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分析

2014-08-15 00:42:11
戏剧之家 2014年12期
关键词:声乐民族人才

李 娉

(许昌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现阶段,高等教育时期是我国培养声乐人才的主要阶段,音乐表演、教育专业学生是主要培养对象,也包含一些非声乐专业类的学生。多年教学实践证明,若想培养优质的民族声乐人才,首先,应具备独特的嗓音和优雅的艺术气质;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民族语言和风格应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全面了解民族语言和文化;最后,在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积极鼓励他们继承我国优秀的声乐传统,掌握典型歌曲的演唱技巧,并合理借鉴国外演唱技巧和方法,全面发展。新形势下的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应朝着综合性、全面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民族声乐人才的需求。

一、民族声乐概述

(一)民族声乐的发展史

民族声乐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发展、创造了民族声乐,尤其是在唐诗宋词等中原文化的熏陶下,在不同民族地区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民族声乐。远古时期,最早形成了音乐形式,在辛勤劳动和激烈斗争中,确立了原始声乐,它是当时最主要的音乐形态,有效地将弹奏和舞蹈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边演唱一边舞蹈的风格,这一点在早期出土的文物中也有所体现。依据相关理论可知,民族声乐的出现和发展与劳动、祭祀、情爱等紧密相连,在原始劳动号子、祭祀神曲、情歌中都能看到声乐的影子,处于这一时期的民族声乐的艺术形式虽然并不完整,但是出现了高音和音节,此时期的声乐已经脱离了早期的动物啸叫,也区别于人类原始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和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族声乐在漫长的艺术演化和音乐变迁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民族声乐只有从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实现法制,也可以将其理解为采用批判的态度来吸收和接纳民族声乐,在继承民族声乐的基础上,汲取其中的营养成分,摒弃糟粕,充分发挥民族声乐的艺术价值,最大限度地表达民族声乐艺术特色,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

(二)民族声乐的演变

早期的民族声乐仅仅是西洋美声唱法和民族声乐的机械组合,发音共鸣和语言唱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其中美声唱法是指在真声的基础上,假声随着音高的不断上升逐渐增加,最终以假声为主,通常男女高低唱法相同,这是美声唱法的主要特点。因此,一部分老一辈的美声演唱家在演唱中文歌曲时,存在着吐字不清晰、咬字不准确的缺陷。在二十世纪中期,民族声乐逐渐步入正轨,对于美声唱法从原来单纯模仿向借鉴和学习转变,很好地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点。而新形势下的民族声乐应在老祖宗的原声唱法的基础上,学习国外优秀的唱法,将其合理融入到原生唱法中,形成具有新理念的民族声乐。

二、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和多元文化的逐步渗入,人们更加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民族声乐艺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追捧。在这一有利形势下,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逐渐步入正轨,民族声乐人才培养规模日益扩大,培养体制逐渐完善。目前,不但在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设有民族声乐演唱专业,还在一些综合性学府和高职院校中也设立了此专业,为我国培养了许多出色的民族音乐歌手。但是,机会与挑战相伴而生,在新形势下,对我国的民族声乐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如下。

(一)忽视本土音乐文化教育

本土音乐是区域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民族音乐的重要来源。民族声乐教育不但要大力继承与发扬本土音乐文化,还应深深地扎根在本土文化中从中汲取营养成分。然而,伴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渗入,一部分声乐专业的学生逐渐忽略对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片面地追求外来文化,有些甚至将民族传统音乐错误地理解为是落后和守旧的代表,不符合时代发展。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潜移默化中偏离了世界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另外,由于缺少充足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具有不同演唱风格和唱法的民族音乐,这制约了人们对传统歌唱艺术的了解和接受。同时,由于教育的不重视和师资条件有限,将一些民族的地方音乐和独具特色的唱法移除专业音乐教育的行列。在文化全球化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发扬和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授课教材落后、陈旧

教材虽然不是课堂教学中的唯一依据,确是主要参考资料,它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教师参照教材授课,学生依据教材学习,强化教材建设,不仅能提升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演唱表演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延伸民族声乐教育的理论研究,丰富民族声乐作品,另外,它是提升民族声乐整体水平的动力源泉。新形势下对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陈旧、落后的民族声乐教材已被时代列车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导致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缺少时代性,极大地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例如,一部分民族声乐教材除了陈旧、落后,还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另外,由于缺少高质量、认可度较高的声乐教材,导致声乐教师在选取教材时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教材的随意性,这制约了民族声乐人才规范化培养。

(三)师资队伍素质不高

一些年轻有为、素质过硬的骨干教师出国深造或者改行,导致民族声乐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失衡、知识结构不合理,有些甚至出现衔接断层现象。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多元文化的渗入,老教师由于观念陈旧,无法有效接受并传授新知识,而年轻教师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课堂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还存在着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的问题,少数年轻教师为改行,舍弃本专业,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其它知识。另外,教师自身师门不同,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缺少及时的交流与沟通,甚至相互诋毁,无法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三、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

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是民族声乐艺术教育中的主要任务,因此,加强声乐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全面结合新形势下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探索,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我国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综合型人才。

(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以声乐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活动,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课内外的衔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针对新形势下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需求,适当地增加民族音乐史等学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族文化,改变过去片面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忽略传统文化内涵的局面。

(二)变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全面分析声乐教学中的所有环节,针对不同的声乐教学目的,依据声乐教学规律、原则和学生特点,制定科学、可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首先,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讲座式教学,也可以将传统的单独授课与讲座式教学有效结合。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观摩、交流、沟通,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其次,在声乐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交流式、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也可以采用双语教学,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给学生选择练习作品时,应从学生自身出发,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曲目;最后,注重专业课与文史课、教材与课外知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其中,与文化课的结合是关键,旨在通过这种结合来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从根本上扭转片面追求专业技能训练的趋势,从而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性的大力发展,增加了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若想培养全方位发展,具有高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声乐艺术人才,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作支撑。民族声乐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民族声乐教学效果,因此,应强化民族声乐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采用全职与兼职、留住和吸引、使用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民族声乐科研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增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其次,注重基础训练,通过开展教师公开课、示范教学课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学习机会,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此来改善教学质量;最后,开展在岗培训和脱产培养,从而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提升其理论修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结语

在民族声乐艺术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民族声乐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增加了对声乐艺术的需求。在新形势下,应不断创新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模式,变革声乐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凸显出艺术人才的审美教育,促进民族声乐人才的全方位发展,从而培养更多的综合型民族声乐人才。

[1]袁洋.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创新途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3):127.

[2]金香.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4):136-139.

[3]罗娟.民族声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探析[J].群文天地,2013,(1):299-300.

[4]周丽娜.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现状探究[J].艺术百家,2011,(S2):45-47.

[5]张小东.浅析如何提高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质量[J].西江月,2013,(29):114-114.

[6]韦妙芳.中职校《民族声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与实践[J].音乐时空,2014,(11):147-148.

[7]曾彤.民族声乐教学中人才培养的构思[J].艺术探索,2010,24(3):92-93,95.

[8]殷子晴.论民族声乐教师的专业素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72-73.

猜你喜欢
声乐民族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41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