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粪筐的是大师

2014-08-14 12:22王祖远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7期
关键词:侯宝林刘家扁担

王祖远

与房东相处融洽

1964年10月,时年47岁的侯宝林随中央广播说唱团部分人员赴京郊密云县河南寨村劳动锻炼。当时,侯宝林穿着朴素,一件军棉衣早已褪色,从外表看,谁也不知他就是名震全国的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与刘宝瑞、曹桂林同居一间厢房,房东叫刘保元。侯宝林除了白天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外,收工后还帮刘家挑水、喂猪、做家务。刘家当时使的是柏木水桶,一担水有百十斤,房东不让他挑水,他抢着挑,把扁担藏在他屋里。他当时47岁,开始只能挑半桶,还两手托着扁担,让人怪心疼的,两个月后,也能挑满满一挑水,走起路来,扁担颤颤悠悠,侯宝林脸上表情美滋滋的。

当时,刘保元的大孙子安儿不满周岁,侯宝林经常抱着安儿哄逗,有时尿湿了身上的衣服,他也不嫌烦,还给孩子烘烤尿布和棉裤,弄得满屋的臊味,房东赶忙抢过去,怪不好意思的。侯宝林却说:“谁家的孩子不是这个德行味!老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这是乐呵活。”说着,夺过尿布继续烘烤。侯宝林每次回京,都买来食品和玩具,这些玩具连大人都没见过。每逢房东说感谢话时,他总说:“这会儿生活好了,孩子都有福享。不像我小时候,只能拿‘格档(秫秸秆)和筷子当玩具。”

侯宝林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他看到房东屋里用土坯搭的炉子,既费煤又不暖和,就自己花钱买来铁炉子。房东的儿子乃兴患了病,需要到大医院做手术。当时农民一个日工只能挣几角钱,100多元的住院费很难筹措,侯宝林就拿出50元钱相助,刘家不肯收,他焦急地说:“算你借我的,治病要紧。”后来,乃兴痊愈出院了,刘家卖了肥猪立刻还钱。侯宝林说:“咱不是常说,劳动人民是一家吗?一家人就别说两家话了。”说着,把钱又塞给刘保元。

房东儿媳赵秀芝说:“我公公脾气倔,可跟侯先生挺合得来。侯先生在我家住了8个多月,他的好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人说,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富一穷,乃见交情,一点不假哟。”

背粪筐的是大师

为了提高相声艺术质量,缩短艺术和群众的距离,侯宝林特别珍惜体验农村生活的宝贵时间,虚心向农民求教,从农村的风土人情、文化古迹中汲取艺术营养。

侯宝林房东的近邻是公社牲畜配种站,站长老金说话幽默风趣,满肚子的故事。每到傍晚,当地农民聚在那里谈古论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侯宝林吃过晚饭,就去听他们侃大山。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侯宝林最终以牲畜配种站为题材,编演出相声段子。

人称“恒爷”的宗士恒,年轻时为了生计,出塞外,下关东,跑江湖,看相卖药,伶牙俐齿,机敏诙谐。当时没有市场经济,生产队产的瓜果梨桃得套上大车去城里叫卖,别人一天也卖不了一车,只要恒爷跟车去卖,不到一个时辰就卖完了,还能卖出好价钱。原来,恒爷把瓜果的名字、特性编成唱词,半说半唱,男女老少都爱听,听完就买。侯宝林主动与恒爷交朋友搜集民间唱词,他俩成了知己。侯宝林在河南寨村,有不少像恒爷、老金这样的知己。

侯宝林和当地老农一样,经常起五更拾粪。一次,他拾粪时看见一辆车在沙坑旁爬坡。因为坡长、超载,拉长套的南牛不与辕骡子劲往一处使,总拉不到沙坑外。车把式一个劲地抽打辕骡。侯宝林上前劝止,车把式不听,就为了多得几角钱补助。当时农村有“车把式的嘴,吃断骡子腿”的谚语。侯宝林向队干部建议,教育车把式,保护集体的牲畜。他还一连几日,每日背着粪筐往返40余里,跟在砂石车队后面,到沙河火车站,观察体验车把式的生活。回来后,他把车把式中的好人好事整理出来,邀请刘宝瑞共同创作了相声《好车把式》。在编写过程中,他俩绞尽脑汁,经常为一个情节,甚至一句台词争得面红耳赤。初稿完成,又征求意见,几经排演、修改。演出以后,使一些损公肥私的人在观众的阵阵笑声中得到了教育。

逢年过节,艺术团在场院或街心土台上演出。村民接来亲友、邻村邻乡的农民也闻讯赶来观赏。每次演出,都有侯宝林出场。他演出了《卖布头》《改行》《钮扣》《醉酒》等精品,以及在本村创作的《游黍山圣水》等几段相声。他们幽默、诙谐、配合默契的表演给村民带来阵阵欢快的笑声。

一次演出《好车把式》之后,一位邻村的车把式说:“没想到背粪筐的人,演相声还真过瘾。”当村里人告诉他,那是相声大师侯宝林时,车把式疑惑地连说两句:“背粪筐的是大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侯宝林刘家扁担
刘家祎 打破少年禁锢 诠释赤子灵动
侯宝林巧胜华罗庚
侯宝林 半夜捡破烂
挑扁担
侯宝林先生打牌
My Summer Holiday
妈妈的白发
读读绕口令提提神吧!
彩虹扁担
宽扁担比窄扁担好