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事张扬的生活本色——读杨清舜小小说

2014-08-15 00:43内蒙古
四川文学 2014年20期
关键词:结尾处老爹人性

清 扬(内蒙古)

读杨清舜的小小说,我的内心是平静的。这种平静并不是一种慵懒的无绪状态,恰如含着一枚橄榄,其中的滋味要慢慢散逸,慢慢品味。杨清舜耐心、沉着地写着他的小小说,在平静的叙述中,用白描的手法,不事张扬地为读者描摹了一幅幅当下生活的图景,还原他们生存的原生态。表述的朴实与沉稳,增加了读者对生活触摸的实感。

小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设置得并不复杂,作者没有刻意地去追求奇崛的人、事、情态,而是保持着自己的立场,不动声色地将生活的本真面目流泻于字里行间,使他笔下的生活呈现出自然的质感,引导着读者用心灵去认识生活、感知生活。

《李小婉》的故事很简单,没有大的波澜起伏:中缅边境的漂亮姑娘李小婉,因为酒量过人,先是成为 “傣味园”饭店的 “招牌女”,后又成为一地方领导的“公关女”。此乃 “成也是酒败也是酒”。因为经常陪领导出席各种宴会,李小婉的名声便想当然地被众人涂上了污点,酒场得意情场失意,三十多岁了,还找不到如意郎君。历尽周折于三十四岁时嫁给了一位男妇科医生,而这位妇科医生见到床单上李小婉的 “血迹”时,却并不相信李小婉还是处女,竟然拿着手电筒要探寻李小婉的处女膜是否人工制造,痛苦万分的李小婉怒而痛饮,竟然酩酊大醉,呕吐不止。当妇科医生向她道歉时,她放声痛哭。

《画痴》虽然在短短的篇幅内写出了画痴的一生,故事情节按照时间顺序逐步演进:爱画——绘画——卖不出画——为画终身不娶——为画痴狂——为画付出生命——身价倍增。但细细想来,作者让自己的一支笔保持着和生活一样的分寸,不涂脂抹粉,不添油加醋,用朴实的态度,平凡而不夸张的表达,将读者引入到画家的内心世界,引入到生活的真实境地。

《老人与狗》为读者构筑了两个世界:乡村与城市。在乡村里,王老爹与狗相依为命,亲密无间。在城市儿子家里,王老爹却深深感到人不如狗。 “狗”成为小小说的焦点,所有的情节都围绕着 “狗”进行,而读者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不由得去思索 “人性”的变形。

三篇小小说,读者都不曾看到曲折的情节,也没有看到作者刻意地煽情,他只是让生活本身去叙述、去表达,并不将自己的情绪凌驾于情节之上,他不用自己的情绪牵着读者的鼻子走。因为读者都知道,好的小小说并不在于故事好不好,情节怎样曲折婉转,而在于故事之外有多少深含的意蕴,能带给读者多少思索与回味。杨清舜的小小说,在平实的生活画面中,对人性深度的挖掘,对生活真实的提炼与表现,都达到了引起读者共鸣的程度,而这种共鸣,不是爆发性完成的。读者不是站在飞流直下的瀑布面前,将轰然而下的气势尽收眼底,内心激起强烈的震撼,而是沿着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一路行去,于一转折处,发现山岩嶙峋,溪流顺着山岩跌宕起伏,激起阵阵浪花。这是于无声处的一种回响,这是一个个小细节,将基础一点点加强,将逻辑一层层推进,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有大的动作和高峰,这才是小小说中最重要的东西。

《李小婉》中,李小婉这个人物的命运与酒有着不解之缘,酒让她找到了工作安定下来,酒又让她的生活上升了一个台阶,看似顺理成章波澜不惊的命运走向,却又因酒让她命运的光泽暗淡下来。在酒面前,李小婉一直都是镇定自若,可在结尾处,酒却将人物内心酝酿已久的所有委屈、痛苦倾吐出来,酒成了她内心痛苦的根源。李小婉这个看似平静的小人物,在结尾处,一下子升级了,这个故事一下子升级了,人性之美和生命之痛在结尾处撞击着读者的心门,令读者也想随着李小婉一哭为快。

在 《画痴》中,作者也像一位画家一样为我们素描了画痴的生活。这些画面将一个穷困潦倒的画痴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不加点染,不加修饰,力图展示画痴最本质的生存状态。但正是这些自然朴素的世相,将读者的心紧紧抓住。小小说想“抓人”,就像是手中抓沙一样,抓得太有力度,反倒抓不牢抓不多,将情节写得疏密有致、快慢得当,让人性与命运在舒缓有序中铺开,未尝不能打动人心。而 《画痴》在 “抓人”的同时,又 “放人”,就是叫人 “走神”。结尾处画痴的一声诘问,既是对自我命运的一声叩问,亦是对世人的一声质问,有力地收束了全文,发人深思。 “画痴之画已被各国收藏家收藏,国际市场偶有交易,价格高达千百万元。奇哉,奇哉!”此一句,提升了故事层面,又引人沉潜于故事中去,故事的意蕴就更加深入地进入到人性本体了。

《老人与狗》在平静的叙述中则是加强故事的主体——人的丰富内涵。杨清舜把小小说中的故事当成是小孩子手中的一团泥巴,慢慢地揉、慢慢地捏。本来是再质朴不过的一团泥巴,也就是不加雕琢的生活原生态,经过他的手揉足捏够,慢慢捏出人形来,让读者在一个个泥人里,看到了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王老爹的那张脸一定是流露出孤独寂寞的神情,儿子、儿媳、孙子的脸则流露出双元色:对王老爹是冷漠无情,对那两只狗却是热情有加。结尾处王老爹的 “我宁愿做儿子的狗,也不做儿子的爹!恰好我儿子的那只小狗要生了,你就让他只生我一只狗吧!只有这样,我才不会被卖出,才能一直做儿子的狗!”一下子将全篇带携起来,呈现小小说的思想深度,给予读者一种切肤的痛感。而王老爹托生为狗这个收尾,成为一个引发读者思考的意象,呈现着王老爹对温暖生活的一种强烈渴望。

小小说就像是一张邮票,在尺幅之中彰显生活的风貌,又揭示生活的内蕴。这就要求小小说作者投入到生活中去,透过生活的表象去探视丰富的内质,才能让小小说鲜活起来,从而走进读者的内心。我想,杨清舜在这方面做了尝试和努力,他用小小说微缩生活景象,又拓展它的内涵,他让不事张扬的生活本身说话,而且说出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结尾处老爹人性
蛋炒饭的哲学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用"设疑"体现“学让引思”
“学习”反人性吗
编辑小语
“老爹风”来了
老爹
我还想多死几次
蝴蝶姑娘和养蝶老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