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正不断以敞开怀抱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电影输出,但不同于西方电影对外输出的多元化内容,但凡能够借助电影载体走出国门的中国影像,还停留在武术、气功、故宫、长城层面。在现代化建设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上影集团依托多年来积累的创作资源,为正确输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寻找最合适的途径。
目前中国的电影文化市场处在一个产业化进程的大时代中,曾经风靡一时的电影,例如:《小时代》、《分手大师》等高票房电影创造的奇迹堪称“现象级”状况。这些电影在繁荣市场需求的同时,使消费者选择多元化,对中国电影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现象不一定是经典,抱着“精工出细活”的心态,不求急功近利的上影集团将目光放眼至未来的10年、20年乃至50年之后的电影市场,以发展的眼光去寻找那些受市场青睐、讴歌奋斗人生,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憧憬和信心的作品。
在电影制作、放映模式多元化,传统的电影版块架构开始逐渐消解的今天,不被“现象级”繁荣景象所迷惑的上影集团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创作原则,牢牢把控住主旋律、艺术、商业电影的创作方向。在尊重市场的同时,不以市场为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唯一准绳,始终以坚持三方面都要抓,三方面都要强的要求,不断前进。
主旋律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们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上影集团每年精心推出高观赏价值的主旋律电影,意在通过多元化角度和营销模式让观众发现、接受自然美,生活美和心灵美,并借鉴美国好莱坞主旋律大片的对外输出方式,全力打造全球市场化的主旋律电影。同时,上影集团也不断打破艺术电影小受众的格局,开创分众化需求。目前,越来越多的艺术院线和艺术影院已经出现,多轮放映和区域放映正在为艺术电影开拓更多的市场,寻找更多的受众。今后通过版权经营和互联网观影的新模式,艺术电影的未来充满了各种可预见性的可能;而商业电影也将不再流于俗套,多重方式的合作与营销将助它冲出亚洲。
“主旋律、艺术、商业”这三类电影正如同人类日常饮食,生命中缺少了哪一部分都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商业片就像是大鱼大肉,带给观众更多的是当下的满足和快感;文艺片更像瓜果蔬菜,具备独特的营养价值,它的探索性、艺术追求,需要时间的沉淀去慢慢体会;主旋律电影也许就是五谷杂粮、是主食,是当今社会主流意识的最大体现,是电影市场不能缺少的重要部分。
坚持这三类电影并驾齐驱的上影集团,充分、合理搭配着主旋律、艺术与商业元素的互相调和,上影人始终坚信:只有协调的比例才符合自然市场的规律,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