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与事

2014-08-14 11:01
新民周刊 2014年31期
关键词:猪肉儿子母亲

独一无二的克瑞斯

柏代华(上海,外企高管)

约了女儿在伦敦塔附近的中餐馆会面,顺便请多年不见的克瑞斯一起相聚。他把一个礼品袋放在餐桌上说,别碰,给你女儿筠的。克瑞斯和我同事多年,不拘虚礼。

第一次见面是二十多年前的广交会,他从伦敦飞过来初次参会。先到的英国同事马克笑着预警,注意,克瑞斯是个奇人,上帝造完他后就把那副模具砸了,独一无二。原来克瑞斯日常生活中倒霉事不断,后果轻微却饱含笑料,是黑色幽默故事当仁不让的主角。一大早冲进办公室经常气喘吁吁,不是提包刮了个洞就是头上鼓起个包,还有一次伞柄断成两截,说起原由众人大笑。婚礼进行一半时他的新娘莫名其妙地昏厥倒地,下半场便从教堂移师医院……诸如此类,令人闻之捧腹。英国人笑罢还刻薄地感叹,这事只有克瑞斯能摊上,别人无缘!

克瑞斯个小,背微驼。那年第一次来中国却面无喜色。第二天早餐桌上我们边吃边讨论当天工作。刚完,他脸色苍白地站起身说,我肚子里轰隆轰隆的,得去一下厕所。我有点急,便问,要多少时间啊?一旁的马克捂着嘴直笑,这哪说得准,兴许几天呢。同样的症状后来又发作了两次,我暗想,压力大精神紧张造成的神经性腹泻吧?没人细究,只管笑。

克瑞斯工作勤奋且一丝不苟,人尤其善良。有一次在广州夜里11点了他打电话求我去他房间。一个偶然认识的中国女孩赖在那里,意欲秉烛夜谈至天明。我大声说,克瑞斯,你该早点睡了,明天的事一大堆呢。他次日谢我解围,说对方是女孩他不好意思下逐客令。

后来我不再涉足公司的日常业务,和克瑞斯的联系渐少。但他每年春节都会问候,先是一张张越洋贺卡,后来是一份份电子邮件。我听说他日子过得不顺。贸易业务风光不再,公司在转型,但克瑞斯却跟不上时代步伐了。他遭解雇后给我来电说,人事部通知他时,一股冰流沿着他的脊椎从尾骨直奔颈部。接踵而至的是离婚。

克瑞斯后来换了两家公司才安顿下来。他给我看了他的房子和菲律宾女友的照片。日子不宽裕但还算安定温馨。

我们边吃边聊,克瑞斯显得非常高兴。旁边的老牌Three Lords是他风光时的午餐首选,头盘主菜甜品缺一不可。如今一顿平常的中餐他却由衷感叹,好久好久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了。坦诚直率,克瑞斯在英国人中大概是独一无二的。

倾听,也是一种美德

王玉良(上海,公务员)

那年我到一个下属单位调研,其间与一位刚从外地来的年轻同志谈话。从生活环境适应到工作能力转变,他的回答始终欲言又止。我看出了他有心事就让他说出来,或许我能帮他解决。他用疑惑的眼神看了我足足有3秒钟时间,却不回答。

我想他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或是委屈。于是我告诉他,可以为他永远保守秘密。不料我的话刚说完,他就上前抱着我放声哭了起来。我先是一惊,接着就不再问他,挺起肩膀让他纵情地哭,哭完了,我说你可以说了吧?

“没事儿,我就是想哭,哭完了,一切都好了,谢谢你能听我的哭声。”说罢,憨厚地一笑,转身离去了。

为了兑现我的承诺,此事我没有告诉任何人,一直埋在了心里。几年后,我在一家医院心理治疗科又看到了同样的一幕。我的心灵突然被震动了,又想到了那个曾经伏在我肩上哭过的年轻人。记得他说来上海一年多了没哭过,因为没人会无缘无故地听他大哭一场。我理解他说的哭可能包含着许多委屈、思念、痛苦,或者其他什么,那是一种宣泄、一种释放。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隐私。

这两件事让我在思想上产生了涟漪。生活的追求中,一个人有时候需要的不单单只是荣誉和奖励、荣华与富贵,还有倾听。很喜欢读过的一篇短文故事:一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都口渴了,又没带水,只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儿子歪着脑袋想了想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可想而知,那位母亲该是多么的失望。她本想像多数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育孩子该怎么做。可就在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儿子眨眨眼,一脸童真地说:“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霎时,母亲的眼角里充满了泪花。我们会为那位母亲庆幸,因为她对儿子的宽容和信任,使她感受到儿子的爱。我们也为男孩庆幸,他纯真而善良的流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把话说完的机会。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即使最爱的家人之间都会有误解,沟通、解释可以让爱传达得清楚明白。爱一直都在,可以说不出来,看不明白,而沟通、倾听、等待,却可以让爱展露真实的面貌。

回乡品品我的童味

王雪婷(海南万宁,金融工作者)

