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夜幕下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流光溢彩的歌剧院里不时传出悦耳的音乐,人们依然沉浸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位于维也纳克恩顿大街的街道上,行人已很稀少,不时从街道上驶过的出租车,转瞬就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
这时,一辆出租车行驶到沿街一幢简陋的房子前停了下来,司机马克斯·布罗德从车上下来。他抬头看了看一扇窗户,发现一扇窗户里还亮着灯,脸上顿时露出欣喜的笑容。
他轻轻地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布罗德看见开门人,高兴地张开双臂,紧紧拥抱着那个人,嘴里欢喜地喊道:“卡夫卡,我的好兄弟,你还在写作呀!”
门外一阵风吹来,卡夫卡接连咳嗽了几声。随后,卡夫卡也紧紧地拥抱着布罗德,热情地说道:“我的好兄弟,见到你真高兴啊!”
两人进了屋,布罗德问道:“好兄弟,最近又在写什么大作,快说给我听听。”
卡夫卡从桌上拿出一叠书稿,对布罗德说:“好兄弟,这是我最近才写的作品,名叫《审判》。”
布罗德高兴地说道:“太好了,快读给我听听。”说罢,他搬过来一条凳子,坐在卡夫卡身边。
卡夫卡又咳嗽了几声,开始朗读他的新作《审判》。随着卡夫卡抑扬顿挫的朗读,布罗德渐渐地沉浸在小说扣人心弦的情节中。
布罗德是卡夫卡多年的老朋友。两人中学毕业后,卡夫卡去上了大学,布罗德当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但是,两人的友情一直没有中断,这么多年来,布罗德成为卡夫卡唯一的朋友。
布罗德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但他很爱阅读,特别是卡夫卡写的文字,他更是觉得写得非常好,尽管卡夫卡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文字,但他认为不是卡夫卡写得不好,而是没有出版社能慧眼识珠。卡夫卡大学毕业后,一直坚持写作,生活十分穷困潦倒。布罗德虽然收入很低,但常常想方设法救济他一下,让他渡过难关。
突然,卡夫卡停止了朗读,剧烈地咳嗽起来。布罗德赶忙端来一杯水,关切地说道:“兄弟,我发现你最近气色不太好,可要注意休息啊。”
卡夫卡喝了一口水,大口地喘着气说道:“最近总感到胸口堵得慌,《审判》这部小说很快就要写完了,等写完后,我就去找医生看看。”
布罗德握着卡夫卡的手,说道:“好兄弟,还是早点找医生看看吧,不要再拖了。时候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过几天,我再来看你,我还要听你《审判》的后半部分!”
布罗德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卡夫卡,忽然,他仿佛看到卡夫卡的眼睛里流露出一种留恋与不舍,好像有什么话要说,可又欲言又止。
在屋外,布罗德又听到了屋内传出的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布罗德心里突然一阵揪紧,心口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得慌,他回过头,又望了望那窗口的灯光,眼睛里有些湿润了……
卡夫卡是一名业余作家,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揭露了当时社会黑暗腐败、人民贫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可是,这些文字一直得不到社会承认,一直无从发表,他感到很痛苦、很孤独。在极度孤独和恐惧的创作中,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但是,他一刻也没有放弃写作。写作,成了他生命中的唯一灯塔和精神支柱。
几天后,布罗德弄了几瓶咳嗽药给卡夫卡送来。他敲了很长时间,里面也没有应声。他感到很疑惑,这种状况过去是没有的啊,卡夫卡几乎足不出户,整天关在这出租屋里写作。
这时,从旁边一户人家走出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对布罗德说,里面的那个瘦瘦高高的年轻人病得很厉害,已被房东送到医院去了。
布罗德听了大惊,他赶忙向医院赶去。
在医院里,布罗德看到卡夫卡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病床旁边的柜子上,放着一张病危通知书。原来,卡夫卡得了严重的肺病,由于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现在已经是到了生命的最后时期。布罗德紧紧地握着卡夫卡的手,哽咽地说道:“好兄弟,你病成这样子,为什么不早说啊!”
