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编民歌《兰花花》的演唱技巧探究

2014-08-15 00:42
戏剧之家 2014年12期
关键词:兰花花蓝花演唱者

陈 蓉

(汉口学院 音乐系,湖北 武汉 450000)

新编民歌《兰花花》是一首“原生态”音乐作品,它取材于陕北民歌《蓝花花》,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曲调高亢、悠扬、开阔有力,节奏舒缓自由,并大量使用了戏曲要素,鲜明地体现出陕北的民歌地域特色。对于演唱者来说,必须对该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表达的主体情感以及地方语言特色等作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很好地诠释该作品。

一、歌唱要突出陕北方言特色

民歌《蓝花花》产生于陕北延安南川的汾川河畔紧邻宜川县的临镇,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唱,其朴素的旋律、真挚的歌词使它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作。新编民歌《兰花花》作为以民歌为基础的创编歌曲,也尽可能保持民歌《蓝花花》所具有的原始陕北地方特色。

要想保持歌曲的地方特色,最重要的就是在演唱时适当地使用方言,这样会使歌曲更贴近陕北人民的生活状态,带来更丰富的艺术效果与艺术感染力。

如第一句歌词中,“线”应唱为儿化音的“线儿”;“英(ying)”字要突出后鼻“ng”;“生(sheng)”字应唱成平舌“seng”;“下(xia)”唱为“ha”;“爱(ai)”要唱成“ng-ai”;“人(ren)”应唱成前鼻“reng”。

第二句歌词中,“苗子儿”的儿化音要突出。后几段中比较重要的字如“我(wo)”应唱成“ng-e”。这些语言和字词的使用还应根据陕北方言的实际使用进行灵活调整,力求做到原汁原味。

二、准确把握并表现出歌曲中戏曲要素的特色

(一)慢板苦音模式

第二段中,作者使用了慢板苦音板式开头、音调也带有半说半唱的哭腔,特别是“说媒”一词,表现出蓝花花痛苦与委屈的心情,上下半句的句末“媒”和“迎”音使用了大量抽泣式的哭腔,这也是戏曲风格的典型特征,演唱时也应注意换气及板式的处理。第二段后半段转板进入快板段落,句末“周家”两字应分开,唱完“周”后,产生短时间的休止,换气后再唱“家”。

(二)剁板式

第三段很明显使用了戏曲跺板的方式,每半句句头都是一个喷口重音,用以表达激动、愤恨的情绪。演唱时可以通过语言及滑台式的装饰音将重音加强。

(三)摇板式

第四段式摇板,也是戏曲风格最突出的地方,紧拉慢唱的风格十分适合歌词中蓝花花飞奔向哥哥的急切心情。演唱时,句法和换气是最难的地方,建议先听听戏曲中紧拉慢唱的唱段,积累相关的感性经验再演唱。

在对歌曲《兰花花》的演绎中,演唱者只有将戏曲素材和吐字发音相结合,才能更加深入地挖掘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更好地揭示出故事的矛盾冲突及综合艺术效果。

三、处理好不同段落中情绪的表达与定位

新编民歌《兰花花》段落众多、风格各异,是该曲最大的特色,同时也是演唱中最大的难点。演唱者应深入分析每一个段落人物的心理和情绪,表现出五个不同的“蓝花花”。

首先,第一段描写的是蓝花花年轻美丽、天真纯朴的形象,这里面既要唱出对蓝花花的赞美,同时也要表现出蓝花花的个性,应用亮脆、清晰、通畅、圆润的音色来表现。

其次,第二段的开头应唱得小而弱,但不应十分悲,而是委屈与无奈,要随着歌词的推进,悲伤与哭诉的情感才应慢慢送入。

第三,由于第三段在情感上比较单一,但两段歌词内容不同,所以在表现形式上面也要稍有差异,前段“蓝花花下轿来……”应唱得叙事一点,带有惊慌,迷失的感觉,后段“你要死你就早早死……”是蓝花花内心的咒骂,不能唱得太大,而是更加有力而短促地。

第四,歌曲的第四段是最难表现的一个段落,既要表现出蓝花花的勇敢,也要表现出她内心的慌张,还要将他对哥哥的思念与惦记表现得充满柔情,如“手里提上羊肉,怀里捎上糕”,就应唱得饱含思念的温情,“拼上我的性命”则应立刻变得果断坚决。“往哥哥家里跑”两次中,第一次应唱得弱;第二次则应唱得坚决,以一种坚定的渐强的语调结束。

最后,第五段的演唱可以完全放开,后半句“咱们两个死活也要在一搭”力量应转弱,第二遍渐慢结束,给人一种圆满的结局。

总之,作为演唱者,必须要对歌曲的内容、背景、风格特征,结构段落等问题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才有可能进行二度创作。当然,如今民歌艺术百花齐放,每位演唱者在理解和处理歌曲时都会有不同的方式。上文只是我对新编民歌《兰花花》的一点理解,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1]冯志莲.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新收获——王志信近年作品初探[J].人民音乐.2002,(4).

[2]党音之.《蓝花花》赏析[J].音乐天地.2004,(2).

猜你喜欢
兰花花蓝花演唱者
“神奇的食物”⑤ 蔬菜皇后——西蓝花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兰花花新传
蓝花楹小宅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浅析《兰花花叙事曲》特色揉弦的运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
蓝芽儿的蓝花碗
《蓝花花》——“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