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目前我国的大学钢琴课授课方式较为陈旧,存在不少问题,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没有音乐和乐器学习基础,要熟练掌握这门乐器的演奏特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寻找其中客观规律,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水平,循序渐进,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保障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一)解读学生。学前教育专业在高考前对学生的艺术基础要求相对偏低,而非艺术考生出身,在高中阶段也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以及专门的音乐训练,很多学生不认识五线谱,乐理知识基础几乎为零。因此这样的低起点给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难度。钢琴演奏是一门需要手、眼、脑配合的学科,学前专业的学生基本都已经成年,骨骼发育成型,手指缺乏灵活性和协调性,要想熟练掌握这门高难度的键盘乐器是非常困难的。
(二)解读课堂。目前,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主要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教师示范,学生跟练,同时教师在课堂来回巡视,再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方式。该种授课方式采用同一种教学内容和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个体差异和努力程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的阶段考核时,就会发现有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或是左右手无法配合,记谱困难等。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理论仍未成系统,仅仅是照搬音乐专业课堂上课模式和回课模式。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主要采用集体大课的形式,每次授课时间有限,很多内容只能点到为止,不能深化教学。加之,学生数量多,师资数量有限,只能“一锅端”,用同一标准要求学生,导致学生们无法及时理解吸收当堂课所讲的教学内容和技能,缺乏练习巩固的时间和获得教师针对性的指导的机会,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达成和学生钢琴水平的提高。
(一)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钢琴是有灵性的乐器,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模仿和练习,会难以体会其中的艺术之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便无法忍受艰苦的练习,钢琴教学便无法顺利的展开,学生水平也不可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首先要端正态度,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建立对钢琴课程的兴趣和热爱;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鼓舞起学习钢琴的热情与自信。同时,要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除了上大课,统一讲解与亲身示范之外,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之后,在课堂上组织模拟幼儿园音乐课的场景,让学生扮演未来的职业角色,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向往,鼓励学生积极表现,相互指导,引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还可在课堂上组织小组任务教学,针对平时课堂上发现的学生弹奏的问题,钢琴的技巧难点,乐理知识等内容展开小组讨论,并互相点评,以相互获取灵感,巩固学习成果。
(二)拒绝“一碗水端平”,从学生个体角度出发。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校之前没有学过乐器,对钢琴了解甚微,基本都是从零开始。因此,教师切记不能用对音乐专业学生的要求来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能“一碗水端平”,以免造成过犹不及的现象。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水平和能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易到难,逐步进阶。由于钢琴学科的特殊性,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水平发展,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合理的安排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不会感到钢琴高不可攀,也不至于无聊到失去学习兴趣。
(三)更新硬件设施,保证实训工作的开展。目前,大部分院校的琴房数量有限,钢琴的条件层次不齐,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要跟音乐专业的学生共用琴房,练习时间难以保证。因此,师范院校应该大力重视硬件设施的更新,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合理分配,讲练结合,加强实训,大力提高学前专业学生的钢琴水平。
学前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因为专业特殊性,需要学习大量的科目。对于这种情况,只有师生共同努力,制定科学的钢琴教学计划,积极鼓励引导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
[1]孙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技术研究,2011.(10).
[2]李俊喜.周红.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J].现代教育,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