卡夫卡看到布罗德,眼睛里露出一丝惊喜的神色,他气若游丝地说道:“好兄弟,看到你来了,我真高兴啊!我的《审判》已全部写完啦,我想再写一些啊,可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今天托老朋友一件事,请你一定要答应我!”
布罗德眼睛里布满了泪水,他哽咽地说道:“兄弟,你说吧,我一定答应你!”
卡夫卡听了,凄然地说道:“你真是我的好兄弟啊!”说罢,卡夫卡从身上拿出一把钥匙,对布罗德又说道,“这是我出租屋的钥匙,我死后,请你到我出租屋里,将我的那些书稿全部烧掉,一张纸片也不要留。”
布罗德惊讶得目瞪口呆,他好像没听明白,嗫嚅道,“那些书稿可是你毕生的心血,怎么能烧掉?”
卡夫卡坚定说道:“请你答应我,一定要帮我去把它们烧掉,如果你不答应我,我就没有你这个好兄弟!那些书稿只有你一个人看过,对我来说,这已经很满足了。”
布罗德泪流满面地回答道,“我答应你,一定将你那些书稿全部烧掉!”
渐渐地,卡夫卡闭上了眼睛,脸上带着一丝满足和安详。
1924年6月3日,卡夫卡因肺结核去世,终年41岁。
布罗德带着卡夫卡临终嘱托,打开了卡夫卡曾经住过的那间出租屋。在那间熟悉的房间里,他看到那些书稿被摆放得整整齐齐,那份刚写完的书稿《审判》,正摆放在写字台中间。布罗德忍着悲痛,翻看起《审判》的后半部分。
看着看着,泪水一次次地滑过了他的面颊,小说精彩的描写,让布罗德泪流满面。他仿佛看到卡夫卡正忍受着巨大的孤独、贫穷和病痛,在夜以继日地写作。虽然他写的这些书稿一个字也没发表过,只有他一个人读过这些作品,但是,他一直认为卡夫卡是最伟大的作家,他的文字,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他知道,卡夫卡对他的临终嘱托,一定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在世时,他的文字始终不被人们所承认,他的心灵一定承受着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布罗德拿出一盒火柴,他的心在颤栗,他的手在发抖。他轻轻地划着火柴,可火柴总也划不着。他突然放声大哭起来,凄婉地哭喊道:“卡夫卡,我的好兄弟,我不能遵守你的临终嘱托了,我要将这些书稿留下来,作为我永久的纪念。”
布罗德辞去出租车司机这份工作,每天在那间小屋子里整理着那些书稿。边整理,他边朗读卡夫卡的作品,他的心,一次次被小说精彩的描述所感动着。忽然,他想,如果将这些书稿再投给一些出版社,不知情况会是怎样。
想到这,他将一些书稿整理好,投到出版社。没想到,很快出版社就有了回音,他们惊叹作者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创作风格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思想,他们表示马上安排出版,并询问这样的书稿还有没有,他们将有多少部就出版多少部!
布罗德惊呆了,他不禁仰天长叹:“卡夫卡,我的好兄弟,你在世时,你的文字不被人看好,没有发表过一个字,现在,你曾经创作的那些文字都将全部出版啦!这是上帝开的多大的一个玩笑啊。”
很快,卡夫卡的一系列作品——《审判》、《变形记》、《乡村医生》、《在流放地》等相继出版发行。这些作品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称他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卡夫卡在世时,没有结过婚,身边也没有一个亲人。他的作品出版后,布罗德代为收到大量的稿费。这些稿费,布罗德如果占为己有,他一辈子都可以享受不尽,再也不用那么辛苦去开出租车了。但是,布罗德一分钱也没动用过。经过深思熟虑,他将这些稿费全部捐给了国家,成立了“卡夫卡文学基金会”,意在培养更多的文学新人。
布罗德的“背叛”,使世人认识了卡夫卡。他的文字,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照亮了人们的内心,温暖并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布罗德的“背叛”,让人看到他内心的善良和崇高,他的行为被世人称为是最伟大的“背叛”。
(郝景田摘自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