儿子爱吃汉堡。吃着香酥的炸鸡腿,儿子问我,妈,您小时候有炸鸡腿吃吗?我说,没有。妈的童年,连猪肉都难得吃上一次。儿子又问,小时,您最爱吃什么?我说,饭团,猪肉片。儿子又问,好吃吗?我说,当然,那个美味,并不比你现在吃的炸鸡腿差。一听说我童年吃的东西比炸鸡腿还好,儿子就来劲,说,哪里有卖,我也要吃。我笑说,妈童年吃的美味,现在没人卖,要吃,得回乡下外公家。

我的家乡传统风俗繁多,红喜事发饭团子猪肉片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些红喜事,一般是村人女儿订婚,儿子添丁等等。主事人家在女儿订婚与儿子添丁后,都会煮上两大锅干米饭,煮上几斤猪肉,干米饭趁热捏成圆圆的饭团子,猪肉清水煮熟后捞起待凉后切成薄薄小片,撒上一点盐巴,一个饭团子配一片薄肉,一家发一个饭团子与一片薄肉,全村家家有份。小时,父亲告诉我,这叫“告喜”。

在改革开放前的农村,这已很难得。生产队时期,我们村粮食少,全年有几个月得吃回销粮。平时就吃不饱,哪来的大米煮饭团子?主事人家一般是从女儿的嫁妆里拿出一点钱去自由市场买的。而添丁是儿媳妇娘家人来看女儿孩子满月时挑来的大米里拿出来的。不过村人再苦再难,“告喜”的风俗也不变。

儿子问我,饭团子与猪肉薄片真的好吃?我说,好不好吃,你回乡下亲自品品就清楚了。儿子说,好,明天您就带我回乡下品尝。我说,那不行,最快也得三天后。endprint

次日吃饭,桌上只有两盘素菜与一盘萝卜干。儿子皱着眉头说,妈,咱家没钱买肉了?我说,你不是说要品尝妈妈童年的美食吗?这就是开始。不过你现在吃的是干米饭,妈那时吃的是番薯稀饭。素菜也下了不少油,妈过去吃的菜是没油的。你得连吃三天后才回乡。

爱吃肉的儿子,饿了三天肉后,终于与我一起回乡下。父亲早知道我们回家的意愿,猪肉已买回。母亲开了大锅煮饭。饭收干时,母亲打点饭汤,儿子问,这饭汤是干啥的。我说,是用来捏饭团子的。

父亲切肉片时,儿子说,外公,怎买这么肥的猪肉?父亲说,你妈小时就吃这样肥的。我说,那时没肉吃,我们都很爱吃肥肉。为了让儿子体验到我孩时的童味,我叫父亲不要再炒别的菜。

饿了几天肉的儿子,如饿虎下山,吃完第一口,就啧啧咂舌,说,妈,太好吃了,比肯德基的炸鸡腿还好吃……

慢点办

余毛毛(安徽安庆,公务员)

我工作中所服务的对象大部分均是以前国有、集体企业的下岗和退休职工,企业虽然已不存在了,但他们的事还得接着办。他们年龄较大,最小的差不多也有五十岁了。他们家大多住在老城区。

以前我们单位在老城区的时候,他们到我这来办事也还算方便,家住得近的,散散步就来了;家住得远点的,也有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交车;而且他们中的不少人有老年证,坐公交车不要钱。那时候我给他们办事的原则是能有多快就多快,能一分钟办好的事绝不会用两分钟。

但单位搬到远离老城区的新城后,情况有了不同。政务新区原先是一片荒山,推平后盖起了几幢孤单单的大楼,道路和其他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而且路途遥远,我们坐班车都要四十分钟,城市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公交车不好坐,往往要倒腾;坐出租车来少则要十块钱,多则要二十块,这在一个五线城市里并不是一个小数字。我们偶尔误了班车打回出租,也是肉痛。

今年的夏天格外炎热,但老百姓该办的事还得办。他们到办公室来时往往一身汗馊味,无一人不抱怨政府机关搬到这么远的地方;如果他们手续不完备,叫他们再跑一趟,他们往往是大发脾气。而且我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他们办好事后,往往磨磨蹭蹭不像往日那样立即走,后来我才想到他们是想在办公室里歇会再走。是啊,在炎炎烈日里少则奔波一小时,多则两小时,到了后不到一两分钟事就办完了,然后又要在炎炎烈日里奔波一两个小时,谁乐意呢?但他们不走呆在办公室也很尴尬,因为没有话说,他们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我想那我就干脆慢点办吧,他们自带水杯的,我就给他们加点水;没带水的,我就给他们倒杯水。跟他们拉拉家常,吹吹牛;说一点办事程序,避免他们少走弯路。其实他们到我这来,只不过是所有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他们还得到别的部门去找人签字盖章。

我字慢慢签,往日的龙飞凤舞改为一笔一画;章慢慢盖,以前有个能大致看清的红印印就行,现在则清晰无比;其间再接个电话或打个电话,拖个十分钟一刻钟的,让他们歇歇喘口气。这要是在以前,这样的拖拉的办事风格肯定会被抱怨、甚至会遭到投诉,但现在没一人抱怨我,有的甚至是很开心。要说这为百姓办事还真不完全是技术活,还得是心灵活、艺术活。生活真的不易,能多体贴点就多体贴点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猪肉儿子母亲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猪肉卷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儿子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