册上的话“爱情能战胜一切,尤其是恐惧”更是最大程度地彰显了爱在人生中的积极主导作用。正如哲学家罗素所言:“爱能打开自我的坚壁,生出一个新的合二而一的生命。”⑨《那些年》的台词如“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但是我们还是依然要经历”犀利地揭示了生命的西西弗斯式悖论,展示了青春少年敢于面对人生空虚和徒劳的勇气,因此让电影超越了青春的狭小格局而提升到一个普遍智性的哲学层面。

5.叙事性的抒情电影音乐

小清新电影基本都属于浪漫主义电影,这不仅源于其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还与其古典和谐、轻快律动的配乐和插曲有关。电影中的音乐多以抒情叙事为主的音乐旋律,与画面和情节相应相和。“作为感情和思维的载体,电影音乐表达了人类的精神。”⑩这些电影音乐不仅具有强烈抒情的功能还凸显了委婉叙事的功能,与画面情节一起营造和谐优美的浪漫氛围。《那些年》的插曲和背景音乐包括《那些年》 《回忆》 《人海中遇到你》 《没有你的青春》 《笨蛋》 《献给你的格斗赛》 《孩子气》 《女孩的马尾》 《制服上的蓝点》等曲目,音乐名即情节的片段,爱情的叨絮,勾连了故事的走向,转承起合爱情的梗概,它们在情节的关节点响起,对整部影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初恋这件小事》中的曲目如《总有一天我会足够优秀》 《会有那么一天》等传达了片中女主人公内心的誓言,又像是女主人公心底的呢喃和娇嗔,串连并推进了电影的情节发展。总之这些插曲和电影原声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功能,并应和着电影的情节,曲调古典曼妙,使爱情的主旋律达到了最大程度的抒情和敏感。电影情节被音乐消融,同时音乐又使之更加丰富。这些插曲的歌词与电影对白一起通过叙事传达了情感主题。《那些年》和《初恋这件小事》两部电影都是讲的当代青春故事,但电影音乐都属于最纯正的浪漫主义爱情表达。“浪漫主义从现时中逃逸,不管是逃往过去,逃向将来,或是逃到另一个世界、梦境,或者最常见的逃往一团浓雾里去。”⑪从电影的音乐和情节来看,所有小清新的青春电影都回避了最真实具有创伤性的现实要素,在声音和情节里实现了温馨浪漫的传奇梦想。

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多灾多难的世界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春成长电影,极力地夸张青春的失落与创伤,形成了残酷青春的类型电影。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青春成长电影都沿袭这一路数,多以表现青春的苦涩和痛楚、大多反映灰色地带以及懵懂的爱情、友谊的失落或背叛、对父辈的质疑和叛逆。这些电影多以成人叙述的视角,通过青春故事来达到说教的目的,对观众进行教诲和训诫。青春成长电影已经在观众中形成了残酷晦涩的刻板印象,青春成长电影也因此常常被定义为残酷青春电影。近年来一些小制作的电影渐渐以其小清新的青春成长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喜爱,而这一过程中泰国的青春成长电影成就卓著。曾经被多数影迷称为小清新电影的如日本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泰国的《暹罗之恋》以及中国的《致青春》等,都与小清新美学趣味相去甚远。小清新作为一种电影美学风格,往往具有成长主体的叙述视角、HappyEnding的结尾模式、人物群像营构的轻喜剧效果、台词对白的励志色彩以及叙事性的抒情音乐等表述结构。近年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泰国《初恋这件小事》可以说是小清新青春电影的完美典范。

小清新青春电影的成功,反映了人们在消费主义语境中忠贞不渝爱情的缺失以及对至情至性爱情的渴盼。小清新美学风格传递了青春主体试图在这个欲望纵横、喧嚣芜杂的大千世界中探寻一处安放心灵和休憩灵魂的努力。“在现代世界中,爱有着比宗教更危险的敌人,这就是对工作和经济上取得胜利的信仰。”⑫小清新青春电影用反消费主义的姿态赢得了消费主义时代观众们最真诚的赞许。小清新青春电影不宜承载太多的社会和政治内涵,正如青春不宜承载太多成人化的功利期待。小清新青春电影的成功,正在于远离了宏大的政治时代话语,淡化了极端青春创伤体验,彻底还原了青春纯情原型,在感动中净化受众,形成古典浪漫、澄明本真的美学风格,在青春电影市场中另辟蹊径、独占鳌头。

注释:

①王彬:《独自等待——当代大陆青春成长电影的表述策略》,《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

②⑦王彬:《颠倒的青春——青春成长电影的文化主题研究》,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386页、第83页。

③尹鸿:《镜像阅读——九十年代影视文化随想》,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

④崔军主编:《影视艺术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4页。

⑤《<致青春>成功之道:苦练内功,别管非议》,见:http://ent.qq.com/a/20130502/000108.htm

⑥《中国电影如何崛起深度聚焦大导演的日子不好过》,见:http://et.21cn.com/star/zhuixing/neidi/a/2013/0624/09/22300619.shtml

⑧戴蔚安:《青春是生命的黑匣子——岩井俊二作品赏析》,《新闻世界》2009第9期。

⑨⑫[英]罗素著,江燕译:《真与爱——罗素散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08页、第206页。

⑩[法]皮埃尔·贝托米厄著,马琳译:《电影音乐欣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⑪[美]W·考夫曼编著,陈鼓应、孟祥森、刘崎译:《存在主义》,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页。

猜你喜欢
青春
青春睡不着
被爱簇拥的青春
青春诗会
幻青春
幻青春
幻青春
幻青春
幻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